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的策略探究

2021-09-19 08:57高海峰赵小菊赵秋菊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高海峰 赵小菊 赵秋菊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工具,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非常不神圣的,中国教育部门呼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中積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鼓励教师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拓宽课堂知识内容。同时,它也可以实现中国素质教育的现代化。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其现实意义,探讨了小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旨在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使我国现代教学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多媒体

引言

从其实际应用来看,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发展深度结合起来,为课程改革做出贡献这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抓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立足于小学生的学习知识,以达到有针对性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和在中学多媒体教材中的作用,完成教学和教学的优化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做好研究工作,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

1信息技术融合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1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在中国教育体制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根深蒂固。新课改后,有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法,即“灌输教育”。他们以教学内容作为日常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忽略了教学核心能力的培养。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看,教师总是课堂教育的领导者,学生作为被动的受教育者,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色彩,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未必能得到提高。

1.2课堂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有些教师能够接受信息技术教学,但不能接受共享多媒体教学控制。针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信息技术的整合十分必要,但我们也需要重视具体的知识转移,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也应发挥辅助作用。若多媒体教学内容过多,就会出现"与主持人竞争"的问题,使学生不必要地注意到这一教学形式,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信息技术,但学生却难以以此方式对知识产生兴趣,这不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能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合的具体策略

2.1关注教学重点难点,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阅读语文课文,不仅是学生对课文意义的理解,更是作者在课文背后的思想感情,也是语文小学阅读的难点和重点。同时,教师应创造一个生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包括声音体验和情感体验。举个例子,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科书中,这篇课文提倡人们应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如果我们失去了地球,人们将被毁灭。老师在课前选修了一门包含很多环境数据的课程,社会环境保护的现状是什么。比如,哪些地区的沙漠化、河流和水源地的环境污染、植被逐渐退化、白色塑料在海里游动等,都以图片的形式出现,老师把这些教材投入教学。经过观察,学生们震惊了,意识到如果人们不注意环保会有什么后果,他们在课堂上表达的意见我对环保有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环保意识更强。语篇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学生克服语篇的重点和难点。

2.2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文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常在开始教授新课前,教师会布置预习任务。既然是预习,学生便会面对很多新知识和新问题,从简单的生字、生词到作者介绍,再到相关背景介绍,都需要学生主动学习、了解司。在这一过程中,网络为学生预习提供了很大帮助。通过网络关键词搜索,学生能够开阔视野,锻炼自身收集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完课文后,教师会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如要求学生搜集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短文来阅读,或者让学生根据自身知识需求,自行查阅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再现课文情境,将文字具象化为声色并茂的图片或者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生涩的词语或句子。例如,部编版四年级课文《爬山虎的脚》一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因为学生生活经验较少,没有见过爬山虎,理解课文的难度相对增大。此时,教师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图文相结合的形式还原课文中描述的内容,能使学生直接观察爬山虎的变化过.程,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样教学目标也就能够轻松实现。

2.3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传统语文课堂上的很多缺点暴露出来。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基本是教材,以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而且教师要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资料整理、抄写和板书工作。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都在急着抄写板书,抄写重点词语,思考的时合作学习的时间。 这样的课堂,教师省时省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不代表教师不用备课,不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相反,教师需要更加细心地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网上的教学资料虽然丰富,但良莠不齐,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判断和选择。信息技术虽然发达,但教学需要严谨,不容一丝偷懒与懈怠。

2.4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成绩差异不大,因为语文是一门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学科,而到了初中甚至高中阶段,学生语文成绩的差异将会比较明显,此时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再是能力的差距,而是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对语文的学习,进而影响学习,甚至影响终身发展。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十分重要。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课文《詹天佑》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中间凿进法和"人”字形路线的设计原理,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法注重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遵循教学目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发挥网络资源的教育价值,使语文教学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韦家献.融合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魅力中国,2020,(11):93-94.

猜你喜欢
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