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苏饮加减治疗小儿感冒后期慢性咳嗽疗效分析

2021-09-22 18:40刁明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慢性咳嗽

刁明金

【摘要】目的:分析参苏饮加减治疗小儿感冒后期慢性咳嗽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慢性咳嗽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方案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参苏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候评分,临床症状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治疗7 d、14 d各组患儿的中医症候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参苏饮加减对于小儿感冒后期气虚型慢性咳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缩短病程,而且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临床应用中应该注意对症治疗,辨证施治,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参苏饮;小儿感冒;慢性咳嗽

[中图分类号]R2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026-03

慢性咳嗽是患者以咳嗽作为唯一症状或者主要症状,持续时间超过4周,而肺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有数据显示,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慢性咳嗽的發病率分别为9%和21.8%[1]。导致慢性咳嗽发生的原因较多,很大一部分患儿是继发于感冒之后,其他感冒症状均消失,但是咳嗽症状仍然存在。中医将慢性咳嗽归于“久咳”、“久嗽”的范畴,根据病机不同可分为多种证型,而小儿感冒后期慢性咳嗽中气虚证型占有较高的比例[2]。参苏饮是治疗气虚感冒的常用方剂,因此我院近年来我院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选择 随机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至我院进行慢性咳嗽治疗患儿100例进行临床研究,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儿均继发于感冒,证型属气虚型。其中男性患儿57例、女性患儿43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13±2.04)岁,咳嗽时间4~7周,平均咳嗽时间(5.13±1.03)周。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符合《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3]中相关诊断标准,以咳嗽为唯一或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病程持续4周以上。

气虚咳嗽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要求:晨起及活动后咳嗽明显,咳而无力,痰多或少,气虚乏力,汗多,平素易患感染,舌淡,苔白略厚,脉弱或滑。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虚咳嗽诊断标准;继发于感冒;病程超过4周;年龄≤12岁;能够服用中药汤剂治疗;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胸部影像学检查有明显的病理改变;伴有严重憋喘;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相关药物过敏;患儿家长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联力舒坦,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744,100mL:0.3g)口服治疗,1.5mg/kg/次,2次/d,共计14d。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参苏饮治疗。具体方剂如下:党参7g、紫苏叶8g、葛根8g、半夏5g、前胡8g、茯苓8g、枳壳7g、木香5g、陈皮7g、甘草5g、桔梗5g、紫菀7g、百部5g、乌梅7g、生姜1片、大枣1枚。痰黄白而粘者加鱼腥草10g、双花7g;痰白稀,遇风加重加麻黄5g、桂枝7g;痰多加桑白皮7g;不愿饮食患儿加焦三仙各7g、莱菔子7g。咳嗽严重患儿加川贝3g。每剂药煎3次,分3次温服。共计14d。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4]中相关症状评分,对患儿咳嗽次数、咳嗽程度、咳痰、鼻塞流涕等四个主要症状进行评分,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评价0分、3分、6分、9分,满分0~36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临床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相关标准:临床痊愈:患儿症状消失,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9 5%。显效:患儿治疗指数<95 %,但≥70 %;有效:患者评分减少<70 %,但≥30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缓解,评分减少<30 %。

1.4数据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_

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c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治疗7 d、

14 d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咳嗽减轻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咳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咳嗽本身属于机体的防御性反射,目的是将对机体有害的异物或者分泌物清除出呼吸道。但是在疾病状态下,长期的咳嗽会消耗人体的正气[5]。这种情况在儿童感冒后发生率更高,或者咳嗽迁延不愈,或者反复发作。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而言,长时间咳嗽会降低机体免疫能力,不仅影响日常的学习生活,也会对儿童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医理论认为咳嗽是指肺气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出现的临床症状,根据病因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大多伴有发热、头痛等外感症状,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而内伤咳嗽无外感症状,特征是起病慢,病程长,而且会出现脏腑功能问题。但是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并非孤立存在的,二者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中医认为咳嗽与“痰”和“气”密切相关,宋·扬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6]曰:“所以咳嗽者,痰塞胸脘,气逆不下,冲击肺耳。”而肺脏主气,司呼吸,易感外邪,宣降失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是为发病的基本机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寒暖不能自调,易感外邪。感冒后期,邪气去而正气未复,气虚而无法收敛肺气,而形成慢性咳嗽,此时邪气已去,不能用大量的清热解表药物,否则易伤正气。也不能用大量的不宜药物,否则残留的邪气不净,咳嗽长久不愈,甚至由外感咳嗽转为內伤咳嗽。所以在止咳化痰的同时需要补气敛气[7]。正气充足则残留的邪气自去,而收敛肺气则咳嗽自止,且不再发。

参苏饮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气虚而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是一则解表祛邪和扶正并用的方剂,对于气虚外感的患者尤其适用[8]。但是临床应用中将其加减辩证后,对于小儿感冒后期的慢性咳嗽也有较好效果,方中党参为君药,补气养血,用以扶正。紫苏、半夏、前胡、桔梗、百部、紫菀止咳化痰,木香、陈皮理气降气,助肺肃降,为臣药,乌梅润肺同时收敛肺气,甘草调和诸药为佐药,生姜大枣互为配伍、为使药。具有温而不燥的特点,重点在于扶正解表,散风寒而和营卫,作用比较温和,因此适用于老幼体弱之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在参苏饮基础上有增加了百部、紫菀等止咳化痰药物,全方既有祛邪止咳化痰,同时又有扶正补气,对于小儿气虚咳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从本次研究来看,两组患儿治疗治疗7 d、14 d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参苏饮对于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这与药物止咳化痰的作用密切相关,方中紫菀、百部等药物均具有较好的镇咳化痰作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 %,说明该方剂能够提高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中祛邪与扶正并用,使邪气去而正气得复,因此对于体虚患儿效果理想。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和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参苏饮能够缩短患儿病程,患儿正气恢复则肺气充盈,气逆则平,肃降有度,则症状消失。郝永敏等对126例小儿气虚咳嗽给予参苏饮加减治疗,其中102例治愈,治疗总有效率为96.03 %,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但是在具体用药加减方面有所差异,这与医生用药习惯、对患者的辨证等因素相关。

综上所述,参苏饮加减对于小儿感冒后期气虚型慢性咳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缩短病程,而且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临床应用中应该注意对症治疗,辨证施治,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斌恺, 赖克方. 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学[J]. 中国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1): 62-66.

[2] 雷军. 宣肺宁嗽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25): 145-146.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S]. 中华医学信息报, 2008, 23(23): 20-22.

[4]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

[5] 李峰, 王莉. 穴位贴敷配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效果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89): 174.

[6] 陈雪梅, 王儒平. 浅析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J].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12): 2964.

[7] 王岩.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效果分析[J]. 健康之友, 2019, 30(5): 124, 123.

[8] 王宁.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疗效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27(41): 196.

猜你喜欢
慢性咳嗽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中医护理对慢性咳嗽患者疗效的影响
中西医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
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止嗽散加减合苓甘五味姜辛汤用于慢性咳嗽治疗的疗效研究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对慢性咳嗽患儿症状体征及血清IgE水平的改善作用
自拟方剂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分析
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