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阴阳连环板凳拳高校教学研究

2021-09-13 06:38崔苗苗陈志军
武术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连环板凳套路

崔苗苗 陈志军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武术源于远古先人的实践活动,经过历史的沉淀,最终形成风格迥异、流派众多的武术拳种。1983—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武术挖掘工作,整理认定了129种拳种。拳种通常以人名、动物、佛圣道仙、神祗鬼怪、姓氏与日常杂物进行命名,板凳拳是以日常杂物命名的拳种。2014年阴阳连环板凳拳被列为黔西南州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拳并非徒手拳术,而是使用以大、小两个板凳为器械的一种传统武术,是广泛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州的传统武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阴阳连环板凳拳在村落文化逐渐消失的今天,正面临着传承与保护危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此,笔者以传承原有阴阳连环板凳拳套路为基础,以非物质文化为视角探讨阴阳连环板凳拳在高校教学可行性,从而提出适用于高校教学的套路的思路,旨在为阴阳连环板凳拳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推动阴阳连环板凳拳在高校的活态与常态化传承发展。

1 阴阳连环板凳拳概况

阴阳连环板凳拳是一种双器械传统拳术,器械是长、短两个板凳,其中长凳长约59cm以上,宽约14cm ,重3Kg;短凳长约26cm以上,宽14cm,重约2Kg。板凳以结实耐用的杂木为佳,采用卯榫工艺,且板凳上绘有类似图腾的图案。阴阳连环板凳拳以劈、抡、挂、扫等技法为主,步法有跪步、马步、弓步、插步等,动作具有跳、跃、蹦、窜的特点。2014年阴阳连环板凳拳列为黔西南州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贵州、浙江、福建、山西等地有部分习练者,该拳术在第九届全国武术之乡套路比赛、贵州省首届武术运动会以及贵州省首届“顺海杯”农民传统武术比赛中展示,并获得第一名的佳绩。

2 阴阳连环板凳拳高校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1 政策引导与扶持

2005年,我国启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机制。2014年阴阳连环板凳拳成为黔西南州州级“非遗”项目,阴阳连环板凳拳申遗绝非仅仅是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重在寻求活态传承与常态化的发展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现已印发、出台的大量政策文件均将中华优秀文化与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面向高校教学。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2]教育部支持引导“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在《关于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全面加强青少年人文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建议》指出:“支持高校依法自主开设非遗相关本科专业,引导高校加强非遗相关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正如《纲要》《意见》指出的引导、鼓励“非遗”在“落户”,阴阳连环板凳拳应借助政策文件的引领与指导,以高校教学为平台探索传承发展。

2.2 高校的使命担当与人才培养所需

高校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上的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之职责,同时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阴阳连环板凳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方体育文化渗透以及社会进步双重冲击下,其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传承令人担忧。在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已明确指出:“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里学科齐全、研究方法多样。拳种进入学校,是研究拳种技术和理论体系、传承传统武术本真的必由之路。[3]阴阳连环板凳拳动作刚劲有力,兼具南拳特点,可最大限度提升力量与协调性,且双凳的轮转、拍击声与演练者的发声具有极强的视觉、听觉上的效果。阴阳连环板凳拳融入高校教学是发挥高校职能的体现,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所需。

2.3 阴阳连环板凳拳丰富高校教学内容

自1915年武术被提出在“学校中添授旧有武技”以来,学校武术教育已逾百年之久。如今部分院校已开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且《武术》课程早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可以说学校武术的发展取得喜人佳绩。然而学校武术课程的教学却日渐趋于同质化,教学内容老旧、教法单一、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等成为突出问题。诸多学者专家呼吁进行武术教学改革,继“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之后2013年全国学校武术联盟“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武术教学理念。阴阳连环板凳拳有别于竞技武术,属于传统武术,具有技击属性、体育属性、文化属性、民族属性以及地域属性。阴阳连环板凳拳引入高校教学一方面能丰富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打破高校原有课程同质化僵局,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注入新的血液,另一方阴阳连环板凳拳将由单一的师徒传承模式转化为师徒与师生传承的多种模式,重建阴阳连环板凳拳生态环境,实现阴阳连环板凳拳常态化发展。

2.4 高校学生是阴阳连环板凳拳传承的最佳人选

阴阳连环板凳拳是一种双器械传统套路,左、右双手所执板凳均为实木材质的长、短两个板凳,双凳约5kg,尤为笨重,不似刀、剑、棍、枪的轻盈。而其技法以抡、劈、砸、挂、穿、舞花等为主;步法包含跪步、插步、盖步、马步、弓步、歇步等、具有跳跃蹦窜等特点。双凳的笨重与技术特点决定了对练习者在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研究表明,年龄越小骨骼可塑性越强,换言之也亦变形。目前,高校学生年龄普遍集中在17—22岁,依据人体发育规律与特点,该年龄的高校大学生身体发育成熟,表现为骨骼生长停止,肌肉增粗,肌力增大。从生理角度上来看,阴阳连环板凳拳适合于高校大学生练习,通过阴阳连环板凳拳的科学训练能有效增加肌肉与骨骼的强度与密度,提高竞技能力、极限力量、爆发力量和耐力;而从心理角度来看,此年龄段的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来分析,高校大学生均可作为阴阳连环板凳拳的最佳传承人。

3 阴阳连环板凳拳高校教学内容构建的先决条件

3.1 理清传承脉络、完善文化体系

1983-1986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是“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为拳种认定的标准。追根溯源,正确揭示事物本质,才能促进事物朝向科学化发展。阴阳连环板凳拳高校教学内容构建的首要任务是理清传承脉络,完善文化体系。阴阳连环板凳拳虽已成为黔西南州州级“非遗”,然而却存在诸多疑惑:一是板凳拳、阴阳连环板凳拳是否为同一拳种、套路;二是阴阳连环板凳拳的起源于何处,是否与板凳拳有关;三是流传于黔西南州的阴阳连环板凳拳与少林金刚连环凳的渊源;四是阴阳连环板凳拳与黔西南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比如双凳凳面上图腾的意义;五是阴阳连环板凳拳传承脉络等系列问题丞待厘清。唯有理清阴阳连环板凳拳传承脉络,形成系统科学的文化体系,才能为阴阳连环板凳拳的高校教学奠定夯实的理论基础。

3.2 保留原有套路、规范技术体系

3.2.1 规范板凳结构术语

阴阳连环板凳拳是双器械的传统武术,分为长凳与短凳,通常右手持长凳,左手持短凳。凳子的结构可以分为凳沿、凳脚、凳角。为了在教学中准确表述阴阳连环板凳拳技法,可根据生理解剖学姿势统一板凳在动作中的术语。建议将左右手提握的凳脚一侧统称为内侧,相对于内侧的则为外侧;而凳角靠近左、右手提握的一侧的为近端凳角,远离的统称为远端凳角。

3.2.2 规范技术动作名称

教学是老师与学生展开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双边活动,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效率的教学任务。阴阳连环板凳拳仅有口诀缺乏直观性且晦涩难懂,鉴于此可以统一采用下肢步型步法与上肢手型手法结合的方式规范动作名称。

如表1所示:通过规范后“雷电霹雳驱虎豹”可以分为“开步分凳、开步砸凳(1)、开步砸凳(2)、开步砸凳(3)以及马步分凳”等动作,规范后的动作名称更加直观且通俗易懂便于记忆。

表1 阴阳连环板凳拳第一、二式动作名称规范表

3.3 传统训练与学校教学方法相结合

传统武术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实现传承。“不同拳种技术完整的训练包括:功法-套路-拆手-递手(喂手)-散打-攻防实战”。[4]“拳种是基本传习方式,套路是主要运动形式,技击是本质属性,文化是基本内涵。”学校武术套路教学分为基本动作学习、基本功练习、组合动作学习、套路学习以及技术创新实践五个步骤。学校武术教学区别于传统武术一对一的师徒教、学、训与练模式,通常以集体教学为主,单个辅导为辅。阴阳连环板凳拳攻防技击性较强,高校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套路的方式学习并掌握基本动作,在课余训练中借鉴传统武术技术训练的方式强化动作技击攻防,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训练手段,将传统与现代融合,促进阴阳连环板凳拳在高校的全面系统教学。

4 阴阳连环板凳拳高校教学内容构建

4.1 阴阳连环板凳拳技法与身体素质训练相融合

武术是一种需要身体各部肌肉、各个关节以及内脏器官都参加的运动。膝关节、髋关节和肩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腰部的柔韧性、上下肢的力量和气息的调动,在武术运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阴阳连环板凳拳双凳较为笨重,动作粗犷以抡、砸、挂、云、架、扎、戳、撩为主,具有跳跃蹦窜的特点,对习练者的手臂、腰部力量要求极高,高校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尤其是力量素质,除了借助传统的沙袋、杠铃等做特殊的力量训练外,可以将阴阳连环板凳拳技法训练与身体素质练习相结合,本研究仅以阴阳连环板凳拳中部分技法与力量柔韧素质训练结合为例进行探讨:

由图1可以看出:高校教学中可以将阴阳连环板凳拳中抡凳、云凳、砸凳、扫凳、挂凳以及戳凳等技法与力量素质的练习相结合,而柔韧素质尤其是肩关节的柔韧可利用抡凳、云凳等技法得到提高。其他身体素质训练亦可通过阴阳板凳拳的技法训练实现。

图1 在高校展开阴阳连环板凳拳的力量素质与柔韧素质结合教学示意图

4.2 以学生为本,构建初级、中级、高级套路

阴阳连环板凳拳现有套路共计18式动作,各式中包含多个动作以及因素。2013年全国学校武术联盟提出“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的武术教学理念,阴阳连环板凳拳进入高校教学,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依托阴阳连环板凳拳原有套路,大胆构思适合于高校不同学生的阴阳连环板凳拳套路。

表2 阴阳连环板凳拳高校教学内容设计表

阴阳连环板凳拳高校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初步设计为初级套路、中级套路以及高级套路,其中初级套路以基本技法与步型为主形成的阴阳连环板凳拳操,中级套路以规范后的18式动作为主,而高级套路注重实战攻防。

5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各项政策文件引导与扶持下,高校有义务与责任承担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阴阳连环板凳拳于2014年列为黔西南州州级“非遗”项目,成为“非遗”不是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而是为了谋求长远发展。阴阳连环板凳拳融入高校教学首先应该理清传承脉络,完善自身文化体系,规范技术体系,再结合高校教学特点构建适合于高校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阴阳连环板凳拳的活态传承,进而为阴阳连环板凳拳的常态化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连环板凳套路
送你一张小板凳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爱板凳腿儿的老韩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三连环
小板凳
眼下有套路
板凳板凳摇呀摇
法国紧急搜捕连环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