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2021-09-12 11:27富原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9期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教学能力高职高专

富原

[摘 要] 高职高专课程思政的全面展开,实际上是高校完成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使命的新征程,是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次创新。“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依据课程论的学科体系,建立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实施保障,需要提升专业教师个人政治素养,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转变教育教学认知和理念,深挖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高职高专;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路径与方法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经济学基础”阶段性成果(JG201903)

[作者简介] 富 原(1973—),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9-0161-04    [收稿日期] 2021-03-24

高职高专的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育人以德”为先,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岗位所需的技能知识,更需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职业品质与个性和创新精神。而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因此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贯穿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形成大思政教育,从思政教师进行思想政治育人到专业教师进行思想政治育人的转变,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仅是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此为例证,在展现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课程构建过程中,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关系到整体课程建设的质量和高度,因此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就成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一环。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实质是基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经济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找到最大限度解决两者之间矛盾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并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系列问题。依据课程论的课程学习规律,“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应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思政教育贯穿到经济学知识和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行为输出,并为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教育环境的文化再造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国家对高职高专双高建设的需要,也契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要求。

(一)思政知识点的有效融入

课程知识的获取层面包括静态知识和动态知识两个维度,“经济学基础”就是将思政点有效地融入这两个维度当中。资源的稀缺性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产生了各种经济问题,逼迫人们作出权衡取舍的选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另外,边际决策原理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时,要把握好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清轻重缓急,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会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崭新的学习体验和输出过程

“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思政是指通过调整全部的教学过程,将思政教育施加于学生学习全过程,即显性课程,指专业课程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技能掌握程度,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等专业技能效果。另外就是隐性课程,即学校通过物质性、制度性和心理性塑造等方面有意识地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约束、为人处世原则和创新发展能力等来推动学生获得崭新的学习体验。这个过程是由表及里和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过程,是走出课堂和进入生活的全新过程,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单一方式地思想政治教育到全方位自觉体会和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的终身学习过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有效结合,将能动地改善过去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消极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而获得一种全新能动地“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学习体会。

(三)教育环境的再造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强调“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结合这样的根本任务,高职高专的各类高校也需要在学校环境的再建设过程中,明确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并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因此“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教育环境营造重点就是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坚持既教书又育人,按照课程论的教学方法,以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作为教育的核心指引思想,坚持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设计都具有思想教育功能,从专业课程到公共基础课程,从一个专业到全部专业,摒弃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思想政治教师这种单一的模式化观念。由己及人,由点到面,再塑由局部到整体和全体教师都肩负立德树人责任的教育氛围。

二、思政教学能力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实施的保障

“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说到底就是不改变课程“育人”的基础作用,并與各类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改变思想政治课程“孤岛”育人的困境,与之协调一致,合作育人。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而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正是履行了这句教育名言,它是课程思政的育人动力,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根本任务,是实现知识引领和传授,是实践教书育人和课程论体系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贯穿始终的主线[2]。

(一)思政教学能力是课程思政目标实现的保障

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不能离开教师的积极参与,特别是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施。为了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专业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已经迫在眉睫,只有思政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保证“经济学基础”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播和指导的过程中,思政教学能力强,就可以有效地挖掘思政知识点,就可以完整地将价值观、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培养等方面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和教学中去。就可以进行课程的思政案例教学示范,改版原有的专业体系,让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等不再是枯燥的思想教育,而是从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意识形态主导作用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关系。因此有效地提高思政教学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教育优势,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经济学基础教学能力高职高专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