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视角下陵园景观设计研究

2021-09-15 02:27魏可欣詹秦川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黄帝陵场所精神景观设计

魏可欣 詹秦川

摘 要:陵园景观是城市纪念性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开发必须以传承文化精神为首要前提,挪威学者诺伯舒兹提出的场所精神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以黄帝陵景观设计为例,从解析场所和场所精神的本质入手,在场地自然生态及人文历史环境的基础上解读场所精神,分析增强场所归属感、认同感以及营造场所精神的途径,为陵园景观设计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场所精神;陵园景观;景观设计;黄帝陵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科界2020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20Z00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J043)研究成果。

陵园是安葬逝者,公众缅怀历史与先人的场所。现代陵园景观不仅具有纪念属性,也承担着科普教育、改善环境、赓续历史等多重功能,是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不少具有历史意义的陵园景观出现原真性消亡、文化边缘化、商业化过度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延续地域文脉与场所精神成为陵园景观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陕西黄帝陵为例,围绕场所精神理论探讨陵园景观设计,为当下其他陵园景观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场所精神理论

场所狭义上指“基地”,广义的解释为“土地”或“脉络”。可以说,空间与社会、历史、文化、人为活动等发生特定关联后即可被称为场所。场所是人记忆的一种实体化和空间化,抑或诠释为人对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而自然体系与人为活动构筑相结合的整体,反映人类生活与其本身特质的场地,例如公园等,均可被认为是场所。

场所精神起源于古罗马,古罗马人认为每个“独立的本体”均有精神,这种精神又赋予人和场所生命,并且伴随着人与场所的整个生命旅程。挪威学者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引入场所精神的概念,将场所理论置于研究的首要位置,通过现象学来研究人与建筑环境间的联系,强调公众通过对场所的构筑活动使历史、人文等思想展现并延续下去,赋予其场所精神,关注事物内在的独特性。因而在探究场所本质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物质属性,而且要重视文化与精神的作用。

二、黄帝陵场所精神要素解读

(一)场地自然要素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其所处的北桥山坐西北,向东南,山形水势呈“负阴抱阳”之势。黄帝陵风水轴线就是桥山主脊至黄帝墓冢,并与印台山山峰之间构成一条风水轴线,黄帝陵区的各种建筑都是以此为轴线而建造,墓冢方向正好在这条线上。桥山土质肥沃,雨水充足,林木茂密,其中现存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粗计有8.3万余株古柏,其中3.46万余株历史已有千年以上,种类繁多,四季常青。

(二)场地人文要素

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部落首领,为五帝之首,战胜蚩尤,而后一统中原,安定天下,福泽华夏,如今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被誉为“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对华夏子孙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历代帝王多在黄帝陵祭祀黄帝、举办国家大祭,留下了诸多珍贵古迹,这是黄帝陵文脉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黄帝陵进行多次整修。如今,每年都有大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前来祭祖谒陵。黄帝陵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承载着中华儿女对华夏文明起源的认同,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共同瞻仰和祭祀黄帝的场所。

三、黄帝陵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要素表达

场地中的场所精神主要来自于物质空间所存在的精神气质及将要展现的潜在精神。因此,在尊重场地原有景观特征的前提下,延续历史文脉,增强人与空间的互动,方能强化场所活力。

黄帝陵景观由陵区与庙区组成。在保护场地自然生态、挖掘人文历史要素的基础上,把握原有山水格局与场所历史结构,结合现代审美理念与时代发展需求,从空间、自然、人文历史与社会经济四个角度进行场所精神要素的设计表达,继承传统而又展现新时代风貌,借由山、水、建筑等共同突出黄帝陵庄严肃穆的氛围,强化中华文明起源地的圣地感,营造华夏始祖文明的场所精神(图1)。

(一)空间布局强化场所精神

在充分考虑场地环境的基础上延续原有的景观布局形式,通过水平与垂直空间布局,形成有序的空间序列,加强场所感的营造,强化场所精神。

在水平空间布局上,黄帝陵景观延续以“入口广场—印池—汉武仙台—黄帝陵冢—龙驭阁”为轴线的陵区布局,增设以“入口广场—轩辕庙—人文初祖殿—轩辕殿”为轴线的庙区布局,形成两组对称式轴线布局结构(图2)。这种均衡的布局凸显了黄帝陵的庄重感与严肃性,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庙区布局使用空间重复的手法,由庙前区开阔的入口广场经过狭窄的连桥,再上到开阔的台阶广场,接着进入由树林围合而成的封闭式林院,最后到达空间序列的高潮——宏大的主祭祀广场。在到达空间序列高潮——主祭祀广场之前,连续重复的子空间、方向性的路径构成长而深的空间,形成重复的场所记忆,更好地烘托了空间序列高潮所呈现的精神力量,有力地凸显了黄帝陵恢弘博大的场所感。

黄帝陵景观设计在垂直空间布局中巧妙利用了坡地地势,设计轴线升起式空间序列,空间随地势升高而逐级抬升,以向上的崇拜来表达纪念情感,增强空间纵深感。在庙区的设计中,将空间序列的高潮——主祭祀广场置于轴线尽端的坡地高处,优于平地上形成控制性的中心区域。这样的设计与自然基底相融合,减少土方的使用且形成了多层次的空间效果,带给公众心理上的敬畏感与视觉冲击,强化凸显黄帝陵庄重肃穆的场所感。

(二)利用自然环境延续场所精神

自然环境是场所精神构造的基础,对于自然环境的场所性表达,首先体现在充分尊重现有自然基底,维持物种生存的自然环境上。黄帝陵景观设计秉持生态化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利用自然环境造景造势,尊重原有植物群落生态来延续场所精神。

1.尊重场地地形地貌

黄帝陵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地形地貌形态多样化,设计时尊重原有地形,以延續其“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例如在庙区入口广场设计上,景区与城市空间被沮水隔开,为了不破坏其地形形态,入口空间设计以河流岸线走势所形成的自然形态为基础,建造不规则广场,建立轩辕桥横跨水面连接南北。与生态肌理形成良好的互动,以此维护了场所的稳定性。

2.尊重场地原有植物群落生态

场地原有的各类植物是历史演变的见证者,为场地提供了独特的环境。在黄帝陵景观设计时,保留了原有陵区的大片古柏林与庙区的16株千年古柏。古柏不仅形成了自然野趣景观,更通过自然形态与色彩等特征引导了公众对于场所的感知体验,唤起其情感共鸣。同时,结合场地特色,设计以四季常青的侧柏林为主体,以黄刺玫、丁香、连翘、迎春等搭配的植被景观,使新增景观与黄帝陵苍翠的古柏林相映衬,不仅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增添了景观趣味,而且通过与原有植物的搭配,渲染了宁静古朴的氛围,烘托神圣庄重的场所精神。

(三)依据历史人文特征营造场所精神

轩辕黄帝代代相传的故事以及历朝历代的祭祀活动赋予了黄帝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促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历史文脉不可复制,它是场所精神的内核所在。场所精神的营造不仅要尊重原有场地特征,保留历史遗存,还要通过不同途径传承历史文脉,充分体现原始场所的活力。

1.建筑遗迹与文物的保存修复

场地留存了石碑、庙宇、亭台等历史遗迹,它们承载着公众强烈的文化认同,是场地历史演变的鲜活印记,因而需要对其保留并进行修缮。在庙区设计中保留中心建筑人文初祖殿,修复檐下多处精致华丽的彩绘以及殿内记载历代拜谒祭祀和修庙之事的石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修缮陵区大量具有文化意义的历史遗存,如汉武仙台,建于汉武帝时期,民间传说登台一次可延寿一年,可见其历史悠久,民间认同度极高。设计体现“修旧如旧”的观念,运用古朴的材料,以传统的建造手法对这些历史遗迹进行修缮,完善黄帝陵的历史感与场所感,使公众对场所产生归属感。

2.建筑物的功能与形式复兴

为了满足当今时代需求,恢复黄帝陵祭祀、纪念功能与建筑形式,通过挖掘历史元素,融合现代设计手法,设计了以黄帝陵祭祀大院为主,承载祭祀活动的建筑物。黄帝陵祭祀大院由中院、大院以及轩辕殿三部分组成。作为过渡空间的中院横贯东西,公众在此整衣肃纪,继而前往大院。祭祀大院是举行祭祀大典与大型祭祀演出的主要场所。轩辕殿位于大院最北端,坐北面南,供景区举办高规格祭祀活动,设计造型仿制汉代风格,运用青灰色花岗岩石材,整体古朴简洁,符合现代审美,凸显建筑的宏伟庄严与大气磅礴。黄帝陵建筑物的设计建造提供了祭祀所需的空间,建筑形式彰显历史文化与新时代风貌,烘托出祭祀轩辕黄帝的隆重氛围,为场所注入新的活力。

3.景观空间的隐喻设计

黄帝陵众多景观设计使用隐喻的手法表达场所的文化内涵,丰富设计语言,给公众营造想象的空间。入口处轩辕广场南端的巨石阵,由五千块卵石铺砌,体现中华五千年文明。龙尾道由95级花岗岩台阶铺设而成,以象征轩辕黄帝“九五之尊”的至高地位。轩辕殿为带天井顶式建筑,方形空间的顶部中央有圆形天光,以虚实结合的手法隐喻“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使用隐喻的语言形式非但没有消减场地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反而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对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诠释,增强了公众对于场所的感知与认同。

4.景观小品的表现

景观小品是景观设计的画龙点睛之笔,能直观表现场所的精神特质。位于轩辕殿内的轩辕黄帝石像,提取自黄帝画像,运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汉代画像石雕刻技艺,展现出古朴的汉代风韵。轩辕殿两侧的龙魂大钟与龙威大鼓,是用于祭祀黄帝的礼器,将传统礼器之外形、功能同时代风貌相结合,体现钟鸣盛世、天人合一的意蕴,给人以视觉震撼,强化黄帝的神圣感。这些景观小品提取黄帝陵历史文化元素,以有形的形式塑造无形的意境,增加空间仪式感与场所感,塑造场所精神。

5.景观叙事的展开

将黄帝故事、历史文化等多重要素贯穿于景观空间,渐进式展开空间叙事,引导公众参与其中,亲身感受黄帝作为民族始祖的伟大以及黄帝陵景观的肃穆庄严,增强公众对于场所的感知与互动。庙前区通过入口广场的石阵、标识牌等景观小品的设计引导,烘托了黄帝陵的庄严气氛,点明景区的主题。主要景观叙事设计围绕人物故事、历史评价及缅怀展望三部分进行。人物故事叙事部分通过黄帝手植柏、汉武帝挂甲柏及其他珍贵的古树名木,以及黄帝足印等文物古迹的展示与介绍展开,叙述黄帝故事及中华民族起源、历史,引发公众思考。在历史评价部分,通过碑廊展示历代帝王祭祖的碑文、赞颂黄帝功德的书法作品等,表达人们对于黄帝崇高的敬意。历史石碑与周围环境的烘托使公众对于中华五千年历史以及黄帝的景仰油然而生。最后缅怀展望部分,通过祭祀广场的建筑、祭祀礼器与景观小品的设计,结合清明时期开展的黄帝祭祀活动,增强公众对黄帝陵场所精神的感悟,强化场所精神的塑造。

(四)社会与经济层面活跃场所精神

学者刘先觉强调,场所代表的本真环境并不仅仅是物质表征,更是人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结果。黄帝陵不仅是一种物质景观,也是一种社会结构,需要人的活动来活跃场所精神。因此,通过景观的设计,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活动的开展,增加人群与场所的互动以增强场所活力。

从经济角度看,黄帝陵景观设计考虑到外围空间环境质量的提升。通过设计植物过渡空间与外围环境产生互动,美化黄帝陵周边环境,引导食宿产业、住宅、店铺等入驻。由此一来,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多功能空间,有助于活跃黄帝陵周边环境,带动经济发展,为黄帝陵提供服务设施与场所精神延续的条件。

在社会层面上,通过每年清明时期举办轩辕黄帝祭典活动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各地同胞组织“寻根祭祖”活动,重现黄帝祭典的隆重氛围,增强公众在场所中的活跃度。除此以外,还原祭祀过程的服装、木刻、剪纸、乐舞、旗仗等传统民间风俗与渐逝的非物质文化,唤起公众参与活动的活跃性,激发黄帝陵的场所活动。

四、结语

场所精神是场地独有的内涵特质,本文研究黄帝陵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塑造,通过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保护场地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延续场地的历史文化,结合社会与经济层面等进行多方位设计,激发场所活力,营造与传承场所精神,增强公众对黄帝陵的认同感。立足当下,随着时代变化,陵园景观不仅需要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还要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场所精神,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表性名片。

参考文献:

[1]王利鑫,梁叶,卢佳男.陵园景观的现代化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9(24):143-144,169.

[2]丁云.场所精神的再生[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8.

[3]刘磊,武美楠.矿山公园建设的场所精神营造:以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6(9):166-167.

[4]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21,4,23.

[5]刘畅,詹秦川,杨伊文.陕西文化遗址景观规划设计及文化价值研究:以黄帝陵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2):34-35.

[6]李波.基于国家认同的根祖文化空间感知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7]程嵐,段渊古,殷晓彤,等.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中的场所精神构建探析: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3):236-240.

[8]郭鹏.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54-61.

[9]秦康康.基于坡地环境的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36-38.

[10]陈晓娟,褚泓阳,韩丽.黄帝陵风景区园林绿化研究陵园区文化环境型植物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1997(2):10-12.

[11]张锦秋.为炎黄子孙的祭祖圣地增辉:黄帝陵祭祀大院(殿)设计[J].建筑学报,2005(6):20-23.

[12]李丰旭,祝遵凌.纪念性景观空间与场所精神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93-94.

[13]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69-170.

作者简介:

魏可欣,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詹秦川,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黄帝陵场所精神景观设计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皇帝陵标识碑落成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场所精神”的回归
我党派代表祭黄帝陵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