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茶-苦丁茶复合饮料的研制

2021-09-14 11:58陈开琴何志云潘龙祥吴清美
现代食品 2021年13期
关键词:苦丁茶浸出物茶水

◎ 姚 佳,陈开琴,何志云,潘龙祥,吴清美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2.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3.贵定县种植业发展中心,贵州 贵定 551300)

甜茶,又名多穗石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Wall.) Rehd),壳斗科石柯属植物的叶[1]。多以野生状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海拔在500~2 500 m范围的密林中[2]。因其嫩叶甘甜清爽,有独特的风味,以嫩叶品尝饮水之后风味更佳,回味持久。据文献报道[3],甜茶中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有8种,还有清热利湿的功能,可治疗湿热痢疾、皮肤瘙痒、痈疽恶疮。苦丁茶因其茶水有先苦后甜的口感,饮后余味犹存而得名[4-5],具有降低血胆固醇、降血脂血压等功效[6]。本文考察了甜茶与苦丁茶的搭配工艺,制备一款口感佳的复合饮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甜茶嫩叶:采自黔东南州黎平县三什江村;苦丁茶:市售;一水柠檬酸(食品级):市售。

1.2 设备

纯水机:Z11020166,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精密电子称(0.1 mg);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GZXGF-101-2-BSII,上海贺德试验设备厂;数显恒温水浴锅:HH-4,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抽滤机;其他基本实验器材。

1.3 方法

1.3.1 原料处理

甜茶选取完整无病虫害嫩叶,经烘干去杂后备用。甜茶和苦丁茶按照比例混合浸提,浸提液经过滤后备用。再配以柠檬酸调节口味,最终得到最佳口味配方。

1.3.2 甜茶饮料水浸出物的测定

采用减量法进行测定,将洁净的烘皿连同皿盖和定性快速滤纸置于(120±2)℃的恒温干燥箱内,烘干1 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将定性滤纸置于烘皿内,称量(准确至0.001 g)[7]。

准确称取甜茶和苦丁茶,按比例混合浸提。然后用烘干滤纸趁热过滤,将茶渣连同已知质量的烘皿(含滤纸,皿盖斜置皿边)置于(120±2)℃的恒温干燥箱内,烘干1 h,加盖取出,冷却1 h,再烘干1 h,立即移入干燥箱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0.001 g)。

茶叶水浸出物以干态质量分数ω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式中:m1-干燥后的茶渣质量,g;m0-试样质量, g;c-试样干物质含量,%。

1.3.3 柠檬酸母液的配制准确称量1 g柠檬酸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即得到1%母液柠檬酸。

1.3.4 感官评审指标

茶饮料感官评审的主要指标有香气、色泽和口感,以口感评分作为该配方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浸提时间对研究工艺的影响

配甜茶∶苦丁茶=1∶0.2,茶水比1∶100,温度80 ℃,设置时间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和30 min。由表1可知,提取时间在10 min时,气味香甜浅薄,色泽浅黄明亮,甜香和谐、纯甜,评分9分,为最高评分。实验测得本批甜茶含水量结果为12.48%,由此计算的不同时间下水浸出物含量如 图1测定结果所示,提取时间在10 min时,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达27.49%,两者结合,确定10 min为最佳时间参数。

表1 不同浸提时间下感官评审结果表

图1 不同时间下水浸出物含量图

2.2 不同茶水比对研究工艺的影响

根据实验2.1的结果,选择浸提时间10 min,配甜茶∶苦丁茶=1∶0.2,温度80 ℃,设置茶水比1∶25、1∶50、1∶100、1∶150、1∶200、1∶250。由表2可知,茶水比在1∶100时,气味清香,颜色浅黄透亮,苦味稍浓,带甜味,评分8分,为最高分。由图2可知,茶水比在1∶100时,水浸出物含量并不是最高,仅为21.28%,两者结合,确定1∶100为最佳茶水比参数。

图2 不同茶水比处理下水浸出物含量图

表2 不同茶水比处理下感官评审结果表

2.3 不同甜苦茶比例对研究工艺的影响

由实验2.1与2.2结果可知,浸提时间10 min,茶水比1∶100,设置温度80 ℃,设置甜茶与苦丁茶的配比1∶0.1、1∶0.2、1∶0.4、1∶0.6、1∶0.8和1∶1.0,由表3可知,甜苦茶比在1∶0.2时,气味甜香,色泽浅黄明亮,先甜后苦,有余味,评分7分,为最高评分。由图3可知,甜苦茶比在1∶0.2时,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达22.39%,两者结合,确定1∶0.2为最适甜苦茶比。

表3 不同甜苦茶比感官评审结果表

图3 不同甜-苦茶比水浸出物含量图

2.4 不同温度对研究工艺的影响

根据实验2.1,2.2与2.3的结果,浸提时间为10 min, 茶水比为1∶100,甜苦茶比为1∶0.2,设置温度60 ℃、70 ℃、80 ℃、90 ℃和100 ℃。由表4可知,温度在70 ℃时,气味略带清香,色泽浅黄透亮,甜味适中、有余味,评分8分,为最高评分。由图4可知,温度在70 ℃时,水浸出物含量并不是最高,仅为16.75%,两者结合,确定70 ℃为最佳时间参数。

图4 不同温度下水浸出物含量图

表4 不同温度下感官评审结果表

综上所述,通过单因素比较法确定该实验流程的最佳工艺参数,浸提时间为10 min,茶水比为1∶100,甜苦茶比为1∶0.2,浸提温度为70 ℃最合适。

2.5 感官评审正交试验结果

根据上述单因素比较法得到的结论,该工艺参数的浸提时间为10 min,茶水比为1∶100,甜苦茶比为1∶0.2,浸提温度为70 ℃为最适工艺。以时间 (A)5 min、10 min、15 min,茶水比(B)1∶50、1∶100、1∶150,甜苦茶比(C)1∶0.1、1∶0.2、1∶0.4,温度(D)60 ℃、70 ℃、80 ℃做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见表5。由极差R数据可知,影响本次实验的主次因素顺序为D(温度)>B(茶水比)>C(甜苦茶 比)>A(时间),则最优工艺有甲工艺A1B3C1D1与乙工艺A2B3C1D1两个。

表5 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

2.6 工艺优化

考虑实验2.2与2.4因水浸出物和口感上的不一致,在甲工艺和乙工艺的基础上,实验再搭配一个水浸出物最高的工艺,即丙工艺A3B2C1D3。由表6可知,丙工艺气味浓郁茶香,色泽中黄,甜苦味充实,评分9分,为最高评分。由图5可知,水浸出物含量丙工艺最高,达23.72%,两者结合,确定丙工艺为最佳工艺,即浸提时间15 min,茶水比1∶100,甜苦茶比1∶0.1,浸提温度80 ℃。

图5 不同工艺下水浸出物含量图

表6 不同工艺下感官评审结果表

2.7 柠檬酸的调配

以1%母液柠檬酸分别设置5个浓度,即0.01%、0.02%、0.03%、0.04%和0.05%,与丙工艺结合,根据感官评审得到结果,见表7。由表7可知,柠檬酸调配用量为0.02%时口感较和谐,评分7分,为最高评分,最后作出结论,确定柠檬酸0.02%为最佳调配方案。

表7 柠檬酸的调配表

2.8 重复性试验

为进一步探讨柠檬酸调配对制作工艺的影响,以浸提时间15 min、茶水比1∶100(g∶mL)、甜苦茶比1∶0.1(g∶g)、浸提温度80 ℃、柠檬酸0.02%为最佳配方,对柠檬酸0.02%进行重复性试验,以确保该茶饮料调配工艺的稳定性,结果见表8。由表8可知,0.02%的用量口感适宜,平均分为7分,由此可知该工艺稳定。

表8 重复性试验感官评审结果表

3 结论

为降低水对工艺的影响,实验用水全部使用三级纯水,在工艺研究过程中,浸提用水要达到浸提温度时才开始浸提,趁热过滤,以防水浸出物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甜茶与苦丁茶除了各自具有其味甜和苦味之外,饮后均有回甘口感,二者口感融合,用柠檬酸作酸度调节剂,使得茶饮料口感进一步增强。该工艺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及重复性试验等方法,确定该茶饮料的最终工艺配方为即浸提时间15 min,茶水比 1∶100(g∶mL),甜苦茶比1∶0.1(g∶g),浸提温度80 ℃,柠檬酸0.02%,该工艺流程稳定可靠。

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许多饮品以天然、绿色、健康的特点出现在市场上,各种植物搭配饮料在市场上的份额会越来越大。利用天然甜茶与苦丁茶为主要原料制成茶饮料,其香味浓郁,汤色中黄,口味清凉甘甜,保持了本身的色泽,且无需添加任何色素,符合现代的保健要求,同时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天然保健茶饮料。

猜你喜欢
苦丁茶浸出物茶水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广西产罗汉松茎与叶浸出物的测定
黔产金钗石斛茎和花中浸出物测定
茶水间
茶水间
茶水间
苦丁茶
苦丁茶
苦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