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020年某医院住院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疾病谱分析

2021-09-16 13:56顾国利于鹏飞张玉辉
空军航空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位甲状腺癌住院

顾国利,于鹏飞,张 智,张玉辉

甲状腺疾病是我军飞行人员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也是临床航空医学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1-2]。以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功能异常为代表,甲状腺疾病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甲状腺功能异常可使飞行人员的飞行耐力下降,甚至威胁飞行安全[3-4]。而进行性增大的甲状腺结节可压迫气管食管和喉返神经,甚至继发甲亢和恶变。手术治疗可能损伤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甲状腺机能减退致终生需激素替代、损伤甲状旁腺致低钙抽搐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5-6];上述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导致飞行人员终生停飞。因此,甲状腺疾病严重威胁军事飞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战斗力。本研究对1994年1月—2020年8月空军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14例甲状腺疾病军事飞行人员的病种、飞行职务、年龄及甲功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疾病的住院疾病谱的构成和规律,从而为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疾病的防治和保健提供理论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中的疾病命名,从空军某三甲医院1994年1月—2020年8月的医疗信息系统中检索出的214例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214例中男性205例住院461次,女性9例住院12次。年龄18~56岁,中位年龄33.0岁。

1.2 方法 以出院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疾病者作为疾病统计指标,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统计分析,从其电子病案中调取住院次数、发病年龄、患者来源、病种分布、甲功包含总三碘原氨酸、总四碘原氨酸、游离三碘原氨酸、游离四碘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飞行机种及飞行职务、治疗效果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进行顺位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情况 1994年1月—2020年8月期间共有214例甲状腺疾病军事飞行人员住院473次,其中女性9例住院12次,男性205例住院461次。首次即因甲状腺疾病住院者139例(64.95%)(表1)。每年收治的甲状腺疾病空勤人员的例次数显示:2009年(含2009年)以前基本都维持在10例/年左右,2010年开始收治的甲状腺疾病空勤人员例次数呈明显增多的趋势(表2)。

表1 甲状腺疾病军事飞行人员年度收治情况表[例(%)]

2.2 发病年龄 本组首次因甲状腺疾病住院时的年龄18~56岁,中位年龄33.0岁,其中女性18~49岁,中位年龄26.0岁;男性22~56岁,中位年龄34.0岁,男性发病明显晚于女性(u=2.6816,P=0.0073)。30岁时单组发病率最高,达7.9%。33岁时累计发病率超过50%,48岁时累计发病超过90%。25~37岁占比57.3%(表2)。

表2 首次因甲状腺疾病住院的年龄分布表

2.3 人员及病种分布 本组分别来自空军航空兵195例(包括飞行学院、航空大学,各机型的飞行员、领航员、空中机械师、跳伞队、空中乘务员等)、陆军航空兵18例[陆航学院2例、陆航局1例、陆航团(旅)15例]、武警直升机大队1例。首次住院原因:甲状腺肿物103例(囊肿14例、结节45例、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29例)、甲状腺机能异常60例(甲亢49例、甲减11例)、甲状腺肿瘤术后20例、甲状腺肿19例(单纯性1例、结节性18例)、甲状腺炎12例(亚急性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10例)。其中甲状腺超声检查72例次、甲状腺CT检查93人次、甲状腺核磁检查3例次。

2.4 甲功情况 空勤人员甲状腺炎的发生率较高,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者高达25.0%和36.6%。而甲状腺炎长期发作可继发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并可最终导致甲状腺机能减退。这可能也是本组促甲状腺激素降低者高达33.1%的原因。需要临床军医在航卫保障中警惕并提前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表3)。

表3 甲状腺功能化验结果

2.5 机种及飞行职务分布 本组飞行机种依次为:歼击机82例、运输机31例、直升机28例、教练机28例、军用客机19例、轰炸机14例、强击机4例、侦察机4例、预警机3例、无人机1例。飞行职务依次为:飞行员178例、领航员13例、空中机械师12例、空中通信员7例、空中战勤例员2例、跳伞运动员1例、空中乘务员1例。飞行时间107~16 000 h,平均(2 450.52±2 562.29)h。其中≤1 000 h者82例(38.3%),1 001~2 000 h者39例(18.2%),2 001~3 000 h者39例(18.2%),3 001~4 000 h者19例(8.9%),4 001~5 000 h者5例(2.3%),5 001~8 000 h者19例(8.9%),>8 000 h者11例(5.1%)。

2.6 治疗结果 本组在我院手术治疗50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2~55岁,中位年龄39.0岁,其中甲状腺部分切除8例、单侧次全或全部切除6例、双侧次全切除6例、甲状腺癌根治30例。近年来手术例数明显增加。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4.0%)、切口渗血行二次手术2例(4.0%)。在外院手术31例,为甲状腺癌根治20例、腺瘤摘除或部分切除9例、射频治疗2例。

2.7 医学鉴定 良性甲状腺疾病术后3个月复查甲功正常,无声音嘶哑、手足抽搐麻木者经飞行鉴定委员会讨论下达:飞行合格,限双座,6个月后复查合格者下达飞行合格结论。甲状腺癌术后6~9个月后复查TSH抑制良好,无心悸、高血压、声音嘶哑、手足抽搐,血钙、血磷正常者经飞行鉴定委员会讨论下达:飞行合格,限双座,半年后复查合格者下达飞行合格。目前已累计放飞术后空勤人员49例(含外院手术者),仍有12例尚在医学观察中。达到最高飞行年限停飞15例,医学停飞5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术后复发转移3例)。

3 讨论

本组研究发现: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和检出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分析原因:甲状腺超声在临床和招飞体检中的广泛普及[7-10];甲状腺疾病的预后较好,即使是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虽然明显上升,但病死率并未增加[11-12]。因此,前期治疗后的患者每年返院进行年度体检复查的累积效应使然。本组显示,军事飞行人员的甲状腺疾病有别于普通人群。突出表现在青年男性多发的特点。这是因为在男性为主体的军事飞行人群中,患病者也以男性为主。但是本组显示,女性空勤人员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早于男性。而且飞行时间<3 000 h以下者的年轻人占比高达74.7%。

由于飞行职业的特殊性,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疾病治疗时应特别注意甲状腺功能的保护,避免由于甲亢、甲减而引发飞行耐力降低。需行手术者应特别注意喉返神经和甲状腺旁腺的保护,避免神经损伤引起声音嘶哑而影响空地交流。如两侧损伤则需进行气管切开而停飞,后果严重。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来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一侧神经损伤也可代偿恢复,而严重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危害更严重和更难以治疗。其引发的手足抽搐、麻木将严重影响飞行能力。本组中就有2例因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而停飞,这值得航空军医在临床诊治中特别关注。甲状腺癌以分化型甲状腺癌为主,一般预后较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均较好,本组中就有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反复复发转移而停飞者。因此,对于空勤人员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仍应该严格进行TSH抑制治疗,但是TSH抑制所带来的亚临床甲亢状态也可能导致飞行耐力降低,而无法达到飞行训练要求。因此,如何保证空勤人员在甲状腺疾病治疗后的保持良好的飞行耐力,从而达到飞行训练要求。这是摆在军医面前一个重要的航卫课题。

综上所述,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不但要对其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治,而且要注意保护相关重要器官功能(甲状腺、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等)避免发生并发症,还要注意远期甲状腺功能的维护与保持等可能影响飞行耐力相关因素。

猜你喜欢
中位甲状腺癌住院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Mir-222-3p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癌效果的影响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