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卫生统计学网络教学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探讨

2021-09-22 02:39李春玉潘曙东周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在校生卫生频率

李春玉,潘曙东,周静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213002

“学情分析”是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使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能够客观符合学生实际基础,以对教学做出调整。“学情分析”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了解学生,从“学”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使教学更有适用性,让学生走进最近发展区[1-3],从而真正建立起教学和学生发展之间的桥梁。卫生统计学本身概念抽象,计算公式繁杂、运算量大且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是各院校普遍公认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4-5]。初次接触该门课程的学生很难通过传统的课堂授课一次性掌握所学知识;可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优势,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同时,学生可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积极性,还能增强老师与学生间的网络互动交流。通过建立的卫生统计学网络教学平台,授课教师在课前发布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要求等内容,以问题的方式提出该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学生可提前进入网络平台自主预习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网络平台提供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习题库、实习指导等学习资料,方便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复习。通过案例分析与模拟自测,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水平;而且网络平台提供答疑专区、讨论板等交互交流平台,切实实现师生互动式交流的教学模式。因此,高职校的卫生统计学网络课程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学情分析可以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便捷工具[6]。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就必须首先要了解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需要知道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程度,根据这些来设计教学,才能保证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有较强的接受度。该研究为了了解高职校学生学习卫生统计学网络课程具备的条件、学习习惯、学习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析学生网络学习的基本情况,并对影响学习成绩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为以后的卫生统计学传统教学结合网络教学提供教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学习过卫生统计学课程内容的在校班和成人继教班进行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抽取本校三年级3个班高职护理专业137名学生和成人继续教育培训班50名临床专业学生共187人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

正式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第二部分为学习习惯调查,第三部分为学习意愿调查。

1.3 调查方法

查资料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预调查,修改后由卫生统计学任课教师进行正式调查。调查前先讲解注意事项,在校生和继教生集中在教室,通过扫描二维码分别独立、如实完成问卷。完成后当场提交,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进行χ2检验,多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基本情况

2.1.1年龄分布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187名学生中,137名在校生为高职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年龄在16~19岁之间,50名继教生为临床专业,年龄在21~40岁之间。见表1。

表1 被调查学生的年龄分布

2.1.2 性别构成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187名学生中,男生44人,占23.5%,女生143人,占76.5%。见表2。

表2 被调查学生的性别构成

2.1.3 被调查班级的班级构成 进行调查的187名学生中,继教生50人,占26.7%,在校生137人,占73.3%。见表3。

表3 被调查学生的班级构成

2.1.4 被调查学生移动学习硬件的具备情况 在校生和继教生均100.0%拥有智能手机。在校生有64人有笔记本,占46.7%,继教生有29人有笔记本,占58.0%,总占有率49.7%;在校生有42人有平板电脑,占30.7%,继教生有24人有平板电脑,占48.0%,总占有率35.3%。见表4。在校生和继教生手机上最常使用的软件为微信,分别占86.1%和82%,其次为QQ。

表4 被调查学生的终端学习调查情况

2.2 学习习惯调查

在校生和继教生网络学习习惯部分调查分析显示,在校生和继教生网络学习频率(次/周)、每次网络学习时长、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进行网络学习最常用的设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在校生和继校生网络学习习惯比较[n(%)]

2.3 在校生和继校生学习意愿调查

对在校生和继教生的网络课程学习意愿进行调查,两者在知识点学习时长上有统计学差异。见表6。

表6 在校生和继校生网络课程学习意愿比较[n(%)]

2.4 Logistic回归分析成绩影响因素

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对所学内容进行测验,以测试成绩及格与否作为因变量,以以上因素为自变量进行赋值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方程的影响因素有网络学习频率(次/周)、每次网络学习时长两个变量。结果见表7。 拟合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1.403+1.444×(网络学习频率)+1.017×(每次网络学习时长)。

表7 影响学生成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网络学习基础

无论在校生还是继教生,100%拥有智能手机,有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比例也较高,网络课程的开展已具备较好基础。这与周晶等[7-9]发现职教学生对移动学习需求较大,且具备开展移动学习的设备条件基本一致。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卫生统计学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弥补在课堂上来不及消化和吸收的知识不足,使学习形式由单纯的课堂教学转变

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学形式多样,有PPT、电子教材、教学音频、教学视频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0-13]。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学习,学习时间灵活多样[14]。同时结合学生手机上最常用的APP如微信、QQ等,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好[15-17]。通过该次调查研究发现网络课程的开展已具备较好硬件基础,学生的移动终端设备齐备,卫生统计学具备开展网络教学的条件。

3.2 网络学习习惯

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形成了碎片化的学习和阅读习惯。该次调查发现在校学生接受网络学习频率1~2次/周占49.6%,而继教生占80.0%,每周安排1~2次网络学习,每个知识点10 min左右,每次学习总时长0.5 h左右较合适。这与朱洁等[18]研究认为每种教学方法最好不要持续太长,应该每隔20~25 min左右更换1次的研究结果,比较接近。一天使用手机4~6 h以上在校学生占40.2%;继教生占66.0%,因此该次调查显示学生用于网络学习时长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关注程度与其对移动设备的热情程度并不匹配,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接受度并不太理想,哪些因素影响着移动学习,也是值得教师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19]。在校生和继教生在网络学习频率(次/周)、每次网络学习时长(h)、每天使用手机时间(h)、进行网络学习最常用的设备4个因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教生自学能力较强,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加大网络学习比例。因此对于在校生和继教生我们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网络学习所占比例也可以不同。

3.3 网络课程学习意愿

在校生和继教生知识点学习时长(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教生单个知识点愿意学习时间更长的比例比在校生高。网络学习可以充分利用闲瑕时间,难点可以重复学习和预复习,在校生和继教生都认为对课程帮助大,通过手机进行卫生统计学网络课程学习的意愿较强,这与有的研究结果一致[20]。随5G时代的到来,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学习潮流,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学习已是大势所趋[21],学生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卫生统计学网络课程学习的意愿较强,进行网络教学习行性较好,可行性较好[22]。

3.4 网络课程学习的成绩影响因素

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网络学习频率 (次/周)、每次网络学习时长(h)这两个因素对学生成绩及格与否有影响。可能因为网络学习频率高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好,积极性高;每次网络学习时间长一些的学生学习自律性较强,受其他因素干扰影响小一些;所以更易及格。另外,班级的学习氛围、学习同伴的学习习惯和毅力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网络学习频率和持续时间。因此,教师在进行卫生统计学网络教学时,需要引导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以恰当的网络学习频率和学习时长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本次研究表明,虽然学生100%拥有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但学生每天将手机用于网络学习的时间和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之间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有研究表明目前“流量贵、速度慢”、平台(APP)功能个性化不足,依然是导致网络课程“完课率”低的重要原因[21]。因此,提供免费的校园Wi-Fi在解决学生移动学习流量困扰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以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高效学习。另外,赵文君[23]研究认为教师在网络课程的建设时要注重学生满意度的提升,施加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意识和认知感受,提高网络课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王素珍[24]等建议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或者学生常用的微信、QQ等APP定期推送医学统计学的学习技巧、主要知识点和卫生统计学界的名人轶事及其对卫生统计学的贡献,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轻松掌握统计学知识。因此,教师在网络课程建设时,可以就不同的知识点以不同的教学形式展现,并充分利用学生手机上常用APP,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和网络学习时间,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并结合卫生统计学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好的教学效果。

3.5 卫生统计学网络课程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

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网络学习频率、每次网络学习时长这两个变量对学生成绩及格与否有影响。网络学习频率高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好,积极性高;每次网络学习时间长一些的学生学习自律性较强,受其他因素干扰影响小一些;更易及格。另外,班级的学习氛围、学习同伴的学习习惯和毅力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网络学习频率和持续时间。因此,教师在进行卫生统计学网络教学时,需要引导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以恰当的网络学习频率和学习时长学习,控制进度,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在校生卫生频率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振动与频率
卫生与健康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卫生歌
导航频率源的同步与控制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高职高专护理在校生升本现状调查及对策
大跨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