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时代创造未来

2021-09-23 01:53方志通
巴蜀史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巴蜀方志年鉴

方志通

旧岁已除,春满山河。

这是年轮又添新纹的时刻。昭示着希冀的第一缕曙光,已在薄雾轻启中洒落人间。未来的篇章徐徐启幕,2022年,整装待发,阔步向前!

辞旧迎新,继往开来。

唯有历经岁月冲刷,方可塑造今日的时代截面。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社会进程中极有标志意义的一年——我们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见证并参与中国由此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

这是值得铭刻的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再出发。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时代面貌已换新颜。

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持续书写人类进步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不断为世界经济贡献活力。

这一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江山壮丽,人民豪迈。

执笔著史,文以载道。

时代变化中,我们一笔一画诠释盛况;历史节点之间,我们一字一句刻画细微。宏观与具象、盛大与微末,交织出中华民族崛起的旷世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在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中,四川省地方志办带领全省地方志工作者立足丰富史志资源,持续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功能,记民族千年脉络,载中国百年巨变,写四川岁岁进程,坚持记载好、宣传好我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鸿篇巨制。

助推党史学习教育,庆贺百年华诞。开展“百年辉煌百年荣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活动,组织“巴蜀英烈”红色征文,撰写“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文章,编纂出版各类庆祝建党百年史志书刊。

狠抓质量提升,推进志鉴编纂。坚持一年一卷、公开出版、当年卷当年出版见书,各级地方综合年鉴成果丰硕。实现省对市(州)、市(州)对县(市、区)年鉴当年卷篇目审查、上年卷篇目复查和质量抽查全覆盖,年鉴质量稳步提升。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全面启动、有序推进,为记录发展历程、保留乡愁记忆、服务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专题特色志鉴编纂、志鉴质量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忠实记录伟大时代,传承巴蜀文化根脉。

书写时代进程,见证奋斗足迹。编著出版大型史志画册《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四川》等专著,反映四川脱贫攻坚巨大成就。编纂《生命至上——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展現史诗般战“疫”画卷。编纂《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2020)》,记录省直各部门(单位)积极投身治蜀兴川的壮丽实践。

保存历史文脉,传承巴蜀文化。挖掘丰富地域文化,组织编纂《四川方志中的红军长征记忆》《蜀韵纪事(第二辑)》等书籍,倾情讲述四川故事。编纂出版《四川抗战历史文献》“大事记卷”“少数民族卷”“三亲卷”,留存川人抗战记录。

记录成渝双城联动,助推国家战略落地落实。编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展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省地方志办与重庆市地方志办、内江师范学院联合建立巴蜀方志文化研究中心,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创新平台。

拓展宣传渠道,扩大方志影响。省地方志办“两微八号一网一台一刊一店一馆”新媒体矩阵发挥强大作用,关注人数和阅读量持续走高;各地方志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引潮方志信息技术大时代。

新年启幕,扬帆起航。

2022年的画卷已徐徐展开,时代的浪潮已频频涌起。全省地方志部门承担着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光荣使命,将在为党和国家立心、为伟大时代立传、为社会明德立德、为国家传声立言中谱写崭新篇章。

万象更新之际,我们与祖国一起,共创盛事,共迎盛世!

猜你喜欢
巴蜀方志年鉴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巴蜀文化翰墨第七届诗书画印艺术展作品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
中国雕塑年鉴·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