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

2021-09-13 02:43任丽丽
时代商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创新创业互联网

任丽丽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充分把握市场化发展趋势,切实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发展,为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帮助。本文重点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特点、“互联网+”视野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变化,以及融合过程中的实施策略,希望这一分析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高职思政教育;实施路径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非常显著的发展特点,其创业创新动力进一步增强。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也给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在完善和不断优化技术平台的过程中,学生将有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在此背景下,充分开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课培训,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将在创新创业中呈现更好的优势,为思政课展现更好的实效性奠定基础。

一、“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思政课的主要影响

(一)改变教学观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有效实施。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教学理念可以得到有效的转化和创新,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运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观念方面进一步创新和改进,可以突破教学的局限性,使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创新化,从而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的投入到思政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来,从而激发其自主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能够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例如,在思政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利用课本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同时进一步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开拓,在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激发和调动,让学生在开放多元的教学观念指引之下,沉浸在多元化教学环境之中,以此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究相关教学内容,有效利用丰富多元的信息资源体系,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呈现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同时,结合“互联网+”视域可以更充分的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有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师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激发和调动,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和学习体验,以此让学生能够深入挖掘自身的知识,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的融合,进而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为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的有效增强提供必要的前提。

(二)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

“互联网+”视域下,在高职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这样能够确保思政教师进一步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也能显著创新和完善,让教师更有效的掌握最科学、最前沿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增强自我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可以实现充分的融合,从而为学生高质量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例如,高职思政教师在思政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的背景下,可以有效应用KAB教学模式和相关理念,结合互联网技术和创新创业教育特点,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政教学实践,使学生更有效的融入其中,增强其积极性、主动性,可以有效通过模拟的方式,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内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知。除此之外,高职思政教师也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和帮助学生,使其形成合作探究的模式,对于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可以更充分的了解,把握本质内涵,同时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更深刻的领会,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的融合,从而使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有更大的认可和参与度,为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提供必要保障。

(三)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更有效的改变

在互联网的推进之下,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在思政课的具体教学当中,需要教师更有效的创新教学内容,以信息化时代为背景,使教学内容充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念和内容,使课程的具体内容具备更为显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政教师需要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切实有效的研读,对于全新的理论和丰富的创新创业知识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切实有效整合,把相关资源进行融入,以此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完善性,同时也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互联网资源,使学生的教学理论知识更为丰富、更为完善,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针对未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创新创业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注意事项等也要深入分析,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进而充分体现出应有的德育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二、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

(一)针对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和普及,针对高职思政课教师而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充分融入信息化技术的相关内容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以此体现出更加良好的创新效果,使整个课程的创新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此同时,具体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也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建立健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思政教学模式,以此体现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从而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高职思政教师要充分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思政教学的结合点,使两者进行充分的融合,采取科学化、合理化的混合教学模式,使当前的思政教学工作能够取得全新的效果。同时要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创新创业的课程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认知程度,将创新创业与思政教学进行充分融合,补充最新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同时优化创新创业思维,进而使思政教学模式更加完整化、系统化、创新化,为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提供必要

的前提。

(二)创新高职思政实践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想体现出深刻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效,需要着重做好高职思政实践平台的创新工作,要进一步体现出创新创业时代价值,有效融合高职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相关内容,找到结合点,在实践平台的训练和实践考验之中,为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增强提供必要的前提。思政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要求,使实践平台模式得到创新和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化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场所。

思政教师要充分构建相对应的新媒体平台,例如,可以通过构建微信群的方式,为学生的疑难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为其咨询提供解答。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互相融合的方式,利用讲座的形式和渠道,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更有效的交流和反馈,构建长效反馈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创新创业知识和实践内容,通过具体案例的形式,针对思政课日常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关系进行充分的把握,正确处理,使两者更加和谐。

(三)针对实践成果保障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在高职思政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功能而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此同时,也为学生的实践成果保障提供必要的前提,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对应的实践成果保障机制,對学生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进行大力的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对应的培养方案,对于方案内容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充分实现各项技能能力和创新创业理论实践的有效增强,同时通过思政课的有效推进,为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提供必要的前提。要为学生尽可能多的创造实践机会,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体制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强化政策的引导,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教育进行正确的定位,严格按照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和创新创业的具体要求,使思政教学成果得到更充分的转化,并且有相对应的保障机制,为各项工作的运行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信息化中的评价需要充分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课的具体教学中,使两者在更深层次上融合,相关方面相互促进满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和标准,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和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基础,进一步体现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整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得到更加显著的提升。同时,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应的创新创业成果保障机制,科学合理培养人才,引导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把握互联网发展优势,鼓励大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学业,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从而为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冯立功.互联网经济时代课程思政视域下应用型本科“双创”教育的路径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5):35.

[2]黄向荣,何静.“双创”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9,23(1):70-72.

[3]陈莉蓉.高职院校把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探索:以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为例[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7(3):47-51.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创新创业互联网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