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2021-09-26 00:01王艳囡
中华手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基础融合

王艳囡

摘 要: 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强化对产品现象的了解,认识产品元素,将基础课程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强化核心素养。同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学习中发挥能动意识。

关 键 词: 产品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专业教育

产品设计专业属于综合性学科,主要将人文艺术与计算机结合,此专业能对人才进行综合性培养,旨在培养学生艺术设计修养与艺术设计素质。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强化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应注重自身实践能力提升,进而成為与社会实际需要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1]。

一、产品设计概述

产品设计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到广泛的知识体系及相关准则。对刚刚学习这一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对知识体系认识不足,对设计工作的理解与认识也较为模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专业兴趣的形成十分重要。因此,在产品设计教学中,不仅需讲授专业性理论知识,也需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态度,提升专业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学中不能简单开展基础课程教育,应使其与专业教育充分融合在一起,结合学科内容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教学任务[2]。具体实施时,应制定专业教学目标,体现出学习内容的整合性、跨学科性,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将教师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专业优势,并推动学生核心素养不断发展。首先,了解世界范围内的产品设计史和我国产品设计史,其次形成科学素养与良好设计思维,针对产品进行客观性评价,注重思维创新,学会独立学习与思考问题。再次,明晰社会责任,学生需了解自身责任和社会责任,形成责任意识。开展教学活动时,注重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二、基础课程理论教学

在世界名校中,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中国学生相比更少,但知识面较广,社会经验也十分丰富,能力明显更强[3]。产品设计属于综合性质较强的学科,需学生形成广阔知识面。因此教学中不仅讲授理论知识,也应注重学生设计视野的拓展。讲授基础课程中,需讲述的内容比较多,理论讲述可以分为价值工程、产品元素、设计流程以及设计历史几个板块,形态构成属于产品设计的重点,能使学生对产品形成直接认识体验。实践环节的设置使学生形成直观性形态认知及直接感受[4],也应综合性讲述产品中的其它元素,如材料、色彩、产品情感、产品结构等。另外,还需讲授价值工程、设计流程等相关知识,能够使学生对产品具体设计要求以及设计流程形成全面认识。教学中,需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知识点深入浅出,保证教学方式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三、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自主拟定设计课题

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中,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拟定课题,课题可以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课题内容需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目,学生在寻找、选择课题过程中,能够更细致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也能强化对生活的感悟与体验,进而提升问题发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具体实施时,学生可以针对形态创作展开训练,主要运用点线面体融合方式,促进图形组合的实现,可以从办公文具中,选择具体方向开展形态发散性思维练习。在此过程中,需将图形语言作为主要内容,促进形态意识形成,使造型能力得到锻炼,并实现对创意思维的激发[5]。在此情况下,学生能够对图形组合形式更为熟练,将图形语言有效运用在产品设计中。通过汽车、电脑、曲线、颜色等进行思维拓展训练,数量设置在一百个,用图文结合方式展示,手法上不进行限制。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纵向角度和横向角度进行多方面思考,并积极找出与之相关事物。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突破定性思维,从多个维度将事物关联在一起,提升产品设计整体学习效果。

(二)组织学生开展竞赛

竞赛的设置能够使学生将个性价值以及个人才华充分展示,使学生呈现出良好的学习效果,提升设计感,也能将基础课程知识与专业课程知识充分结合在一起,推动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之间的融合。竞赛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不断强化自身能力,也能使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产品设计体现出较高水平,使学生成长和社会实际发展需要相适应。当前环保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竞赛可以将环保作为主题,学生在设计中,需了解产品设计基础,然后与专业进行融合。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对周边废弃物进行搜集,将废弃物制作成可利用产品。废弃物不仅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会造成资源浪费,与资源循环再生理念之间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在展开产品设计时,需体现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促进学生对材料自身以及产品功能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为开发利用多样性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6]。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用各种丢弃物品,其中主要有水瓶盖、布料、易拉罐、陈旧首饰、木片等,重新定位,设计出比较实用的产品,推动产品功能极致性发挥。这种组织竞赛的方式,能够为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学生能动意识,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结合企业需要组织教学

高校在培养产品设计人才过程中,需注重校企合作的实现,积极走校企合作道路。通过邀请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到学校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累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深入到企业中学习。院校需向企业提供设计方案、设计构思、设计报告以及设计模型[7],企业应为高校提供适当产品设计研发经费、市场信息、加工技术、加工设备以及管理信息等,根据校企合作具体需求,设置设计产品完成时间、内容范围、限制条件、专利归属以及所需经费。通过校企合作的实施,能够使学生更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提前走入企业中,根据企业提供的环境及实践课题,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工作态度的形成,使学习内容和教学内容与企业需要相适应。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推动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重视细节设计

产品设计过程中,细节设计十分重要,细节能够将产品在设计中的精致化水平体现出来。学生进行产品设计时,一般会设计大体造型,细节上相对缺失。学生设计时,比较容易形成惰性,难以将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充分结合在一起,因此需关注细节设计[8]。对于细节设计来讲,主要是强调学生在产品操作过程中对指示符号的处理,指示符号能够建立符号形式和表达意义之间的联系,实质上将逻辑关系、关联关系体现出来。学生利用实例展开产品操作指示性符号设计可以从旋转、开启、手握、按压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与研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细节设计方面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

(五)引导学生开展原型构建

产品设计过程中,原型构建十分重要,能够使学生将创意转变为感知与触摸的实体,原型属于产品在概念上的具体化与形象化,能够从一个维度或者是多个维度针对产品形成有限表现形式。从原型来讲,主要是针对创意性概念进行评估,能够将各种想法以及研究结果整合在一起。从实质上讲,可能并不是具备完整性形态个体,构建过程中,应保持快速。对产品设计专业学生来讲,需掌握手绘草图的技能,手绘草图优势在于设计时能够将灵感充分表达出来,但是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没有相关明确规定,只需设计时将自身想法与观点表达出来便可,也不需要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原型进行构建,促进学生良好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的形成,为学生展开深入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引导学生针对原有知识展开深入分析与研究,提升产品设计整体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过程中,需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同时需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升其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产品设计呈现出较好成果,使学生个人发展与企业需要、社会需求相适应,实现更為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基金项目: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基于创新理念下的产品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DJGY2019015。

参考文献:

[1]姚旭,李晢.形式基础课程与产品形象设计课程互助性关联的探索[J].文存阅刊,2020(14):40.

[2]朱家仪.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实践——以“产品设计基础”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6):125-126.

[3]张世炜.江南文化导入高职产品艺术设计核心课程体系研究——以《产品造型设计基础》为例[J].大众文艺,2020(18):206-207.

[4]张勇.中职学校产品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10):73.

[5]顾若愚.基于“引导-反馈”体系的《产品基础设计》课程创新[J].艺海,2019(5):128-130.

[6]周涛,柳瑄.基于产品语意的造型基础课程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9(7):44-46.

[7]徐云浩.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产品基础设计”课程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18):11-12.

[8]孟闯.“类仿生”在产品设计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装饰,2019(12):140-141.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基础融合
智能产品设计
“不等式”基础巩固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整式”基础巩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冷·暖》
《教堂之夜》
《融合》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