新时代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思路与对策新思考

2021-09-10 07:14汤玉华罗霖黄安宇卢冠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精准政策

汤玉华 罗霖 黄安宇 卢冠星

摘要: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在于人的振兴、人才的振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培育其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都是根本办法。在脱贫攻坚中,把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智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培育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

关键词:乡村扶贫;乡村振兴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国扶贫任务的重心将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减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平稳转型。 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所对应的时间段不同、侧重点不同、机制不同,但二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如何探索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有效衔接? 我们结合雷州乌石的扶贫情况具体分析创新新时代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对策。

一是精准化理念是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思想的核心要义。扶贫工作贵在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贫困地区有两类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一直未实现过脱贫的群体,或是不适应同质性的扶贫政策,或是自身根本不具备脱贫的能力素质等,这类群体往往就是现阶段的重点关注目标,难度较大;二是一度脱贫后又返贫的群体,或因病、或因经营不善等,此类现象极其寻常,导致扶贫工作成效不持久,显得重复而又低效率。习近平的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思想正是在总结数十年扶贫工作经验、教训之上,并根据目前中国贫困群体状况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包括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其核心要义就是精准化理念,要求将精准化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

二是分批分类理念是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思想的基础工具。习近平在2015年详细论述了其分批分类扶贫理念,并概括为“四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就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培育计划,因地制宜制定特色扶持政策、机制,帮助一批具备软硬件基本条件的群体迅速脱贫;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就是针对部分因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不具备扶贫脱贫的基本自然资源的贫困群体,有计划性的移民搬迁,安置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居住地,并继续实施帮扶直至脱贫;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就是针对部分劳动能力低下,或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不再以就业培训为主,而是果断通过低保等民政救助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就是帮助部分群体缓解医疗压力,杜绝因病致贫、增加贫困人口,也防止因病返贫、使得扶贫工作倒退。

三是精神脱贫理念是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思想的战略重点。扶贫先扶志,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等主观意愿。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是习近平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思想的战略重点。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要以扶志扶智为前提,打开贫困群众“心结”。村民不仅物质上贫困,在思想观念层面也很贫乏,缺少改变现状的志气。村的巨变表明,只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扶业相结合,通过思想工作、情感交流、示范带动、技能培训、生产奖补等方式解决“素质贫困”,就一定能打开贫困群众“心结”,让村民彻底摆脱安于贫困的宿命心理、面对困境无所適从的悲观心态、坐等救助的惰性思想。

四是科学设计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工作流程。有关中国政府实施的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最早在官方文件上可查询的是2009年国务院相关部门开展的贫困户识别与分类工作,旨在促进农村低保制度建立和扶贫政策对接工作。但现实中扶贫瞄准一直精准度不高,一是存在弃真型误差,即符合条件的目标群体没有全部受益;二是存在存伪型误差,即不符合条件的人享受到了社会政策。现阶段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流程设计必须提高有效性。实践习近平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思想的首要路径是设计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流程的科学机制,大致包括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环节。精准识别是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的首要流程,要求防止目标偏移,保证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帮扶要求依照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条件,以针对性办法扶持贫困群体;动态管理要求对扶贫工作进行实时跟踪和把控,根据扶贫进展及时调整;精准考核是保证“脱贫成效精准”的必要手段,及时对政策实施后的扶贫效果进行评估。最终形成在扶贫工作中的目标识别、贫困治理、动态管理、成效考核、成功脱贫、后续跟踪的一系列反应过程。

五是形成完整的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政策体系。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政策涉及到金融支持、社会救助、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的公共政策过程,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应当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一是政策体系必须要在全国范围内保持同级别的政策强度,保证各个贫困地区整体向脱贫目标和小康社会指标靠近,二是因省、市、县、乡、村,直至农户,每一贫困户贫困原因、程度、特点,脱贫的禀赋、资源、机遇,以及返贫的可能性等都不尽相同,不能各地都依照完全相同的扶贫办法,应当允许和鼓励各级、各地扶贫单位因地制宜、因人定策,灵活开展个性化扶贫工作。

六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并派出扶贫工作队,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班子,选出了大学生村官为村支书、致富带头人为村主任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增强村级班子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精选驻村帮扶工作队。加强村“两委”建设。把年轻、脱贫致富能手推向干事创业的前台。通过召开选举大会,推选年轻有为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村支书,推选致富能手担任村主任、村“两委”成员。新配备建制专干为村主干,并根据村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建设任务的实际创新增配9名村主干助理,解决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的问题,同时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参与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各项建设,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筑牢了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组建青年民兵突击队。探索思想道德星级管理模式,积极推进群众观念转变。提升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宣传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政策,组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把党的惠民政策讲深讲透,,鼓励群众充分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高度统一群众思想。推行村民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模式,实现“依法和依德治村双结合”,并组织开展歌咏、跳舞、小品、苗鼓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七是要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农村脱贫攻坚的火车头是基层党支部。通过在农村网格、农民合作社、产业基地全面建立党组织,选派优秀党员驻村扶贫,支持能人当选村支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带领村民发展当家产业、申报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做细群众工作解决矛盾问题,统筹做好社会资源与贫困户的有效衔接,提高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能力方面的组织优势;三是完善民主决策、干部坐班、民事代办等制度,让村干部和党员集中精力为村民出主意、讲政策、谋发展、找出路,夯实基层治理能力。

八是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要以产业为根本,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一“牛鼻子”,发展短期、长期互补的6大主导产业,既实现了短期减贫成效,确保了3年摘帽,又为稳定脱贫,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个体的自我发展奠定了基础。该经验表明,产业扶贫要处理好短期扶贫和长期脱貧的关系,在产业布局上要注重短中长期组合,以“立竿见影”的短期产业为农民增收,增加村民的信心和资金积累,以具有竞争力和自生能力的中长期产业发展,提升村民的人力资本和发展能力,确保长期致富。

九是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要以坚守绿水青山为底线,留住“醉美乡愁”。贫困地区通常是传统特色保存相对完好的地区,也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与传统文明融合得较好的地区。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现代文明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又十分重要的课题。村在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实践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与原生态协调统一、建筑与民族特色完美结合”的原则,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同时又以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特色产业,借助电子商务、采摘权转让等现代文明手段实现脱贫致富的做法,为处理好“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在脱贫致富的同时留住“醉美乡愁”树立了标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人民网,2014年10月17日。

[2]左停、杨雨鑫、钟玲:《乡村扶贫与乡村振兴: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

作者:汤玉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罗霖、黄安宇、卢冠星为在校大学生。

该文为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大国攻坚决胜2020背景下的精准扶贫状况研究”(pdjh2020b0919)成果。

猜你喜欢
精准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上线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基于SWOT分析的二轮精准备考策略探究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推衍“精准”
中国人口政策及数量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