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视角下城市智慧图书馆建设探究

2021-09-15 02:27黄秀英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慧城市

黄秀英

摘 要: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智慧城市的理念已经得到了有效普及,使现代城市的环境建设得以进一步优化,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基于智慧城市理念对城市图书馆进行建设,可以大幅度提升城市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同时使传统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有效满足城市智慧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对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模式进行综合性探究,阐述智慧图书馆的相关概念,对智慧城市视角下城市智慧图书馆建设所需的支持进行分析,以推动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加多元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城市图书馆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建设能够进一步使城市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流通,并且使城市公共服务文化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城市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自身的管理效率以及质量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还可以进一步贯彻智慧城市的理念。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各类智慧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开展,使城市图书馆在城市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对智慧城市视角下相应的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进行综合性研究,详细分析各类建设措施。

一、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智慧城市的主要目标在于有效满足城市当前的发展需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结合现代信息资源对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数据等诸多技术进行综合应用,从而有效建设城市,使城市的整体管理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效率得以有效提升,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现实生活需求。智慧城市理念在我国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近10年来相关研究人员不断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标准进行全域化与现代化构建,给予社会各个产业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平台,使以农业为代表的诸多行业得到了充分发展。而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相应地开展城市图书馆建设工作能够使城市竞争力得以大幅度提升,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带动其他产业的综合性发展。城市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建设,可以提升城市在整体构建过程中的综合管理水平,最终推动城市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智慧图书馆的相关概念

(一)智慧图书馆定义

在当今社会,针对智慧图书馆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概念。然而综合国内外的相应研究可以发现,就技术而言,智慧图书馆需要充分利用物联网等通信技术,将其视为推动自身发展的核心技术,有效应用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模式,使图书馆的各个模块在构建过程中能够协调运作。在智慧图书馆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完善的集成智慧服务;通过优化服务最大化地实现高效便民,使图书馆最终集众所长,创建创新型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进行分析,智慧图书馆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各类信息化通信技术,赋予自身智能化特点,使人们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优质的交互体验。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智慧图书馆属于更为优质化的图书馆发展模式。因此,可以将智慧图书馆定义为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诸多创新型技术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未来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智慧图书馆对于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进行综合性整理,将实际空间与虚拟空间进行全方位连接,以此使资源的整合性得以大幅度提升,使以人为本的智能化服务模式在图书馆构建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实现。

(二)智慧图书馆的构建要素

智慧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区别,智慧图书馆的构建需要具备以下要素。首先,需要以更为优质的资源进行有效建设,需要有更加精准有效的技术支撑,需要充分且有效地提升服务质量,需要有敬业且专业的队伍进行综合性构建。其次,在整合多元优质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提升资源的智能性,以更加优质且高效精准的数据提升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同时在智慧图书馆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广泛应用射频识别、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最后,任何图书馆的发展,均需要读者作为支持其发展的基础。因此,智慧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打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以更加精准且快捷高效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服务,以此使读者充分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三)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在智慧图书馆构建过程中,需要以原有图书馆格局及服务模式为基础进行有效优化,同时结合物联网等诸多技术进行创新。建立在智能化基础上的智慧图书馆,拥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外部特征,能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种文献信息与读者、管理人员等进行互联,将所有的信息进行串联从而实现读者与管理人员、前后台的相互智能连接,充分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传递,并且通过进行综合性的智能化处理,实现知识的共享。因此,知识的共享性就成了智慧图书馆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纸质图书馆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智慧图书馆通过運用智能技术进行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具有数字化收藏、网络传递等特性,服务高效快捷。因此智慧图书馆具有知识共享性、服务高效性等特征。

三、智慧城市视角下智慧图书馆建设所需的支持

(一)政府方面的支持

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发挥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需要对城市图书馆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予以有效扶持。首先,需要在公共图书馆内部充分应用各类网络信息技术,使大数据与文化建设实现有机结合。大数据是智慧图书馆建设必需的基础条件,其能够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其次,需要完善城市的网络图书馆体系,由上到下依次构建城市图书馆管理中心,大力推广电子阅览室,使系统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得以有效优化。最后,需要以城市图书馆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数字资源建设,借助信息技术使新媒体平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得以广泛应用,使城市智慧图书馆的构建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逐渐深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二)技术方面的支持

在技术层面,智慧图书馆需要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起来,需要对数字共享平台进行综合性构建,以便提供跨区域、面向不同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服务。在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图书馆建设人员需要进一步对技术服务进行综合性完善。首先,需要依托传统图书馆,综合打造图书馆服务链条,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带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在完善相应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将传统图书馆与信息技术进行连接,将数字化资源与传统图书馆纸质资源进行对接,有效构建较为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在智慧图书馆的构建过程中,将传统图书馆现有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并且使之融入智慧图书馆,从而使智慧图书馆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次,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应用大数据的建设模式,从统计数据以及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科学性等角度出发,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科学技术,对智慧图书馆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对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调配,使数字资源与图书馆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智慧城市视角下智慧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工作

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将更加完善。它以人为本,进行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能够充分体现对科学以及人性的尊重,进而更加符合智慧城市的建设标准。在智慧图书馆构建过程中,要主动对城市需求进行有效发掘,并且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服务。因此,在具体的管理服务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开发共享工作,对数字化资源进行保护规划。首先,需要有效完善整体的知识产权体系。城市图书馆属于公共服务体系范畴,其所拥有的资源往往来自于社会以及相应的学术界。因此,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当前城市图书馆进行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前提,各个图书馆都需要以更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使数字化资源的安全共享性得以提升。同时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藏书及阅讀等诸多环节之中,实现对资源的保护。再者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规划,在智慧图书馆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对图书馆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利用社会公众提供的反馈信息,使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得以有效充实,并且做好信息协同的各类工作,在信息资源构建过程中增强公共图书馆的开发利用效率。

五、结语

城市智慧图书馆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开展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智慧城市视角下,城市图书馆需要积极落实政府的相关政策,采取更加先进的技术,完善自身服务体系,提高建设水平,对更具城市特色的智慧图书馆模式进行有效探究,使文化建设工作得以有效完成,使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能够贯彻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以此使我国城市发展得到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阎静辉.分析“智慧城市”背景下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J].才智,2020(10):227.

[2]张福涛.智慧城市中的智慧图书馆平台研究:丹东市公共文化系统智慧服务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3):66-68,83.

[3]曾湘琼,秦顺,杨玲,等.“智慧城市”理念下中美社区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以芝加哥与深圳市属社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9(23):34-43.

[4]杜君.高校图书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与定位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9(15):176-177.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智慧城市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