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2021-09-12 18:59刘珂莹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刘珂莹

摘要: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承担起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使命。由于长期以来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中国大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中存在显著不足。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中,在教学目标、内容及形式上遵循相应原则,最后探寻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失语症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9-0087-02

1研究背景

1.1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这一理念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教育部于2020年通过《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正式将课程思政以成文的形式下发至各高校,指导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变化在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思政课,而是贯穿于各学科各专业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以隐性的方式融入青年学子的生活中,既能赋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又能丰富英语课程本身的内涵[1]。“课程思政”理念是在中国国情背景下提出的,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将中国特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国文化的融入成为重要一环。

1.2“中国文化失语症”积病已久

早在2000年,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中就提出我国英语教学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2]至今已过去20年,但这一问题依然存在。多年来的英语课程教学注重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本族语文化的英语教学。即使有涉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讲解,也仅仅一笔带过,教材中的中國文化内容较少,且不成体系。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我们急需培养大批优秀英语人才,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积病已久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是阻碍我国英语教学培养“中国文化”弘扬者的难题。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倡导下,中国文化更加需要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在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同时,积极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为我国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信念的中国优秀文化传播者。

2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原则

2.1教学目标

2.1.1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指思考、辨别、分析以及说服解释事物与现象的思维表达能力。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学习不仅仅是了解两者文化的异同。笔者以为,对于文化的深入理解要在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上体现。以此次新冠疫情为例,将中西方抗击疫情的不同表现的主题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西方国家在面对疫情时的表现如此不同?有什么文化背景因素?哪一种文化你更加认同?通过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有思考、辨别、分析、解释等,形成自己的判断,通过英语表达出来。在大学英语这一背景下,有效的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使学生在今后养成思考的习惯,在分析辨别中形成正确的认识,理性看待事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中西对比下,加深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

2.2.2培养学生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

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为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化,懂得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在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背景下,中国学生可以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本国的特色文化,介绍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中国故事。我国大学生所缺乏的正是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的能力,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让新时代的大学生紧跟时代潮流,成为能够熟练运用双语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交流沟通的人才。

2.2教学内容

2.2.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于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要有所选择。中华传统文化指在五四运动以前的几千年,中国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结构、政治体系、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传承下来,并至今仍影响着现代社会的中国古代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活水源泉,只有充分掌握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其英语表达,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国文化传播者。

2.2.2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有学者对中华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呈现的相关研究发现:在调查的四种教材中,均较为注重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关注度较低,尤其是革命文化。中国革命文化是一部奋斗的血泪史,衍生出许多精神如延安精神、红船精神等,是老一辈留给后辈丰厚的精神遗产,革命精神需要青年学子的继承与发扬,革命文化应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革命文化,既有利于革命精神的传承,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国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重要结合点。

2.2.3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指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现今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下形成的新型思想理念、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的集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等。中国现代文化内涵丰富,人文社科包含中国的当代名人英雄、国家政策、校园文化建设,现代科技包括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学习中国现代文化不仅能够了解中国当前各行各业的发展成果,更能够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增进国家认同,在学习其他国家文化时,坚定本国立场,更加自信地与他人交流。

2.3教学形式

2.3.1呈现方式:隐性呈现为主,显性呈现为辅

显性的方式如在某一单元加入一节英语课文,内容直接介绍中国的文化。隐性的方式如在课后习题练习或翻译中融入中国文化,使学生在做题时查阅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在近年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的考察已经越来越多,如考察“四大名著”“港珠澳大桥”等词汇的英文翻译。笔者认为,直接的显性呈现不宜过多,以免丧失了英语课程最基础的教授英语语言文化的功能。隐性的呈现更加符合思想价值观念的教育方式,以嵌入的形式影响学生的心灵。

2.3.2教学方式:探讨式的主题学习

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必然涉及两种文明的碰撞,这也是双语课堂的独特性。探讨式的主题学习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教学方式。面对两种文化的对比,学生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各自收集相关主题下两种文化的态度、做法等,整理素材讨论以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用英语表达出来,从而深入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很好的锻炼学生文化思辨力。

3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

3.1教师学习:中国文化融入课堂的主体前提

3.1.1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帮助教师弥补知识与技能缺失的外部条件。学校要充分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必须针对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技巧的集中培训。在师德师风建设中,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中的各种传统理念、思想等培养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在培训中通过专家分享如何在课堂上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相关技巧,使教师的整体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

3.1.2教师非正式学习

教师非正式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以各种形式开展学习。教师空闲之余,可阅读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观看中国文化纪录片及电影。教师还可以自发的组成非正式团体,开展线上线下的社群学习,互相分享经验,构建教师中国文化学习共同体。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身中国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课程思政意识,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将中国文化真正带入大学英语课堂,发挥其“课程思政”的效用。

3.2资源建设:中国文化融入课堂的物质前提

3.2.1特色资源库建设

高校开展大学英语课程的资源建设,是中国文化融入课堂的物质前提。大连理工大学已经开展了外语“课程思政”体系的资源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外语“思政”模块,分别为“中国文化”“中国道路”和“中国外交”,每一模块都设英、日、俄三个语言门类。各高校也可学习和借鉴前者经验,开展自身特色的资源建设。

3.2.2教材修订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文化的重要依托。为了使思政内容更好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教材内容应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3]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英美文化占据大部分比例,需适当的增加介绍中国文化的比例,在介绍西方文化的某一单元后面加入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介绍,如当介绍西方圣诞节时引入中国的春节。或者增加有关中国文化的主题单元开展主题学习等,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将中国文化融入教材之中,丰富教材的思政内涵[4]。

4结语

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夯实我国大学生中国文化底蕴、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课程思政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总之,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应逐步开展相应实践,为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108-109.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C01).

[3]张虹,于睿.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3):42-48+91.

[4]孔標.“大思政”格局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落实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3):179-182.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