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理论视域下字幕翻译中“增”和“改”的应用

2021-09-12 08:55袁晶晶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字幕翻译

袁晶晶

摘要:《爱、死亡和机器人》是首部集科幻、奇幻、喜剧与恐怖等多种风格为一体的短篇动画集,开播后立刻引起巨大反响,收获了广泛好评。该剧的字幕翻译对欣赏该剧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了《爱、死亡的机器人》字幕的特点后,在黄忠廉教授的变译理论指导下,探讨了变通手段中的“增”和“改”在《爱、死亡和机器人》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爱、死亡和机器人》;字幕翻译;变译理论;增;改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9-0037-02

0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科技与现实的融合,普通的情境电视剧已经无法符合大众的文化需求。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猎奇新颖、风格迥异的美剧。《爱、死亡和机器人》迅速风靡全球。虽然字幕翻译跟随美剧的发展越来越成熟,然而对一部集不同风格于一体、包含大量科幻、奇幻元素的美剧而言,该剧的字幕翻译也面临挑战。

1《爱、死亡和机器人》字幕特点及翻译要求

《爱、死亡和机器人》是一部由模糊工作室(Blur Studio)出品的短篇动画集,于2019年在网飞平台播出。该剧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导演和动画工作室团队,曾荣获五次艾美奖。该剧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风格,时长在 5-15分钟不等,除了其中的两集为动画原创作品,其余18集分别以世界各地不同作家的小说作品为创作原本,其中还包括翻译家刘宇昆的作品Good Hunting。

《爱、死亡和机器人》风格迥异,类型丰富,包含了科幻、未来、战争及考古等元素,这种情况下不免会出现一些特定、专业地表达,因此译文的通俗性便是第一个重要的要求。其次,因为原剧本来自于世界各国,原文背景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及历史,所以译文的准确性和跨文化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要求。同时剧中出现大量包含俚语及双关语的对白,幽默性也是该剧字幕翻译的难点及要求。由于是短剧,表现形式大都以对话的形式展现,基本不存在长难句,但是简单的句子有时意思难以表达清楚,因此综上所述,该剧的字幕需满足通俗性、准确性、跨文化性及幽默性的要求,在翻译时需要对基础的译文进行灵活变通与整合。

2理论概述

相对于全译,黄忠廉教授提出了变译的理论。变译中的“变”即“变通”,目的语读者的需求与源语言文本可能出现多方面的矛盾,这也便是变通的理据。黄忠廉教授指出,“变译是译者据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扩充、取舍、浓缩、阐释、补充、合并、改造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活动[1]。”由此可见,变译即变通地表达译文的主旨,亦或根据目的语读者的需求,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变通的方式,将源语言文本内容转换成符合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内容。“变译不是随心所欲的改变,取什么,舍什么,都有一定原则可循,要考虑到原作与读者等诸多因素。”[2]分析比对变译信息量与原作全译的信息量,黄忠廉教授划分了变译系统,致力于研究读者、译者、变译和原作的关系,从而总结出七种变译手段,即增、减、编、述、缩、并、改。“变译理论注重译作的实际效果,关注目标受众的特殊需求,旨在追求信息传递的简洁高效[3]。”变译理论丰富了中国翻译的理论及实践活动建设,在中国翻译发展的道路上铺磚添瓦。

3《爱、死亡和机器人》中“增”与“改”的应用

根据《爱、死亡和机器人》的字幕特点,笔者发现该剧字幕翻译频繁地运用了“增”和“改”的手段。运用了这两种手段的译文简洁明了,不仅达到了上述要求,也准确地把握了时间,让字幕更加符合瞬时性的特点。

3.1《爱、死亡和机器人》字幕翻译中的“增”

“增”指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信息。增加的方式可分为三种,分别是释、评、写[4]。其中的“释”即阐释,也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原文中可能出现的个别词语难以理解,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历史典故了解甚少,缺乏专业领域知识储备也会造成原文信息理解的偏颇,阐释的目的是通过解释原文部分内容,以帮助读者或观众更好地理解原文。释一般不会另外加注,而是融入译文中。

例1:

原文:The world was modernizing. He would not have understood.

译文:世界变得更加现代,他如果在世的话肯定无法理解。

分析:本句话出现自第8集《狩猎顺利》,男主的父亲去世后男主的内心独白。此处译者在译文中加了“更加”,用比较的口吻表现出男主父亲陈旧的思想。并且,增加了“他如果在世的话”这句话,再一次交代了背景,让译文更加完整流畅,符合中国人说话的习惯,同时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2:

原文: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 Youre not a soldier, youre a fucking animal.

I may be an animal, but lm done wearing your leash.

译文:你到底在做什么,你不是士兵,你是头动物。

我可能的确是动物,但我受够当你的走狗了。

分析:该段对话出现于该剧第十集《变形者》,该集讲述了索比斯基和戴克两名狼人士兵尽心尽力为国家效力,帮助人类士兵消灭塔利班恐怖分子,然而人类士兵却称他们为“狗兵”,处处遭受人类的歧视与侮辱。本段话出自于在同伴索比斯基被敌方狼人残忍杀害后,戴克找到同伴挂着狗牌的尸体对其进行悼念时,人类军官见状与戴克发生的对话。其中“lm done wearing your leash”可译为“受够了”,然而此处译者在原译文基础上增加了“当你的走狗”,与之前镜头中的狗牌相呼应,同时也让人们想到了前文人类士兵对狼人士兵“狗兵”的污蔑性称呼,达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刺激观众内心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

3.2《爱、死亡和机器人》字幕翻译中的“改”

“改”,可理解为改变、改编或改造。通过该手段,可将不符合目的语语境表达习惯的内容改换成本土化的表达,或为了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难点,而将译文改写为更易读者理解的内容。通过该手段可能会让译文较原文相比在形式内容方面产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对观众更好地理解原文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1:

原文:“The Q-jibs are a touch misaligned. Might be a rough transition, but we're ready.”

“Suzy, you have our course?”

譯文:“坐标错位了。可能是过渡不稳定,但我们准备好了。”

“苏西,有航道了吗?”

分析:该字幕出现于《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七集《裂缝之外》,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太空的离奇故事。该句发生在主角一行人在进入太空休眠舱之前,设置返回地球的航线的一段对话,字幕中的“Q-jib”是作者根据其专业领域的知识创造的一个专有名词,对于观众而言无需在短时间内了解“Q-jib”的具体意思,通过后文的“航道”可知其代表的意思与“坐标”的意思相近,因此将整句话改写为“坐标错位了”,让字幕通俗易懂,易于理解。

例2:

原文:“There is no stretch of this land I haven't been to,son.”

译文:“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小子。”

分析:这句话出自于第12集《鱼之夜》,本句话的背景是儿子模仿父亲的口气说话,以此来表达不满。译者根据中国的文化风俗,将本句原意“这片土地上没有我没去过的地儿”话转换成中国的俗语,更好地融合了目的语文化语境,也能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儿子模仿父亲说话时不服气的心情。

例3:

原文:Get those grunts out of here.Get some cover and wait for evac. Ill warm up the cannon.

译文:带这些地面作战人员离开这里,寻找掩体等待撤离。我先给你们掩护。

分析:本段出自于第十三集《幸运13》中驾驶着13号战斗机的女主遭遇敌军的强猛火力时对同伴说的话,其中“Ill warm up the cannon.”本意是“我来预热机关炮”,但是这样翻译会让人摸不着头脑,而译者将其译为“我先给你们掩护”,既符合了当时的剧情清楚地表达了女主的意思,也让前后句更加连贯,让字幕译文更加通俗易懂。

4结语

字幕翻译具有大众性、瞬时性、时间和空间有限性及跨文化性等特点[5]。如今,字幕翻译已经发展得得越来越成熟。变译理论为字幕翻译提供了更多思路的同时,丰富的变译手段也让译文变得更加灵活准确。《爱、死亡和机器人》的字幕翻译中体现了大量“增”和“改”手段的应用,让字幕灵活简洁却不失准确性,这证明了变译理论对字幕翻译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忠廉.变译理论: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J].国外外语教学,2002(1):19-22.

[2]黄忠廉.变译(翻译变体)论[J].外语学刊,1999(3):80-83.

[3]尤美.变译理论视域下的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以《绿皮书》为例[J].英语广场,2021(1):29-31.

[4]黄忠廉.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J].外语学刊,2002(1):93-96.

[5]吴蔚.论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J].电影文学,2013(24):154-155.

(责编:赵露)

猜你喜欢
字幕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字幕翻译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娱乐化倾向
直译与意译在英剧Townton Abbey字幕翻译中的相关思考
目的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字幕翻译中幽默元素的翻译
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