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驿站大能量

2021-09-23 13:44尹松林晶晶
党员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襄阳驿站红色

尹松 林晶晶

走进宜城市龙头街道学苑社区康桥国际城小区,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每个楼栋的架空层,都是玻璃围装好的活动空间,宽敞明亮,老人和孩子们在里面悠闲地休憩、玩耍。

200多平方米的红色政治生活馆里,党史故事讲座、红色革命电影点播、建党100周年庆祝快闪活动在这里红火上演。“红色驿站”里,图书角、画画班、书画室一应俱全,白色云朵装饰的吊灯下,大学生志愿者曹艺果正带着孩子们画画……

这是襄阳市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生动图景。近年来,该市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资源下放、力量下沉,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找准、立稳破解难题的支点,从“小切口”持续精准发力,撬动基层治理“大成效”。

“红色驿站”:方便可达与因地制宜

“这就好了!”在家门口的“红色驿站”,不到一分钟,社区工作人员就通过老年优待证制卡机办好了陈大妈的证件。这让家住襄阳市高新区紫贞街道春园社区的陈大妈惊喜不已:“记得我老伴办的时候,得把身份证交给区里,一个月才拿回来呢。”

春园社区下辖数个小区,居民中退休职工较多,为了方便老人办卡,“红色驿站”专门引进了老年优待证制卡机。从2020年5月,这家居民家门口的“红色驿站”开放至今,已为近200名老人快捷办理了优待证。

记者走进这个不足20平米的“红色驿站”,第一感觉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始建之初,从提供1杯水、1把伞、1张椅、1页服务卡、1个急救箱、1套充电设备、1个心愿收集箱等“微服务”,发展到血压测量、政策咨询等基础工作,这儿的人气越来越旺。

现如今,“红色驿站”还有免费图书借阅、户外职工关爱、家庭医生、律师有约、水电气代缴、公交卡充值、老年优待证办理等30多项贴心服务。平日里,“双报到”党员和社区人员轮流值班,将服务时间延长到了晚上9点。

瞄准居民多元化、人口老龄化、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以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半径过大、特色功能不优等问题,将红色服务送到基层的神经末梢成为了破题关键。襄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让居民群众更加方便可达,是创建“红色驿站”的初衷之一,但“因地制宜,追求特色化服务,更彰显了‘红色驿站的价值所在”。

“到身边,暖心间。”在襄阳,全市648个设在居民小区、建在街头巷尾的“红色驿站”,将“零距离”服务送到社区居民群众的身边。

在高新开发区陈营社区,通过共建方式,驻区单位五洲医院将临街门面建成“红色驿站”。这里虽然不大,但温馨整洁,不少居民前来聆听医疗科普讲座、借阅图书。而在襄城区,周家冲社区与汉江国投恒泰公司合建的“红色驿站”,为社区近140位独居老人提供膳食、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多样化服务,满足了老人们的居家养老需求。

党员下沉:冲锋在前与供需精准

8月初,为了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襄阳市4万余名“双报到”党员下沉社区,开展挨家挨户上门排查、环境消杀、宣讲疫情防护知识等工作。

“天气这么热,你们辛苦了。”看到爬楼热得大汗淋漓的下沉党员们,襄棉北院小区的居民感动地说。

除了在大仗、硬仗中冲锋在前之外,如何使日常下沉工作不流于形式,发挥“双报到”党员能力个性、增强服务精准性?

“三张清单”管理是襄阳的破题之道。通过组建“双报到”党组织,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通过上门走访、网上收集等方式建立“需求清单”,一方面根据党员的兴趣特长和服务意愿建立“资源清单”。在此基础上,坚持党员主动认领与社区分配任务相结合,统筹制定“服务清单”。通过全面收集汇总,全市共形成“需求清单”4.5万余份、“资源清单”5.7万余份、“服务清单”3.8万余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万余件。

广大党员的能力资源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进一步精准对接。点动成面,从一个个人发动、从一件件事落实、从一个个小切口优化,共同汇聚社区治理“加速度”。

7月13日,宜城区龙头街道学苑社区“红色驿站”内,在下沉党员、律师王林波和社区干部的见证下,2栋10楼和9楼居民为房屋渗水造成的纠纷签下了和解协议,1万元赔偿款现场转账支付。“社区干部很公正,还有律师在场,我们放心。”两家居民握手言和,为社区干部和下沉党员点赞。

共治共享:合力破题与良性循环

“我们小区现在灯也亮了,路也好了,院子里的果树今年开花结果了,象征着我们小区越来越红火!“在襄阳市襄州区腾飞社区温哥华小区,居民李大姐爽朗地说。她在小区居住了8年之久,之前,由于开发商的原因,溫哥华小区常年无法办理房产证,成为大家最大的一块“心病”。居民们将怨气指向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缴费率不足20%。

切实解决群众心头的“急难愁盼”问题,是襄阳市委谋划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不断拓展“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内涵,由全市28个街道“大工委”、515个社区“大党委”吸纳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等各类兼职委员单位3700余个,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工作合力,解决具体问题。

同时,聚焦小区治理难题,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公司“三方联动、多元共治”机制,中心城区2260个小区实现了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为每个小区搭建起协商议事平台,将居民群众的“烦心事”化解在初期,解决在本级。

经过区住建局、街道社区、物业公司等多家单位的现场办理,2019年,温哥华小区900多户居民们盼望已久的房产证终于办理了下来。大家的心气更顺了,社区的工作也更好开展了。与此同时,在“双报到”党员的引领下,居民们开始自发自愿地缴纳物业费,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2020年初面对突发疫情,在居民们焦虑、恐慌的关键时候,腾飞社区开创性地探索了“腾飞夜话”这一协商议事模式,倾听居民所思所想所盼,线上沟通收集问题,线下汇聚问题解决。“名校老师讲授学习方法”“七一建党100周年红色故事会”“心理医生疏导负面情绪”,从居民们热心关注的话题切入,引导居民通过视频会议软件参与,再到将居民反映的问题一件件落实解决,每期“腾飞夜话”都能吸引数百名居民在线热烈讨论。

现在的腾飞社区,已从一个矛盾集中的社区转换成为基层治理的标杆。而这只是襄阳市实践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在各级党组织的推进下,全市共探索形成了“腾飞夜话”“七点半哨岗”“六小工作法”等一大批居民自治的“小处方”,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做之以细、成之以实、持之以恒,让服务距离变得更近,让基层力量更加充实,让党群关系更加紧密,这打通的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仅仅是点与点的连接,更彰显了心与心的相印。

猜你喜欢
襄阳驿站红色
襄阳市第七中学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红色是什么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红色在哪里?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