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策略

2021-09-12 18:59姜未公吉庆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管理创新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

姜未公 吉庆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发生巨大的转变,为读者提供了更加方便的阅读服务。本文以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积极影响,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9-0118-02

0引言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是学校师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有效环节。如何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效果,是管理者面对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1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积极影响

1.1提升服务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发生巨大的转变,为用户信息资源的获取、保存、传播、阅读开展等需求进行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图书管理工作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升服务效果,为工作开展提供更多的动力[1]。互联网技术与图书管理工作的结合,丰富了馆内藏书资源的同时,又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服务,使读者获得积极的阅读体验,提升图书管理工作效果。

1.2提升管理效能

高校图书馆中拥有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部分学生会因为书籍搜索不方便,而忽略了对图书馆藏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网络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实际运行中可以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转化成数字的形式,呈现在管理平台中,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还可以为读者阅读服务提供便利,使各项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进行[2]。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加强对互联网的运用,借此提升服务管理效能,为馆内的管理工作、读者的阅读活动开展提方便,以此推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使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发展。

1.3创建一体化运行平台

互联网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一体化运营平台的创建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图书馆实际运行管理中,可以利用云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创建运行平台,将图书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引导读者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的方式阅读书籍,获取需要的信息[3]。该平台的建立,不仅为后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便利,同时也解决了以往管理工作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大的问题,提升了管理工作水平,为我国图书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促使图书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对策

在互联网背景下,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借此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果,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为读者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服务,以此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为实现全民阅读提供保障。

2.1创新管理模式

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够为图书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可以保证图书馆管理工作效果[4]。在高校图书馆运行的过程中,若想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需要创新工作理念,明确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管理工作,以此提升图书管理质量,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管理理念是落实管理要求的重要因素,对提升馆内工作人员意识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明确图书馆建立的根本意义,将此渗透给所有的管理人员,并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落实图书馆阅读服务职能,提升工作人员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认可,以此消除其抵触情绪,提升管理工作效果,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5]。在管理模式创新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从自身做起,明确自身的服务职能,并利用互联网构建一站式的管理模式,减轻工作人员的服务压力,提升工作人员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意识,利用此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使阅读管理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因此,不仅可以保障管理工作效果,同时还能提升工作质量,促使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

2.2完善管理制度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定先进的管理制度,在原有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创新,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与责任,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以此实现管理工作创新的目的。在图书馆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以学校的综合情况为主,明确图书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了解图书馆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与责任,并根据此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学校师生阅读活动开展提供保障,促使阅读推广工作更好地开展[6]。此外,学校还应做好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利用互联网平台分享馆内藏书资源时,需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不良资源或者病毒进入到网络图书资源,影响图书馆的运行。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明确各项工作的要求与内容,促使图书馆更好地运行。

2.3优化图书馆管理设备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若想真正地实现管理创新,需要加强对管理设施的更新与完善,为相关的管理工作提供配套支持,以此推动管理工作。目前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与图书管理工作相配套的设施也在不断更新中[7]。若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仍以传统的计算机设备为主要管理设备,将会对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产生影响,无法保证高校图书馆健康发展。在高校馆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需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加强对信息化管理工作基础设施的管理,通过定期的维护与更新,保证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质量。在高校管理运行中,图书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能够为学生与教师提供更多的图书资源,是拓展师生眼界与知识面的有效途径之一[8]。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学校应加强对图书馆建设的关注,通过专项资金的投入,满足学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求,为学校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支持。

2.4提升管理人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工作人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將会对管理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促使网络运行平台的建立,需要提升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加强相关的技能提升活动的运用,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1)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运用意识[9]。在培训活动中,将信息技术在重要性,并将在管理中可能会用到的信息技术体现在培训中,提升工作人员的运用意识,促使管理工作信息化方向发展。(2)组织管理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主动管理意识。图书馆工作是一个相对负复杂的工作,每个工作人员负责的内容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通过管理意识培养,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使其更好配合相关管理工作,从而提升内部管理质量[10]。(3)加强信息化发展意识培养,提升员工的信息化意识,促使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通过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促使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3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完善,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促使服务效果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完善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图书馆基础设备,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升计算机运用能力,促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吴兴.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问题研究:评《图书馆管理学》[J].领导科学,2020(19):126-127.

[2]王丽萍.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J].传播与版权,2020(9):117-119.

[3]段丽.信息共享空间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18):189-190.

[4]燕志爱.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与创新探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9-80.

[5]梁建春.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解析[J].科技传播,2020(16):46-47.

[6]李鹏.“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与创新[J].科技传播,2020(16):55-56.

[7]刘晖.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15):72-73.

[8]刘艳文.浅谈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的应用[J].质量与市场,2020(14):94-96.

[9]陈俐英.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优化研究[J].文化产业,2020(20):144-145.

[10]顾懿德.探析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的应用[J].兰台内外,2020(20):76-78.

(责编:陈静姝)

猜你喜欢
管理创新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