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准入体系的构建

2021-09-13 02:35韩晓磊杨志刚
学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实验室

韩晓磊 杨志刚

摘 要: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对于理工学院的学生来讲,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已经是刻不容缓。一些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通过对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实验室安全教育构建和准入的一些建议,希望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也希望学校能够时刻监督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6-00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6.001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成为技术型人才,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取得进步的重要场所,所以实验室也是学生的重要课堂。然而,近几年来,实验室发生的实验事故时有发生,这引起国家和社会的注意。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大学生的安全也是国家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论述安全教育的定义和内涵,对安全教育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实验室的安全得到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实验室学习。

一、安全教育概述

(一)安全教育的意义

安全是指没有危险存在。在日常生活中,事故的发生有时不可避免,但是如果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人们会有思想准备,便会降低身边存在的风险[1]。所以,安全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要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忽视了安全教育,人们对未发生的事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平时就不会注意规避风险。所以安全教育可以预防一些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的发生率,时刻提醒世人要以安全为重。安全教育在学校也发挥着它的作用,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讲,学校也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某些实验就存在一些风险,而学生却不了解这些风险存在于哪个方面,所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有重要作用。

(二)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涵

在学校的实验室中往往会有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在以往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实验室事故,这给学生的安全埋下了隐患。所以,实验室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实验室安全教育主要是指,对一些实验器材的安全使用方法的教育,实验室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及对实验室中存在风险的回避。通过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意义,激发自己的潜能,主动学习和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素质。

二、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在学校的实验课堂上,发生的实验室事故有所增多,这引起各个学校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2]。学校也开始为学生普及实验室安全文化知识,然而学校在灌输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不够准确,学生也没有真正学到精髓。所以,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学生和教师对于实验室风险没有足够的认知,无论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实验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低,不存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在平时做试验时没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也没有这方面的安全意识。学生接触的化学物品和生物试剂,有些是极易发生危险的,操作不慎便有可能发生事故,所以学校、教师和学生本人都应该对此高度重视。其次,有些学校开展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过于表面,只是将学生集合在一起,然后找相关教师进行讲座。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很小,学生往往印象不深,过段时间就忘记了,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另外,安全教育的时间较少。实验室安全教育应该贯穿整个校园生活,所以安全教育也应该成为长期性的课堂内容,但是部分学校仅仅在开学之初进行了安全教育讲座,并未给予长期的重视,因此学生也无法形成长时间记忆。最后,对于实验室安全准入没有一定的门槛,没有管理制度,也没有一定的规范,这对于实验室安全来讲是一个较大的隐患。

三、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准入体系的构建分析

(一)进行安全管理,规范安全习惯

安全管理是指通过一些管理方法和手段,解决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规避一些风险,它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行安全管理,要有相应的制度和准则,要让学生以制度为依据,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要符合制度要求,制度会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对学生进行监督和引导[3]。有制度作为引导,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学习时,可以按照制度的要求有序地操作。由于专业的不同,存在的风险也不同。例如,化学实验室的危险是化学品,生物实验课的危险是动物,所以在创建制度时,要根据不同的院系制定不同的制度。

第二,对于安全管理,不仅需要制度管理,还需要每个人的配合。在学校,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承担起一些管理方面的责任。每个人管理一部分,问题出在谁负责的方面,谁就要负起责任。学校可以在安全教育方面建立一个考核标准,将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标注在考核标准中。除了学校和教师,学生自己也要重视对自己的保护,要规范使用实验器材,遵守实验室的规矩。学生要签订实验室安全规范准则,如果学生自己不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那么出现问题时就要负起责任。这样能够通过学校领导、教师还有学生的共同努力,将安全隐患尽量地排除在外,让学生能够安全学习。

(二)增加安全知识储备量

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中,会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例如,实验室安全方面的知识、实验器材的安全使用方法,这些都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只有掌握这些基本内容,学生在实验室中的安全才会得到保障。

第一,安全准入,这是安全实验的前提。安全准入是指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学生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实验知识,要能够熟练地使用器材,在这些都实现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够进入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教师还要再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目前许多学校都有安全准入规则,但是部分学校却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仅仅是走了一个形式,这对于学生的安全来讲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前,教师必须要按照实验室要求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进行筛选。如果学生的分数达不到进入實验室的标准,那么教师就不能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因为学生的学习虽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安全也很重要。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有所不同,如果学生学的是化学专业,那么学生需要掌握化学试剂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学习的是生物专业,那么学生也要熟练掌握生物仪器和生物安全知识。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让学生先了解相关的知识,这能够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对学生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实验室
浅谈初中校园安全教育
信息技术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