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康养旅游人才环境评价研究

2021-09-13 02:23杨红英
社会科学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康养人才旅游

闭 闲,杨红英

(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与旅游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当今社会快速的工作节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疾病和亚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的非健康人群高达85%。根据联合国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预测,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人左右,2027年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龄化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30%,老龄化速度和老龄人口数量均成为全世界第一[1]。健康问题和老龄化趋势给我国康养旅游产业,特别是旅居式养老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事实上在许多国家,康养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参与康养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康养旅游产业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欧洲地区的康养旅游人数最多,其次为亚太地区;从消费金额来看,北美地区的康养旅游支出金额最高,其次为欧洲地区;从增速来看,亚太地区的康养旅游人数增速最快。根据全球健康研究所(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简称GWI)预测,到2022年全球康养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9190亿美元,全球康养旅游市场增速为传统旅游业增速的两倍以上。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康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康养旅游已成为一种新业态和新发展模式。它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医疗、养老、运动、养生、医药、文旅、农业、科技、信息、教育、物联网以及社会安全等众多领域,且已初步形成以森林、温泉、滨海、医疗等资源为主要依托,以运动休闲、康体养生度假、康疗旅游、养老度假、文化康养等多种模式综合发展的格局[2]。近几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促进了康养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然而,产业的快速发展却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当前康养旅游人才尚缺乏指导性政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及同质化明显,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严重紧缺,少数民族特色医药人才开发严重滞后。近些年“抢人大战”屡见不鲜,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特别是高层次青年人才正在成为各大城市围猎的目标。为了抢到人才,“送钱”“送房子”“送户口”“送子女教育”等已成为各地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然而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稀缺专业人才,可能更加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托地方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综合环境。为防止“抢人大战”造成恶性竞争,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环境评价体系。

1.研究回顾

1.1 康养旅游方面的研究

国外既有研究主要以医疗旅游、健康旅游居多。Jonathan,Goo-drich(1987)[3]和 Carrera,Bridges(2006)对全球化的康养旅游发展趋势进行分析[4],将健康旅游界定为在当地环境之外有组织的旅行,目的是维护、增强或恢复个人的身心健康。Anonymous(2008)对台湾的医疗与健康旅游市场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5]。他(2010)通过比较马来西亚入境游客数据的变化,探析企业和市场寻求健康旅游的增长方式[6]。同年他在印度健康旅游综合报告中表明,印度成为一个有医疗价值的旅游目的地[7]。Chew Ging Lee(2009)研究表明医疗保健与国际旅游之间存在长期的单向因果关系,因此新加坡政府努力,将新加坡建立成为一个领先的医疗中心,以长期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8]。欧洲的健康旅游在世界上起步较早,且发展较为完善。Islam(2014)也对中国的医药作为一种填补中国健康旅游市场产品的前景与挑战进行研究,发现中医和相关的健康服务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但是很少有外籍人士了解服务提供的专业背景,对中医知识知之甚少,因此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9]。Huang L,Xu H(2014)从文化的视角研究广西巴马长寿之乡的康养旅游,分析中国的养生旅游价值观[10]。相比之下,国内相关文献相对较少。薛群惠和邓永进(2011)[11]、任宣羽(2016)从理论的层面对康养旅游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发展的路径[12]。黄慧(2016)[13]、谢文彩等(2018)[14]、刘民坤等(2018)[15]从实践的层面对各地区的看旅游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思路。丛丽和张玉钧(2016)[16]、易慧玲(2019)等[17]主要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分析我国康养旅游发展模式,提出创新的发展路径。

1.2 人才环境评价研究

对于人才环境评价,学者们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从既有研究来看:第一,主要聚焦营商环境、金融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等问题而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人才环境只做为其中的一项评价指标,当然也有学者从微观层面上综合研究人才环境。第二,常用的人才环境评价方法有“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纵横向”二次加权法、动态评价法、AHP分析法、综合指数法、聚类分析和Cobb-Douglas函数、灰色关联度分析等。第三,从研究空间上看,有基于国内某一区域对人才环境进行评价研究,也有基于全球58国的比较,分析影响我国人才流失的环境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的研究[18]。第四,从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看,查奇芬等(2003)、王顺(2004)、侯明贤(2009)、李明林(2019)等。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从宏观层面上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人才环境评价体系。但从中观和微观层面看,针对某种产业发展的人才环境评价仍然缺乏,新兴的康养旅游产业人才环境评价值得深入研究。此外,人才环境评价体系不是既定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的改善而变化。

综上,前人已从多层面、多角度对康养旅游和人才环境评价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但尚缺乏对康养旅游人才环境评价方面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构建康养旅游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体系的结构,丰富各级指标所涵盖的内容,使之更加全面地反映当前康养旅游人才环境的现状。

2.康养旅游人才环境评价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指标选取

本研究分别从康养旅游发展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八个方面构建康养旅游人才环境评价测度指标体系,共46个二级指标。其中有39项为正向指标,其余7项指标为负向指标。46个变量中有2个变量为虚拟变量。本文在选取指标的时候遵循系统性、完整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对现有人才环境评价体系作出了适当地调整和优化。将常用的一级指标“创新环境”更替为“创新创业环境”,并在二级指标中加入“高新技术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标来反应本地区创业条件。加入“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来衡量地方自然环境。增加“商品房销售价格”作为生活环境的一项指标。当今各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只涨不降,人才在选择未来就业的城市必然考虑房价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评价康养旅游人才环境时必须考虑地区旅游院校的总数和学生人数,这是直接影响地方康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来源的关键因素。

2.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8)、国家文化与旅游官方网站和各省文化与旅游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部分无法直接采集的信息则通过各省的政府官方网站获得,或通过相关算法计算得出。

2.3 数据处理步骤

投影寻踪模型是由美国科学家Kruskal提出的一种新兴的统计模型,主要用于处理非线性、非正态、高维度和复杂性数据,其基本原理是进行数据降维,并找出能反映高维数据结构和特征的投影[19],它能够解决传统研究方法在处理数据方面的诸多缺陷,使评价结果更真实可靠。

首先,采用极值归一化方法对样本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以解决由于各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尽相同或数值范围差异较大而带来的结果偏差。设计数据集表示第i个样本中的第j个指标值;n和p分别表示样本个数和指标个数,设置为特征值归一化后的序列。由于在指标选取中存在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需对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进行极值归一化处理,分别如下(1)和(2)。

最后,进行约束非线性函数优化。求得满足如下(7):

采用加速遗传算法(RAGA)进行求解。上述模型经过RAGA算法求解得到最佳投影方向向量,把带入原始数据集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如下式所示:

对各个样本的计算值进行排序,即可得到评价各个样本优劣性的顺序,即综合评价分数越高,排名越靠前,表明评价指标越优越。

2.4 最佳投影向量

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其次,将正向指标数据和负向指标数据分别运用公式(1)和(2)进行归一化处理。按照投影寻踪模型的步骤和要求,在Matlab软件中运行,求得:

由于各省均已出台康养旅游相关政策,因此政治环境指标均取虚拟数字1代替,不必将政治环境指标代入模型中,省略X11,且评价结果不计入排名表。

将标准化数据代入评价模型计算得到各省(市、自治区)康养旅游人才环境评价系统评价值及排名情况。

3.结果分析

3.1 指标权重分析

最佳投影向量即康养旅游人才环境评价指标的权重,它体现了测评指标对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都遵循这一规律。

(1)综合排名前7位且投影方向向量均在0.2以上的依次为政策支持、邮电业务总量、旅游景区营业收入、旅游院校总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文化类社会组织机构数量、财政支出。这说明了康养旅游人才在做选择时会考虑地区的综合环境。一个地区的社会综合环境越好,人才越得到更自由的发挥和更高层次的生活。

(2)R&D项目经费、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旅行社总数、生活无害垃圾处理率、旅游营业总收入的最佳投影向量均在0.19以上,说明康养旅游人才在做选择时会受到创新创业环境、康养旅游接待能力、生活质量、旅游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3)海洋资源、旅游景区从业人数、每十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旅游景区总数、星级饭店总数、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突发环境事件次数、湖泊面积、进出口总额、铁路里程数、高新技术企业个数等指标的最佳投影向量在0.15~0.18之间,说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康养旅游人才环境评价的总得分。

(4)旅游院校学生数、地区失业率、人口密度、R&D人员合计、专利申请受理数、星级饭店从业人数、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就业人员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量、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等指标的最佳投影向量仅在0.1~0.14之间,影响的程度较低,但不容忽视。

(5)反应生活环境的指标位列后十位,其中人们较为关心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标位列第36位。说明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较好,良好的产业形势和便捷的交通正逐步抵消受限于地理空间的劣势。

3.2 综合评价分析

(1)在综合评价得分中,排名前 5 名依次是广东(56.77)、江苏(50.79)、四川(50.627)、浙江(50.625)、北京(50.06),且其46个二级指标得分都很高,这5个省份属于康养旅游人才环境优越的等级。

(2)综合评价得分在 49 分以上的有湖北(49.63)、山东(49.59)、陕西(49.47)、湖南(49.37)。尽管这 4 省与排名前5的省份有一定的差距,但从单向一级指标看,其康养旅游发展环境得分都普遍比较高,排名位居前列,这也说明了这些省份重视康养旅游产业的开发,产业环境较好,成为吸引优质人才的一大亮点。

(3)河南(48.33)、安徽(47.69)、福建(47.40)、辽宁(46.80)、河北(46.77)、江西(46.59)、上海(45.56)、云南(44.63)的人才环境综合评价一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区的个别指标得分也有位于前列。如上海的经济环境评价排全国第五、辽宁排第十,安徽的康养旅游发展环境评价排全国第七、云南排第八,河南的社会环境评价排全国第三、河北排第七、江西排第八,福建的文化环境评价排全国第九。还有一些省份个别指标很突出,但由于个别指标得分过低,使得综合得分偏低。

3.3 区域分布分析

从康养旅游人才环境评价值及排名可见,东部优势明显,西部整体较弱,呈显著的三个梯队。当然,东部、中部、西部还有分层,如东部地区处于优越等级的是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和山东,而呈一般等级的是福建、辽宁和河北,偏低等级的是上海、天津和海南。在中部地区,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处于优越等级,江西和山西处于一般等级,黑龙江和吉林处于偏低等级。在西部地区,四川和陕西处于优势等级,重庆、广西、云南、贵州、内蒙古处于一般等级,甘肃、新疆、宁夏、青海、西藏处于偏低等级,其中四川省成为一枝独秀,挤进全国前三甲,在康养旅游人才环境发展中拥有比较优势,这得益于其优越的气候优势、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特色的人才培养规划。

4.结论与启示

第一,电商发展水平、旅游经济收入、康养旅游专业人才供给能力、社会保障水平、地区文化水平、财政支持力度、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旅游接待能力、地区生活质量等成为影响康养旅游人才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应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因为良好的软环境有助于形成人才“洼池”,提高地区人才竞争力。从政策上支持康养旅游人才的发展,从法制上保障人才的合法权益,从管理上做好人才的服务,从人文上给予人才必要的人文关怀。第二,地区之间的康养旅游人才环境存在差异,全国康养旅游人才环境评价得分总体偏低,东、中、西部康养旅游人才环境差距较大,西部地区得分较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康养旅游人才环境水平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因此,要改善地区康养旅游人才环境,除了发挥政府主导以外,还要更加强化地区用人单位主体功能的发挥。第三,康养旅游人才环境处于中等水平的省份虽然评价结果相近,但部分省份在一些特定指标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说明省份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因此,在人才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专属政策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地区间的比较优势。第四,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面临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开发,明确人才开发战略定位,做好顶层设计。由于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引导、协调和支持等作用,加快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精准识别完善康养旅游人才信息,构建人才交流平台,建立人才信息库和专家智库,健全康养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开辟多渠道人才开发路径。

猜你喜欢
康养人才旅游
人才云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