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非遗的薪火传承之路 问津讲坛第 81 期主讲人李治邦先生侧记

2021-09-26 07:44王殊
藏书报 2021年50期
关键词:天津市技艺天津

王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璀璨明珠,其传承保护不仅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自2004年加入这一公约之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作为最早一批从事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专家之一,现任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的李治邦先生为天津的非遗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11月24日,李治邦先生走上天津问津书院主办的第81期问津讲坛,为读者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天津非遗与运河文化》讲座,研究和探讨了运河两岸的非遗文化传承,勾勒了运河非遗发展的历程,使听众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身体力行保护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音乐、美术、戏剧、舞蹈、曲艺、杂技和民间文学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等表现形式,则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如茶楼文化、庙会文化、聚落文化等,涵盖内容十分广泛。那么,李治邦先生是怎么走上非遗保护和传承这条道路的呢?

据李治邦先生介绍,他自2002年出任天津群众艺术馆馆长以来,一直致力于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2004年起,我们国家开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并于2005年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同时国家开始起草与非遗相关的法律,李治邦先生参与了修订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确立了非遗保护的法律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天津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李治邦在任群艺馆馆长期间兼任保护中心主任,退休后又担任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积极整理和发掘天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天津市的非遗保护传承做了大量探索。譬如2009年,在李治邦的努力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竞技麻将被收录进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0年7月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揭牌。

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李治邦先生既有豐富的社会实践,又有深入的研究思考。《守望家园: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论》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版)就是他关于天津非遗文化的一部论集,有很强的史料性和可读性,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和研究价值。

为非遗保护传承鼓与呼

时代的机遇和工作的契机,让李治邦接触并走上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他秉持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奔走在非遗保护传承的一线。

非遗保护工作刚刚开启的时候,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甚至对非遗申报工作存在误解。据李治邦先生讲,有一次他联系到天津市某颇有名气的企业领导,动员其企业申报非遗项目,结果对方却以为他想要拉赞助。后来在李治邦的耐心解释以及热心帮助下,这家企业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还获得了政府的政策性补贴。

李治邦特别指出,大众关注的往往是申遗的结果,却并不清楚申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天津著名的老字号“狗不理”“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京万红”等都在非遗保护名录之中,但如果认为包子、麻花、软膏等产品是“非遗”,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具体的“东西”,我们保护的其实是传统面食和传统医药的制作技艺,而不是包子、麻花、软膏本身。在工业机器化大生产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促进传统技艺可持续发展,让非遗保护传承的效果最大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最近十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非遗保护政策,特别是鼓励高校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在非遗保护的各方力量中,学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都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成立培养基地等方式,不同程度地参与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李治邦先生也定期走进校园讲学授课,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天津市非遗文化的传承活力。

抢救传统技艺迫在眉睫

非遗文化是活态传承,传承人是非遗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没有传承人,非物质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 也就没有非遗文化的传承延续。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许多传统技艺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加之从业人员日益减少,技艺濒临失传,亟待保护。

据李治邦先生介绍,天津传统鼓曲技艺——西城板就濒临失传的现状。西城板源于北京的清音子弟书,清朝末年间流行于天津,经天津艺人的改造,吐字发音完全是天津话,极具天津地方特色,因最初流行于天津西城根一带,故名西城板。西城板唱腔慷慨激昂,主题鲜明,能够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深受底层民众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这项曲艺形式逐渐被大众所遗忘,主要是由于表演难度大,而且市场受众少,如今能够演唱西城板的演员不多,掌握全部完整唱段的更是少之又少,传承链几近断裂。

又比如金派梅花大鼓这一曲艺形式,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梅花调传入天津,因唱腔新颖别致,很快成为各大曲艺场所的热门曲种。后来为了更加贴近听众口味,不少艺人开始对梅花调进行改良,其中金万昌先生主要对唱腔进行改进,使之更富韵律感和节奏感,从此奠定了梅花大鼓通行至今的格式,也让金派梅花大鼓在天津得以普及。通过非遗保护协会等相关部门的努力,金派梅花大鼓成为天津市级非遗项目,得以延续传承脉络。

李治邦特别呼吁,非遗技艺的保护与其停留于静态保护,不如授之以渔,使其恢复自身生产力,并在生产中不断创新发展,提高其核心价值和社会适应力。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应该积极探索非遗如何与时代发展、大众趣味相结合,树立起保护非遗文化的责任和意识,从而使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达到一种可持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只有尽可能地保留并培育适宜传统技艺生存的土壤和文化环境,才能使非遗文化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努力探索融合发展机制

当前,非遗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功用正逐渐衰退,除了部分非遗项目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更多的是不少非遗项目由于内容形式等原因,难以在当代社会形成广泛传播。通过多年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经验和相关研究,李治邦认为,传统技艺在当今时代要有新传承,必须符合大众审美和市场需求,让本就起源民间的传统文化重新回归生活,扎根大众,与文旅产业、文创产业等实现融合发展,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为了推进天津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李治邦先生和非遗保护协会做了很多尝试,例如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推出系列直播节目,介绍天津非遗项目和津沽特色文化,将非遗与新媒体融合,通过主播的现场讲解互动,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播和艺术魅力,同时引导群众进行深度体验式消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舞狮广泛流传于我国的广大地区,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北派舞狮造型酷似真狮,注重扑、跌、翻滚等技法,器材以方桌为主,一般将三张方桌摆成品字型进行表演。南派舞狮又称醒狮,更重神似,动作以南拳马步为主,器材以梅花桩和传统桩为主,表演时在桩上完成踏青和飞桩等动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项传统技艺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有感于这些风俗民情在城市的消逝,李治邦先生在2019年元宵佳节策划了一场南北狮王争霸赛,呈现了精彩纷呈的非遗技艺。活动营造了喜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也增进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据李治邦先生介绍,他们目前正策划在天津黄金地段打造一条非遗老街,计划引进传统手工艺、老字号作坊等,让古典风貌与人文韵味得以重现。希望借助商业概念的助力,打造现代化深度情境的消费体验,让市民充分体验物质与精神的完美融合。另外,李治邦先生和非遗保护协会已酝酿多年,计划出版一套关于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丛书,让人们深度了解非遗文化,也更加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数年来,天津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以李治邦为代表的非遗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关于非遗保护工作,李治邦先生有着执着坚持和独特见解,他一直坚守初心,扎根非遗保护一线,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力求在时代的蓝图中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契合,点亮非遗的薪火传承之路。

问津 T 台

(2021年1月)

◎1月8日,朱晓剑“行脚成都”微信公众号“读刊”栏目发布《〈问津〉里的老物件》,評介侯福志撰《武清乡村老物件》(《问津》总第64期)。

◎1月11日,《今晚报》第12版“副刊·津沽”发表朱晓剑的文章《开“来学”研究之先河》,评介孙伟良编《来新夏著述经眼录》。

◎1月17日,《问津文库》第098号——石玉整理《天津文钞》印行。

◎1月20日,问津书院主办的五大道历史文化座谈会在双槐书屋举行,探讨筹备五大道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印五大道历史文化小丛书等。

◎1月25日,《中老年时报》第8版“副刊”发表刘青松的文章《屏庐铅椠:发潜德至幽光》,评介胡艳杰著《屏庐铅椠:藏书家刻书家金钺研究》。《现代教育论丛》2021年第1期(总第237期)发表田正平的文章《一位省级最高教育行政官员的工作日志——〈严修日记(1894—1898)〉阅读札记》(第2-20页)。

猜你喜欢
天津市技艺天津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如果天津有“画”说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天津之旅
如果画笔会说话?
传授技艺
《天津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