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17-2020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2021-09-18 17:49叶茜王凤玲孟祥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药

叶茜 王凤玲 孟祥云

[摘要]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7—2020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不良反应报告信息系统收集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 ADR 发生例数最多的5个品种主要是理血剂中的活血化瘀药,其中以60岁以上人群发生较多,中药注射剂 ADR45%以上的前5个品种发生总例数多达104例,本组中药注射剂的 ADR 发生时间范围较宽,在注射后立即至7 d 后均有分布,ADR 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和心血管系统,其中有95例痊愈,128例好转,以及4例未好转。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 ADR,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规范临床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中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医院药学

[中图分类号] R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1)24-0142-04

Analysis report of adverse reactions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in a hospital from 2017 to 2020

YE  Xi    WANG  Fengling    MENG  Xiangyu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Anhui, Hefei 23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adverse reactions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TCMI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Methods By retrospective research method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the adverse reaction case reports related to TCMIs collected in the ADR report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from 2017 to 2020. Results The five varieties of TCMIs that caused the largest number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ainly the blood-activating and stasis-removing Chinese drugs in blood regulating agents. Among them, th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population over 60 years old and there were up to 104 cases related to the top five varieties of TCMI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45%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related to TCMIs. The adverse reactions related to TCMIs in the above-mentioned group had a wide range of onset time, and they developed immediately after injection or continued to develop 7 days after injection. The involved systems/organs for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ainly the skin, appendages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mong them, 95 cases were cured, 128 cases were improved, and 4 cases were not improved. Conclusion We shall pay attention to the adverse reactions related to TCMIs,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CMIs, standardize their clinical us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dverse reactions; Hospital pharmacy

中藥注射剂是指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液体的无菌粉末等注入人体的制剂[1]。中药注射剂不仅保留了中医药的传统治疗优势,而且具备西药起效快的特点,近些年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关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报道也日益增多。2017年国家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ADR)监测年度报告显示,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 ADR 占中药 ADR 的54.0%,所引起的严重 ADR 占中药严重 ADR 的84.1%,提示临床需持续关注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2]。随着国内 ADR 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们的重视。笔者查阅、收集了我院2017—2020年所有中药注射剂 ADR 报告,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 ADR 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防止中药注射剂 ADR 重复发生,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ADR 报告信息系统2017—2020年上报的相关数据,筛选关联性评价为“肯定”“很可能”“可能”的 ADR 报告,共计227例。

1.2评价标准

ADR 报告累及器官/系统分类参照《WTO 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3],当同一报告涉及多种临床表现时,只统计主要临床表现。药品分类统计以国家 ADR 数据库的药品分类方法为基础,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7版)》[4]进行分类。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Excel 软件和手工检索方式对纳入的新的(包括新的一般的、新的严重的)ADR 报告的患者的性别、年龄、ADR 发生的时间、ADR 累及系统/器官、转归情况等项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用[n (%)]表示。

2结果

2.1发生ADR患者的一般情况

227例中药注射剂 ADR 中,男性109例(48.02%),女性118例(51.98%),女性患者中药注射剂 ADR 发生的几率略大于男性患者。中药注射剂 ADR 在不同年龄均有分布,其中以60岁以上人群发生较多。见表1。

2.2 ADR涉及的药品

占中药注射剂 ADR45%以上的前5个品种发生总例数达104例,见表2。

2.3 ADR出现时间

中药注射剂的 ADR 发生时间范围较宽,在注射后立即至7 d 后均有分布,其中最主要集中在1~7 d、1~24 h、10~30 min 和0~10 min,见表3。

2.4 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227例 ADR 中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和心血管系统,累计169例(64.75%),具体表现为丘疹、皮疹、瘙痒、局部潮红等过敏反应以及胸闷、心律失常,见表4。

2.5 ADR病例转归情况

中药注射剂 ADR 中,有203例在发生 ADR 后给予停药处理,20例未予停药,4例处理不明确。其中有95例痊愈,128例好转,以及4例未好转,见表5。

3讨论

3.1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的规律及原因

3.1.1中药注射剂 ADR 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由表1可以看出,中药注射剂 ADR 发生的人群女性(51.98%)多于男性(48.02%),并且以60岁以上者居多,占比55.95%。主要原因有:①有研究[5]指出,药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导致女性中药注射剂 ADR 例数多于男性的原因之一;②老年患者脏器及身体机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变差,以致药物或药物代谢物在体内发生蓄积,从而发生 ADR[6];③老年患者往往身患多种疾病,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下,可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或配伍不当,促使 ADR 发生。

3.1.2中药注射剂 ADR 涉及多个品种本组中药注射剂 ADR 共涉及28个品种,各品种发生 ADR 的比例有显著差异,发生例数最多的5个品种主要是理血剂中的活血化瘀药,主要原因有:①不同品种随着临床上使用量大,ADR 发生率也随之增加;②中药注射剂通常是由多种药材组成的复方。每味中药的成分也是复杂多样的,某些中药的有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7];③中药材的质量受产地、采收季节影响很大,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其配制的中药注射剂易存在安全隐患;④中药材中本身具有的毒性成分、大分子物质、中药注射剂提纯过程中的杂质等均可能引起中药注射剂 ADR[8]。

3.1.3中药注射剂 ADR 累及系统/器官以过敏反应为主本研究227例中药注射剂 ADR 中,临床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的有103例(39.46%),与文献报道一致[9]。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为过敏性休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过敏反应可能与中药注射剂中活性成分及相关杂质种类繁多、相互作用复杂有关。例如,通常包含在药材中的蛋白质、多糖和多肽等大分子物质本身可能具有免疫原性。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过敏反应[10]。除药用因素外,药材和活性成分也不稳定,易出现杂质[11]。因此在给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详细询问既往 ADR 史和家族过敏史。

3.2中药注射剂ADR的防范措施

3.2.1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由于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制定系统统一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势在必行。药材的质量应尽可能稳定,以减少批次之间的差异。在提取、分离、纯化过程中,应尽量去除可能引起 ADR 的杂质和不溶性颗粒,提高药品纯度,实施现代生产标准[12]。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选择多指标、多成分,制定中药注射剂含量测定指标。应先开主药、名贵药、毒副药,建立有效成分的固体、指纹和安全指标并进行监测,以提高技术含量,增加药物安全性[13]。  3.2.2规范临床使用据报道,70%的中药注射剂使用问题是由临床不合理使用引起的,临床应严格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14]。医院应根据现有中药注射剂的具体类型,参考药品说明书,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制定符合医院具体条件的中药注射剂调剂标准流程。在配液过程中,必须避免因不当操作而造成污染,控制药物滴注的速度,并为病情观察提供连续性和整体概念,传统中药注射剂的副作用是迅速且延迟的。在患者服药期间,应仔细观察,注意细节,不断询问患者感受,并准备急救药物,例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以便及时发现 ADR 并作出快速反應进行处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原则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对所选择的药物必须严格控制适应证和禁忌证,不能直接凭借经验选择治疗用药[15]。

3.2.3加强 ADR 监测与上报医疗机构对 ADR 的监测水平,例如报告的 ADR 的数量和质量,及时性和后续措施,对于我国的 ADR 监测工作和药物警戒水平非常重要[16]。当前,大多数用于提高 ADR 监测操作的医疗干预措施主要针对住院患者,门诊和急诊患者的 ADR 监测仍然不足,数据跟踪系统还不完善,加强 ADR 监测的干预措施应进一步扩展到门诊服务。ADR 监测是医疗机构不断改善合理用药,加强药物监管,确保公众使用药物以及医患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减少医疗冲突的重要手段[17]。该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医院管理机制密切相关。需要临床医生、药师和护士的密切合作,共同建立起安全用药和自觉及时上报 ADR 的意识。  3.2.4加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说明书的修订当前,市场上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修订版本相对较为少见,并且安全性信息仅被模糊地描述为“尚不明确”,“不详”等,甚至缺项,即使部分公司根据各种要求进行了修订,依然是避开了最重要的安全信息,描述也非常简单[18]。药品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说明书的安全性信息修订也是连续不断的改进过程,一次修订可能不会反映所有安全信息。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应及时纠正对药品 ADR 概念的错误理解,建立健全中成药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加强上市后药品安全研究,及时修订说明书的安全信息,有效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ADR 报告信息系统2017—2020年上报的 ADR 报告相关数据,筛选关联性评价为“肯定”“很可能”“可能”的 ADR 报告,共计227例。其中,引起 ADR 发生例数最多的5个品种主要是理血剂中的活血化瘀药,其中以60岁以上人群发生较多,占中药注射剂 ADR 45%以上的前5个品种发生总例数多达104例,本研究中中药注射剂的 ADR 发生时间范围较宽,在注射后立即至7 d 后均有分布,ADR 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和心血管系统。为减少中药注射剂 ADR 发生率,临床应高度重视、并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规范临床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崔福德.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R].2017.

[3]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编译).WTO 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牟永晓,曹云超,王艳春.性别差异对药物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7,38(1):69-71.

[6]邹凤丹,李永林,纪亚明,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回顾性分析[J].中成药,2021,43(1):285-288.

[7]易晓霞.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3):504-506.

[8]刘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因与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0):93-94.

[9]张惠霞,陈建玉,宋成.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4):232-235.

[10]章海风,翟成凯,郑艳泽.中药注射剂致敏反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0):204.

[11]谭乐俊,王萌,朱彦.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0):3889-3898.

[12]陈红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防范对策[J].北京中医药,2009,28(5):373-374.

[13]苗明三,李艳,祝侠丽,等.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应用策略[J].中国药师,2015,18(10):1739-1743,1746.

[14]袁强,王莉,成岚,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4年版)33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2):132-139.

[15]武曉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9,20(1):76-77,79.

[16]滕威,李明爽,于鲁海,等.某三甲医院从被动收集到主动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水平干预效果评价[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9,28(9):572-577.

[17]陈永,沈勇刚,赖莎,等.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某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效果评价[J].今日药学,2018,28(9):634-636,639.

[18]吕小琴,马敏康,朱勇,等.中成药说明书安全性信息及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4):493-498.

(收稿日期:2021-04-27)

猜你喜欢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药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预测研究
我院17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变更调查分析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的安全性系统评价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药品批发企业对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