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丰县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规划

2021-09-17 16:16王淑虹
新疆农垦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绿洲水土保持生态

王淑虹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新疆民丰县隶属和田地区,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东临且末县,西连于田县,南越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接壤,北接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地处东经82°22′~85°55′,北纬35°20′~39°29′。东西宽130 km、南北长451 km,总面积5.8万km2,占和田地区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地形总的趋势是南高北低,由南向北依次发育了中高山区、山前倾斜平原、冲、洪积平原及北部沙漠区4 个地形地貌单元。属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1.1 ℃,年极端最低气温-28.3 ℃,年极端最高气温41.8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5.5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 881.0 mm;灾害性气候有春旱、倒春寒、干热风、沙尘暴等。

1 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相关资料及遥感资料,民丰县土壤侵蚀类型主要有水力、风力、冻融等侵蚀。民丰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3 619.3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6.85%。其中水力侵蚀2 175.92 km2,风力侵蚀40 159.47 km2,冻融侵蚀1 284 k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83%、70.75%和2.26%。

民丰县水力侵蚀主要分布于中高山区、冲洪积扇下部及河道两侧、平原水库下游受洪水影响较大地区,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83%。其中轻度1 884.76 km2、中度260.88 km2、强烈29.81 km2、极强烈0.47 km2,分别占水力侵蚀总面积的86.62%、11.99%、1.37%和0.02%。民丰县风力侵蚀主要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区,包括洪积波状戈壁、洪积缓倾砾质平原,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相邻区域。民丰县风蚀沙化危害较为突出,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0.75%。其中轻度22 540.93 km2、中度17 618.54 km2,分别占风力侵蚀总面积的56.13%和43.87%。民丰县冻融侵蚀主要分布于海拔5 000 m 以上的高山区,整个山区以高寒荒漠自然景观为特点,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26%。其中轻度311.30 km2、中度424.24 km2、强烈522.90 km2、极强烈25.56 km2,分别占冻融侵蚀总面积的24.24%、33.04%、40.73%和1.99%。

总体看,民丰县水土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强度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具体见表1。按侵蚀强度分,民丰县轻度侵蚀面积24 736.99 km2、中度侵蚀18 303.66 km2、强烈侵蚀552.71 km2、极强烈侵蚀26.03 km2,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6.71%、41.96%、1.27%和0.06%。

表1 民丰县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统计

2 水土保持现状及评价

2.1 水土保持现状

民丰县受自然地理位置边远,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因素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该县是一个以农牧业经济结构为主,典型的“牧、少、边、穷”的重点扶贫县,水利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该县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县各级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该县水土保持工作经历了从单项治理到综合治理、从分散治理逐步发展到按小流域治理集中连片治理、从单纯治理转向预防为主、从防护性治理转向开发治理的过程,并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截至2019 年底,民丰县已建水库1 座,干、支、斗四级渠总长773.2 km,其中干渠防渗率为44.41%,支渠防渗率为43.28%,斗渠防渗率为3.03%。排碱渠22.3 km。引水隧洞15.2 km,补衬5.56 km。渠系建筑物共计1 821 座,其中永久性渠首5 座,永久性分水闸4 座。灌溉面积达1.388万hm2,建成了规模性平原绿洲生态农业区,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平原农区的水土流失。

经过多年的治理,民丰县构筑起了纵横交错、体系完整的防风固沙“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风沙危害,也产生了良好的效益。生态防护林体系主要由河谷胡杨林、红柳灌木林和绿洲外围的以荒漠灌木林为主的防风固沙林体系及灌区内以乔木为主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构成,其中天然林面积为783 km2(胡杨林面积516 km2,柽柳灌木林面积267 km2),人工林总面积53.98 km2。这两个防护林体系,构筑了民丰县生态防护林框架,具有防风固沙稳定绿洲、保护农业生产的屏障作用。

2.2 水土保持现状评价

近几年民丰县的水土保持治理面积不断扩大,人工栽植及保护的荒漠植被范围不断增加,保护措施的效果得到初步体现;水利工程体系不断健全,在防洪治沙、防止风蚀、水蚀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改良盐碱地的技术逐步提高,防治盐碱化措施加强。在新时期提高人居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要求下,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民丰县水土保持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2.1水土保持重治理、轻管理现象普遍

由于缺乏运行维护资金来源,已建的水土保持设施在运行期出现破损、损坏而又无资金修复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已建水土保持设施难以发挥作用。受县内经济规模影响,水土保持资金投入少,存在着项目少且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水土保持工作治理力度不够,治理技术有待提高,再加上缺乏长远规划和资金投入,在治理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减轻风灾和洪灾、保持水土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收效不大,水土流失状况依然很严重。

2.2.2现有水土保持预防工作监督不到位

民丰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蓬勃发展的形势以及建设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无固定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尚未建立;(2)水土保持监测手段落后;(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宣传的广度、力度和深度不够。民丰县人民水土保持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受经济利益所驱使,存在部分企业施工和运行中未实行水土保持措施的现象。同时荒漠区乱砍滥伐、乱挖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种只重短期效益不重长远发展的思路既不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荒漠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

3 水土保持规划

3.1 规划目标

依据民丰县水土流失的分布和强度、水土保持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水土保持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发展目标,制定本次规划的目标为:到近期规划水平年2025 年,基本建成与民丰县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基本实现预防保护,重点防治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进一步趋向好转。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达到3 199.08 km2,其中综合治理面积25.08 km2,预防保护面积3 174 km2。新增减少土壤流失量12 万t。到近期规划水平年2030 年,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达到5 859 km2,其中综合治理面积120 km2,预防保护面积5 739 km2。新增减少土壤流失量60万t。

3.2 总体布局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民丰县属于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保障国家及自治区生态安全的主体区域,全疆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区。按照规划目标,以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自治区水土保持规划为重要依据,在各个水土保持功能分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各个分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及需求,再针对水土保持需求确定各个分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方向和技术体系。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荒则荒的水土保持治理原则。坚持“水土”平衡,严守“三条红线”,以水定需,构筑“育草成原、山青水缓、城田相依、人沙相安”的水土保持总体方略。

民丰县划为四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区,由南至北分别为:Ⅰ区(南部高寒山区生态维护区)、Ⅱ区(南部中低山区蓄水保土生态保护区)、Ⅲ区(中部绿洲人居环境农田防护区)和IV 区(北部沙漠生态维护防风固沙区)。(1)南部高寒山区生态维护区:加强封育和轮牧管理,通过补植、增肥、改良草种等措施,依靠山区天然降雨,减缓草场的退化,通过封育治理,提高山区草原植被覆盖率,减少产汇流区的入河泥沙,提高其水源涵养功能。(2)南部中低山区蓄水保土生态保护区:增加山区的林草覆盖度,对于主要产汇流及水土流失严重、防洪措施不完善的主要沟道实施综合治理措施,通过修建沟道防护措施,减缓沟底坡度,降低沟道侵蚀基准面,同时实施综合拦蓄措施、依靠洪水水源,布置水土保持林草,提高沟道的林草覆盖度。(3)中部绿洲人居环境农田防护区:对于城镇周边,在城镇及居民聚集处的绿洲周围建立绿洲防风固沙林,保护居民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受风沙危害;对于灌区周围,在耕地、农田等灌区周围完善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保护基本农田;对于盐碱地,实施盐碱地改良工程,减少土壤盐渍化,提倡高效节水灌溉,并推广盐碱地的生物、化学及耕作技术,减少中低产田,确保灌区农地的可持续发展。(4)北部沙漠生态维护防风固沙区:对于沙漠边缘地带,加强沙漠边缘的防风固沙工作,加强过渡地带自然植被的封育保护工作,结合需求,对于沙漠绿洲内部,要加强绿洲内部退地减水的水土保持修复工作,改善农田防护林,加强人工绿洲内部的水土保护生态林、防风林和经果林建设[1]。

3.3 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分为两大类: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其中预防保护包括湖泊与湿地保护工程、草原建设工程和荒漠林草保护工程;绿洲防护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侵蚀沟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重点区域(流域)和重要行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包括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

3.3.1预防管理目标

近期2025年预防管理目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14 km2;湖泊与湿地保护工程封禁保护7 km2;草原建设工程预防面积为2 040 km2,其中封禁保护1 994 km2,植被恢复建设46 km2;荒漠林草保护工程封禁保护1 113 km2[1]。

远期2030年预防管理目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65 km2;湖泊与湿地保护工程封禁保护31 km2;草原建设工程预防面积为4 530 km2,其中封禁保护4 428 km2,植被恢复建设102 km2;荒漠林草保护工程封禁保护1 113 km2[1]。

3.3.2综合治理目标

近期2025 年综合治理目标:(1)绿洲防护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侵蚀沟综合治理工程20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8 km2,坡耕地治理2 km2。(2)重点区域(流域)和重要行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生态修复12 km2,土地整治4 km2[1]。

远期2035 年综合治理目标:(1)绿洲防护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侵蚀沟综合治理工程30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36 km2,其中水保林6 km2,种草5 km2,封禁治理25 k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5 处,坡耕地治理8 km2。(2)重点区域(流域)和重要行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生态修复12 km2,土地整治4 km2[1]。

4 结论

规划实施后,民丰县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86.76 万t,年蓄水保水量859.59 万m2。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区域内荒山荒坡基本得到治理,植被覆盖率和绿化质量大大提高,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有利增加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小气候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善,作物产量提高。区域景观环境优化,自然灾害减少,城乡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通过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将产生良好的调水保土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促进民丰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绿洲水土保持生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绿洲里的老先生
“生态养生”娱晚年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住进呆萌生态房
沙漠绿洲
生态之旅
撒哈拉沙漠要变成绿洲?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