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歌曲解析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

2021-09-27 00:37杨帆
天津教育·上 2021年9期
关键词:苏区井冈山建党

杨帆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要求,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天津市各高校纷纷开展“同唱一首歌、永远跟党走”等主题鲜明的歌咏大会,以红色歌曲为载体,以歌词背后的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学习党史,由浅入深地剖析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脉络规律、大势主流,在感人至深的情感共鸣与深入浅出的理性思考间让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肩负历史使命。这对于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让师生共同带着感情学、带着理性悟、带着使命行、带着责任讲党史具有现实意义。

红色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话语形式,是记录和歌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信息载体,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话语体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精神之源,创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每一种精神坐标,不仅在红色基因和血脉上与伟大的建党精神“神似”,而且在品格上得以传承,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可以从红色歌曲的时代旋律和价值旨归中得以佐证。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启了井冈山革命斗争。随着斗争的深入,诸多红色歌曲应运而生。歌曲《八角楼的灯光》描写的是井冈山茅坪村有一栋叫作“八角楼”的两层小楼房,沿着窄小的木梯上到二层,就是毛主席当年生活和工作的房间。歌曲《八角楼的灯光》有这样几句歌词:“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啊抬头望,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我们的毛委员在灯下写文章。”而毛委员写下的正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这两篇光辉的著作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标志,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创造性转换,是坚持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成果。

正如歌曲《请茶歌》的歌词:“当年领袖毛委员,带领红军上井岗,茶树本是红军种,风里生来雨里长,喝了红色故乡茶,革命意志坚如钢。”歌词表现的是红军战士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辅以浓郁的江西民间音乐曲调,让人们在轻快的山歌中感受井冈山军民坚守理想的真挚情感,在亲切的叙事评话中激扬信仰、信念、信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井冈山下种南瓜》等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歌曲所呈现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理论内容,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井冈山精神”,更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持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10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立了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

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下井冈山后转战赣南、闽西,经过一年半的艰苦斗争,开辟了中央苏区。在苏区建设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得到了群众的称赞与拥护。节奏欢快的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唱出了苏区人民对党的干部的拥护和支持。歌中唱道:“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歌词直白,却是苏区干部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等优良作风的真实表达。中央苏区是共和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初次尝试。由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苏区军民生活极度困难。从中央政府主席到乡苏维埃工作人员,大家都没有工资报酬,只发8两大米和1毛钱菜金的伙食费。1933年,有大約8万名家住中央苏区已分田的本地干部连伙食费都不要,这种克己奉公的作风在当时成为了普遍的行动自觉。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2011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最后这7个词28个字,既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凸显了“苏区精神”中具有原创意义的特色和个性。在“苏区精神”上述内涵中,“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争创一流”和“无私奉献”,是苏区广大军民共同具有的伟大精神品格;而“求真务实”“一心为民”和“清正廉洁”,则特指苏区各级党员干部所具有的伟大精神品格。

“苏区精神”表现出鲜明的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它与后来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电影《焦裕禄》的插曲《大实话》,对上世纪50—60年代流行的陕西秦腔《大实话》进行了改编,用陕西关中方言演唱,反映出了兰考百姓心声,也更加彰显出焦裕禄同志矢志不移、一心为公的信念。早在2009 年,习近平同志到兰考调研期间,就曾对焦裕禄精神作过高度评价:“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对党忠诚,就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负人民,就要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以民之所好好之、以民之所恶恶之,“我将无我”地为人民服务,不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正如歌曲《江山》的歌词:“老百姓是天、是地、是山、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歌词朴实无华,却蕴含着充满光芒的真理内涵——共产党人总是把老百姓的冷暖记挂心间,老百姓也总是把那些代表他们利益的共产党人当作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内涵,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抒写了伟大建党精神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1950年6月,在朝鲜战争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扭转了战局,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唱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打败美帝野心狼!野心狼!”这首歌简短有力,流露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国的和平、人民的幸福和民族解放事业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红色基因。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英勇战斗、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顾全大局、协同作战,壮烈牺牲36万余人,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10年10月,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阐述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将“抗美援朝精神”精辟概括为:“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嚴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优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鲜明底色。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由于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异常艰巨。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进步就必须付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歌颂了以王进喜同志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为国争光、忘我奋斗精神,苦战三年拿下了大庆油田,摘掉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贫油帽子。

无论是朝鲜战争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是以王进喜同志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不论面对任何形式和难度的困难、挑战、风险、阻力、矛盾,他们都敢于“亮剑”、勇于斗争,生动地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之“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丰碑。

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中唱道:“新的长征,新的战斗……看伟大的中华民族,正在跨越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歌词蕴含了中国革命从“开天辟地建党完成救国大业”到“改天换地建国完成兴国大业”,从“翻天覆地改革开放完成富国大业”到“惊天动地进入新时代推进强国大业”的重要内涵。此外,歌曲《爱我中华》《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都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中国的不断成长与进步,抒写着践行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征程。歌曲《我的中国心》《亚洲雄风》《红旗飘飘》《走向复兴》等,以更加通俗化的曲风,向世界展示了奔向新世纪的中国、复兴崛起的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歌曲《不忘初心》《再一次出发》《新征程》,记录着从百年前的小小红船到百年后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的精神内核,蕴含着立党之基、血脉之本、情感之根、智慧之库和力量之源,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红色基因的强大传承,更昭示着伟大建党精神之“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价值内涵,成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的动力与引擎。

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红色歌曲亦是如此。透过红色歌曲的时代旋律,我们看到,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为了中国的稳定与发展、繁荣与富强,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因而,传唱红色经典,不仅是教育广大青年学习党史、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有效方式,而且是引导当代青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给未来中国坚定理想信仰的一份答卷。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广大青年更应努力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不负青春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伟大实践当中,正如歌曲《祖国不会忘记》中唱到的那样——“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

(责任编辑  吴淑媛)

猜你喜欢
苏区井冈山建党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1)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2)
广东5年新增210亿元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小画家
在全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上 的致辞(摘录)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迎头痛击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