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苏农:演绎江南特色的三农故事

2021-09-14 00:43王娇蓉
现代苏州 2021年16期
关键词:舞台剧排练三农

王娇蓉

中国的农耕历史,哺育了勤劳的农民、广袤的农村和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也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奋斗、发展、繁荣的历史,和面向遥远未来的梦想。如今的姑苏城里,虽然耕地都已经被楼房取代,但仍有一批怀揣着新时代梦想的年轻人,续写着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都市农业梦想。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农业专门人才的院校,通过举办“农耕文化节”,演绎着苏州特色的三农发展之路。

用青春故事,讲百年党史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中心主任高卫群介绍说:“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的‘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作为晚清创建的农业院校,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从长久的历史经验中看到,要了解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规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农业专门人才,组织学习党史,很有必要。”

2021年6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学百年党史·讲三农故事”校园舞台剧展演。这也是苏农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农耕文化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开展的专题活动。

活动一经推出,即得到了全院师生的积极响应,七个二级学院很快组织了各自的表演队伍,选取了体现土地革命主题的《白毛女》、抗日战争主题的《冲山之围》、妇女解放主题的《罗汉钱》、体现包产到户主题的《小岗村》、科技扶贫主题的《赵亚夫的故事》、大学生村官主题的《我的家乡》以及互联网经济主题的《好日子》七个故事,分别以再现或改编的方式进行剧本创作,并进行排练,以此勾勒出建党百年间中国农村、农民、农业的变化。

台前幕后的同学纷纷表示,通过在舞台上重现三农发展之路,“00后”的他们对于中国人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前辈们的付出充满感恩,对于眼前的生活也更觉珍惜。

新时代热血,忆奋斗故事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好故事、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参赛学生拿出了学农人特有的坚韧,翻阅历史资料、学习相关文学作品,在闷热的天气里利用课余时间排练。但由于缺乏编剧和表演经验,一开始剧本质量和舞台呈现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情况,学院邀请了蘇州市姑苏区文化馆戏剧编导钱敏昱老师指导学生们进行剧本改编创作和现场排练。

“通过钱老师的指导,我们对于时代背景、人物角色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一遍又一遍地排练,在排练中不断对剧本、台词进行打磨、优化,最终让我们这些舞台剧的‘门外汉’也能呈现出拿得出手的作品。”回忆起创作过程遇到的困难,同学们都深有感触。当在课堂之外参与到集体协作时,这些大二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在脚踏实地的同时,开放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园林工程学院的学生把歌舞带进了舞台剧:“过去我们觉得有些故事很‘土’,但很多故事中的精神内核是永不过时的,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把新潮的东西注入舞台剧,用我们的话,去说前辈们的奋斗故事。”

以往,农业人总给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但这些新一代农业人,将把互联网思维、直播带货、潮流文化带入农村,成为农村发展的全新内生动力,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于历史节点,造三农未来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在中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三农”工作也要开启新篇章。

高卫群说:“学院一直以来秉承‘兴学劝农’的初心与使命,立足江南,服务三农,培养了大量农业专门人才,其中不乏在农业相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校友。如今,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我们的师生更加应当责无旁贷,勇担促进‘三农’发展的重任。”

经过激烈角逐,此次舞台剧展演比赛最终由智慧农业学院获得风尚奖,国际教育学院、园艺科技学院、环境工程学院获三等奖,食品科技学院获二等奖,园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获一等奖。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学院素质教育中心号召全院师生感怀前辈们的奋斗历程,积极向袁隆平、赵亚夫等优秀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学习,同时志存高远、胸怀宽广,肩负起新一代苏农人的时代重任,对于未来的“三农”发展提出更多有时代性、创新性的思考。

高卫群表示,未来,学院将推出更多有三农特色、有江南特色的教学活动,力争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工作中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舞台剧排练三农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舞台剧
舞台剧
赞分盐镇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乐师
舞台剧改编电影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