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医院工服自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7 04:08翁向群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17期
关键词:洗衣房医护人员管理系统

翁向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0)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后勤管理越来越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来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求,正是基于这个大背景下,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IOT)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基于物联网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超高频芯片技术,实现了对医院物品流动信息的自动记录和采集,有效地提升了医院管理过程中的效率,较低了成本,增强了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了提升医用工作服管理,浙大一院2017年与专业信息化公司共同开发和实施医院工服管理系统,创新性的解决了多年来管理过程中的难点,让医院工服管理走上了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管理新模式。

1 系统介绍

医院工服管理系统是指在医院的工作人员每件服装上缝制一枚RFID 芯片,让每件织物在管理系统中具有一个身份信息,通过对每件工服的全生命周期管控,实现工服的录入,多次使用、归还、洗涤过程,最后破损退出,具体见自助系统流程图1。通过系统的每个环节数据记录,实现工服管理管理过程的统计和追溯。系统的应用能让医护人员实现全时段自由归还,和自助领取,减少院感风险,同时便于管理方实时统计洗涤数量情况、追踪工服各个环节流动。

图1 自助系统流程图

2 系统优势

2.1 减少医护感染风险

工服自助管理系统通过定点安装24h 开发的发放柜和回收机,实现24h 的更衣服务。医护人员只需要在空闲时,或者工作服受到污染后到最近点更换工作服,提升了工作方便性和更换及时性,有效避免医护和病人通过工作服作为媒介的病菌感染,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2.2 减少工服遗失

物联网工服自助管理系统能采用工作服全院通用,取消工作服固定人员使用的情况,大幅降低了脏工作服收集和清洁工作服分拣区分的工作差错,减少了工作服送错而造成的遗失,减少投诉发生。

2.3 减轻医院科室管理压力

物联网工作服管理系统让每个工作人员自行去指定发放柜领取工作服,和归还工作服,如超过件数没归还,就得承担遗失责任。这样的管理方式,让每个科室的工作服管理从部门管理,变成个人管理,减少了科室管理者的责任和压力,同时为科室节省了清洁工服和污染工服的储存空间。

2.4 实现责任追溯

传统管理方式下,医护人员工作服遗失、洗涤不净都会被在洗衣房和使用者之间造成纠纷。医护人员经常在科室间变更场所,工作服会经常挂错地方而不能找到,科室管理者、洗衣房管理者都会变成医护工作服遗失责任的怀疑对象。

通过工作服自行领取和归还,落实了使用环节的管理责任。在洗涤环节中,系统对授权工人回收污染工服、洗衣工厂接收工服、洗涤后送回工作服,洁净工作服上架等环节进行自动记录,让整个使用、洗涤流程进行节点检测,实现遗失、质量等问题的责任追溯。

2.5 减少工人的依赖

医院中工作衣的收集、发放、洗涤等过程的服务质量,都依赖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态度。当前用工形势下,洗衣房工人很难找,流动性大,而且存在不识字、年龄偏大,眼睛老化等情况,新招聘人员对医院中的科室、人员不熟也会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和差错率上升。

采用物联网自助的管理方式,只需学会清洁工服上架、回收等简单操作,工服的设别都由系统自行完成,工作要求简单,降低了对工人的要求,大大降低对工人的依赖,同时扩大了招聘工人的范围,促进工服管理质量提升。

2.6 便于大型医院不同院区管理

对于大型医院来说,必然有多个院区,医生经常需要在不同院区之间进行门诊、会诊等医疗活动,出发地点、不公地点都不同,需要在每个院区都能领用工作服。传统固定人员的管理方式,需要医生自行带工作服去不同院区,否则没有衣服可以穿。物联网自助工服管理系统所有数据都在“云端”,所有被授权的医护人员都能到不同院区发放柜里面领取和归还工作服,极大方便了医护人员在不同院区间的变换而领取工作服的烦恼。

2.7 实现工服的追溯和统计等管理

工作服管理通过物联网信息化管理,改变了传统手工登记管理模式,整个管理过程实现了关键环节的信息记录。通过记录每件工服投入使用时的款式型号、洗涤使用循环中的不同状态,报废退出系统的工服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能实现追溯每件工服的运行,同时通过数据库的海量统计,便于结算洗涤费用,分析工作服面料材质、分析洗涤工厂洗涤质量的等统计功能。

3 经济成效分析

3.1 降低医院工作服的投入成本

医院工作服的投入,基本模式是每人2 件(套),如5000 个位职工的医院就需要1 万件工服,通过物联网工服自助管理系统,实际投入可能7000,可以减少3000 件的投入。按实际使用系统后大数据分析,一般每位职工平均每五天更换一次,按统计就是每天有20%的更换比例。在整个使用中只需保障每个医护人员一件在穿,保障1000 件清洁工服在系统中等待领取,1000 件污染工服在洗涤工厂洗涤和洗衣房整理,就能保证整合流通环节使用,经测算能为医院节约30%的投入成本。

3.2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传统工作服收集和配送都需要洗衣房的工人到每个病房来操作,病房距离洗衣房远近,电梯楼层高低都会影响工作效率,经统计500 张病床需要一名工人,该院2500 张核定床位投入工作服管理人员5 名,变更成物联网自助系统管理模式后,工作人员不需要再进入病房收集和配送工作服,只需要到指定地点进行对洁净工作服上架和收集脏工作服,工作量大幅降低,同时取消按名字分拣区别的工作环节,实际节省2 名工作人员,工作量下降40%。

3.3 减少工服的损耗

新系统通过工服管理中不写名字、不固定人员的自助管理模式,与原来传统管理方式比较,对辞职、进修、实习离院交回的工作服不会影响下次使用,为医院节约大笔损耗成本。

3.4 加快工服的周转

新系统取消了收集和配送分拣时核对科室、姓名、工号的环节,改变了原来设别名字等的工作量,只要今天收集送洗,第二天清洁工作服就能送回,并直接上架,同时采取工作服通用模式,让每个医护工作服更换时间从3 天变成随时,效率极大提升,周转大幅缩短。

4 结语

工作服在现在医院管理中,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对医护的尊重和保护,通过RFID 超高频芯片技术,非接触设别,物联网、云端数据库、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工作服录入、洗涤、使用、收集、配送、报废等环节的自动信息记录,实现对工作服全生命周期的状态分析和管理,让工作服使用者和管理者提升了使用的效率,节约了成本。同时工作服管理也在不断向员工行为监管方向发展,对员工考勤、场所进入权限、会议签到等细分领域发展。RFID 超高频芯片技术性能也在不断优化,检测稳定性不断提升,价格越来越亲民,促进了物联网技术在医院各项管理方面的延伸。

猜你喜欢
洗衣房医护人员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完形填空专练(三)
深圳市Y医院被服洗涤及成本核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洗衣房中的创新:在商用洗衣房中使用酶制剂技术来节约成本并提升可持续发展指数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