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1-09-23 13:34田野刘丽萍路晓赵巧雅盛媛高月花郭效珍胡峰刘存霞
家禽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干酪念珠菌粘膜

田野 刘丽萍 路晓 赵巧雅 盛媛 高月花 郭效珍 胡峰 刘存霞

中图分类号:S858.39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1085(2021)8-0037-04

鸽子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是一种多病原微生物诱发的混合感染,是鸽舍中常见的疾病。

1 发病原因

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多种病原引起,其中以鸽毛滴虫、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最为普遍,平时他们潜伏在健康鸽体内,呈菌群平衡状态,但遇到紧迫、疲劳、气候恶劣、抵抗力减弱、大量微生物入侵时,便会单一或混合发病。

疫苗接种、环境因素、饲养管理不良等应激因素作用下诱发呼吸道病的发生。

2 发病机理

2.1 呼吸道粘膜受到损伤

鸽子的粘膜系统由呼吸道粘膜与其他粘膜共同构成,是保护鸽子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呼吸道(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细胞纤毛可以清除进入呼吸道内的灰尘颗粒并杀灭入侵的病原体[1]。如果呼吸道粘膜受到损伤,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机体,危害鸽群健康;呼吸道失去粘膜系统的屏障作用,各种病原体侵入机体,继而发生呼吸道疾病[2]

2.2 细菌病毒的混合感染

鸽子呼吸道疾病,往往是由单一病原体感染,进而引发其他复杂因素损害机体而造成的。最常见的是原发病毒性疾病导致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继而感染细菌性传染病,个别的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真菌和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

2.3 应激作用

在应激反应下,入侵呼吸道的病原大量增殖,从而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 常见鸽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3.1 粘膜型鸽痘

由鸽痘病毒引起,以皮肤或粘膜处出现痘疹、口腔和咽喉部出现干酪样沉积物为主要特征。吸血昆虫(特别是蚊子)是鸽痘传染的媒介。各年龄段的鸽子均可发病,但以乳鸽、童鸽多发,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鸽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梅雨季节和蚊虫活跃时期多发。

诊断:粘膜型鸽痘又称白喉型,病变主要发生于口腔、咽喉、眼部的粘膜上,严重者波及气管、食道。粘膜表面形成结节,积累形成黄白色的痘痂,引起呼吸和进食困难。病鸽口腔和咽部等粘膜部位出现痘疹,初期为黄色或黄白色圆形斑点,逐渐形成一层难以剥离的干酪样伪膜,伪膜强力剥离后,下有带血的溃疡面。病死鸽的痘疹多见于腿、脚、眼睑或靠近喙角基部[3]。粘膜型鸽痘易与鸽念珠菌病和毛滴虫病混淆,可取喉粘液病灶的组织进行包涵体检查确诊[4]

防治:接种疫苗是预防鸽痘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弱毒疫苗可通过毛囊涂抹、滴鼻或翼翅内侧刺种的方法进行接种[3]

3.2 鸽支原体感染

又名鸽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致病性支原体引起的在鸽群中广泛分布的禽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都有流行,但以寒冷及梅雨季节较为严重,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低,各种日龄的鸽均可感染。其特征是群体成员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啰音、气囊炎。垂直传播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还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本病;也可通过鸽乳将病原传给仔鸽[5]

诊断:该病潜伏期为4~14 d,呈慢性经过,病初类似感冒症状,后期鼻痂成黄色,颜面肿胀,有时眼角可见黄色或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剖检可见气管内分泌物较多,初期为清亮粘液,后期变为淡黄色,鼻腔可见乳白色、黄色粘稠的分泌物,严重者可见黄色干酪样分泌物堵塞鼻腔,挤压眼角可挤出黄色块状分泌物;胸腔可见黄色泡沫样的分泌物,气室肥厚;腹腔可见黄色的膜状物粘附在系膜上[6]。临床诊断须注意与传染性鼻炎、霉菌性肺炎、感冒等疾病进行鉴别。

防治:疫苗接种是预防鸽子慢性呼吸道病的有效预防措施,活疫苗建议1日龄免疫。康复的成年鸽多为带菌者,应做好饲舍消毒,或进行鸽群的淘汰净化。

3.3 鸽衣原体病

由鹦鹉衣原体引起。成年鸽常常是幼鸽感染的传染源。本病可感染多种禽类,不同年龄段的鸽子均易感,幼鸽死亡率高。本病的多发于春末夏初。

诊断:主要特征表现为眼结膜炎、鼻炎和腹泻。幼鸽发病急,呼吸困难,腹泻消瘦,两爪内弯。部分病鸽表现出一侧性眼结膜炎,眼睑严重增厚,流泪畏光,眼睑红肿,眼内有脓性分泌物。初期鼻孔内有水样分泌物,后期变为黄色粘液性分泌物,部分病例可见单侧鼻孔堵塞有干酪样物[7]。初步诊断可以通过特征表现和季节流行状况,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防治:在日常的养殖中,需要加强卫生管理,保持良好的环境,防止出现应激的情况。养殖户可以利用四环素类和氯霉素治疗患有鸽衣原体的病鸽[8]

3.4 毛滴虫病

本病又称口腔溃疡,亦称为“鸽癀”,是常见的鸽病之一,由禽毛滴虫引起。目前大约20%的野鸽和60%以上的家鸽都是本病的带虫者。无症状的带虫者多为成鸽,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不断地感染新鸽群。本病主要是接触性感染,传染源是毛滴虫的聚积物,集中在成鸽的口腔和咽喉粘膜上[9]。幼鸽从带虫母鸽处获得母源抗体,但保护效果仅能维持几天。

诊断:急性型病例通常发生于6~15日龄的幼鸽。幼鸽感染本病后,主要表现腹泻和消瘦,口腔有浅黄色分泌物,导致呼吸受阻,下颌外面有时可见凸出,手触之可摸到黄豆大小的硬物[10]。咽型毛滴虫病最为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型。饲喂不当造成粘膜破损,导致病原入侵,感染发病,病鴿口腔流出青绿色的恶臭液体。咽喉可见浅黄色分泌物,或有界线明显的黄豆大干酪样沉积物,部分病例整个鼻咽粘膜均匀散布一层针尖状病灶[11]。在临床上还应与念珠菌病、鸽痘进行鉴别。本病最常见的特征变化是口腔和咽喉粘膜形成粗糙钮扣状的黄色沉着物。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定期使用药物预防。将发病鸽挑出隔离饲养,集中用药治疗。对毛滴虫的治疗,首选硝基咪唑来药物。对“口黄”明显的鸽,用镊子将口、鼻中干酪样物取出,并用碘酊喷洒;复合电解多维,自用饮水;防止继发感染,口服强力霉素。

3.5 鸽念珠菌病

鸽念珠菌病的病原是白色念珠菌,是一株机会致病菌。鸽念珠菌病主要损害上消化道,幼鸽发病率高于成鸽。初期有个别鸽离群呆立,食欲不振,几天后波及全群[12]

诊断:病鸽口腔有干酪样假膜和溃疡,干酪样假膜可轻易擦去,活体拨离假膜有出血现象,死亡后拨离可见坏死和溃疡。剖检可见口腔和食道溃烂,嗉囊皱褶变粗,有酸臭味,粘膜增厚,被覆一层灰白色斑块状假膜,易刮落;少数病鸽可波及到腺胃,引起胃粘膜肿胀、出血和溃疡,甚者可见肌胃角质膜糜烂[13]。该病常与黄曲霉病、毛滴虫病混淆。鸽毛滴虫病的镜检可见活动的梨形虫体;黄曲霉病病变主要在肺部形成米粒大小不一的灰白色、黄白色坏死灶[14]

防治:禽念珠菌属于酵母类霉菌。防治以碘制剂、结晶紫、硫酸铜以及制霉菌素为主。按时更换新鲜饲料,定期消毒,养殖密度适宜,加强通风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3.6 曲霉菌病

鸽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鸽器官为主的真菌病,主要是烟曲霉菌,其次是黄曲霉菌。这些霉菌和它产生的孢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在稻草、谷物中生长繁衍。其主要特征是在肺和气囊形成肉芽肿结节。急性暴发集中于幼鸽,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成年鸽多呈个别散发[15]

本病主要是由鸽子吃到发霉的饲料而引发,也可通过呼吸道而感染。饲养管理不当,未按时消毒,饲养密度过大,空气环境差等,均是引发本病的主要诱因。

诊断:本病分为呼吸型和皮肤型两种。呼吸型主要表现呼吸困难,气喘,但少有炎症;皮肤型主要表现皮肤脱屑,羽毛易折,有黄色鳞片状斑点;鸽下痢消瘦。剖检可见肺部有白色或黑色坏死点,严重者可见绿豆至扁豆大的灰白坏死灶;气囊增厚,气囊内充满黄白色渗出物或大块干酪样物质[16]

防治:更换新鲜饲料;对鸽舍进行全面清理,用过氧乙酸进行清洗、喷雾消毒;加强通风,保持清洁干燥;制霉菌素拌料饲喂;全群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提高鸽群的抵抗力。

3.7 结核病

鸽结核病是一种典型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由禽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以顽固性腹泻、贫血、消瘦以及脏器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为特征。传染源是病鸽的排泄物和污染的饲料,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粘膜的损伤而感染。本病可在鸽群与其他家禽之间互相传染[17]

诊断:结核病的潜伏期长达2~12个月。突出症状为贫血和消瘦,病鸽以肺结核为主,病情发展较慢慢,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后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消瘦,胸肌萎缩,胸骨显著突出或变形,出现肝黄疽。严重病例的肺脏布满结核病灶,病死鸽常可见腹腔充血,肝脏肿大有病灶质脆。脾脏也有类似表现[17]。鉴别诊断用肝、脾的结节切面抹片,镜下可见微弯曲的红色结核分枝杆菌[18]

防治: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避免本病的重要条件。利福平是治疗结核病新药,毒性低且耐受性好;与链霉素、异烟脐等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异烟脐和飞二胺二丁醇联合应用,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碧亮. 家禽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2012 (11):188-189.

[2] 魏刚才,陈永耀,齐红霞. 家禽呼吸道黏膜保护措施[J]. 中国家禽,200628(1):31-32.

[3] 邓丽,杭柏林,刘保国. 鸽痘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 科学种养,2020(12):51-53.

[4] 陈建清,张汝照. 一起种鸽粘膜型鸽痘的诊治[J]. 中国禽业导刊, 2005,22(7):38-38.

[5] 李瑞香,骆萍,王翠萍. 种鸽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J]. 中国动物保健,2016,18(5):45-46.

[6] 李世江. 肉鸽支原体病的防治[J]. 山东畜牧兽医,2005(5):19.

[7] 孙桂芹. 鸽衣原体病(鸟疫)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动物保健,2017,19(5):93-94.

[8] 林常平. 鸽衣原体病症状及防治方法[J]. 今日畜牧兽医,2019, 35(9):28.

[9] 孙桂芹. 鸽毛滴虫病的防治[J]. 北方牧业,2013 (02):26-26.

[10] 庞森. 肉鸽毛滴虫的治疗方法[J]. 科技致富向导,2010(14):272.

[11] 李秀贤. 浅谈肉鸽毛滴虫的防治[J].科技致富向导,2011(3):388.

[12] 冯开容,关建新,黄笑筠,等.鸽念珠菌病的诊断及益生菌预防对策[J]. 中国家禽,2017,39(10):63-64.

[13] 杜守信,孙兰英,钟翠红. 鸽念珠菌病的诊治[J]. 农技服务,2009,26(9):65.

[14] 余双祥,罗映霞,蒋芳. 肉鸽念珠菌病的诊治[J]. 养禽与禽病防治,2017(4):20-21.

[15] 何更田. 鸽曲霉菌病的诊治[J]. 今日畜牧兽医,2017(4):68-68.

[16] 褚艳丽,杨凤,聂丽. 肉鸽曲霉菌病的诊治[J]. 山东畜牧兽医,2010,31(8):62.

[17] 丁雯,马长旺,丁宜春. 鸽结核病的诊治[J].中国禽业导刊,2008(23):49.

[18] 杨瑞平,阎晓东,杨瑞华.肉鸽结核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科技,2001,031(3):32-33.

收稿日期:2021-07-15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人才类任务“畜禽主要疫病混合感染防控技术”(CXGC2021B22)。

作者简介:田野(1989-),男,山東济南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禽病诊断与防控研究,E-mail:tianyecau@163.com。

**通讯作者:刘存霞(1980-),女,山东东营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禽病诊断与防控研究,E-mail:liucunxia9@163.com。

猜你喜欢
干酪念珠菌粘膜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国内外干酪标准对比分析及我国干酪安全标准修订建议
干酪粉用切达干酪快速成熟的研究
“超级真菌”来了,将上演“生化危机”?
致命抗药性耳念珠菌威胁全球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酸凝辣木干酪加工工艺研究
舌头怎么会“变白”了
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的结果分析
干酪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