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会意,悟情

2021-09-29 11:39石会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读文雪莱云雀

石会明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收录了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著名作品《致云雀》。能够收入高中语文教材,足以说明其教学价值,也因此,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在许多杂志及平台上随处可见,而即使是在非教学专业的杂志上,也能看到不少名家的观点,这使得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那么是不是说对这篇课文就没有了解读空间呢?答案显然并非如此。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思考出发,让学生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领会课文的内在意涵,感悟课文的内在情感,由此就可以展现出学生在解读课文当中形成的更多认识。这样的认识既奠定了本课教学的基础,也搭建了通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阶梯。

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既需要领略诗歌的特点,又需要激活学生的认知,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首先要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到在《致云雀》这首诗当中,诗人雪莱巧妙地运用了规范而又新意十足的音韵手法,围绕作品主题灵活穿插了比喻等多种修辞形式,极富音乐性和画面感地烘托出了云雀那自由不羁的形象和欢快激昂的歌声——这里关系到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指向于文学科的工具性;与此同时还应当认识到诗人借云雀抒情明志,向世人传递自由,喜悦与希望,从而使作品达到了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机结合——这里关系到诗歌的情感,指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本着这样的思路,在这首诗歌的解读中,笔者建立了“读文,会意,悟情”的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自己的相关教学与思索呈现出来,以与同行切磋分享。

一、读文,感受诗人想象中的世界

读文是课文解读的第一步,对于诗歌而言,尤其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有人说在《致云雀》这首诗歌当中,一只鸟就是一个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2]笔者以为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判断,这是因为一只鸟无论是在诗人的眼中还是在诗歌阅读者的眼中,都是一个客观的事物;而一个世界则更多的来自于诗人或者读者的联想。从一只鸟到一个世界,具有“洞穿”的隐喻,与哲学中所说的“一沙一世界”一脉相承。站在学生的角度,阅读这篇诗歌,第一要务就是感受诗人想象中的世界。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在教师的心目当中,这首诗歌是如何的优美,有多少话需要倾诉,但在教学的时候都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哪怕学生的思维起点是空白的。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将教师教学的出发点,牢牢锚定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之上。比如诗歌的第一节:

你好呵,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在阅读这一段的时候,其实是能够想象出相应的表象的。教师可以先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投影出一幅云雀的图片,然后呈现这段文字,那学生就可以从“欢乐的精灵”这一句当中,初步建构起明确的形象。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之上,从“以酣畅淋漓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这两句当中,又能感悟到作者写云雀其实又不只是写云雀,更多的是将自己对生活的期待、对世界的勾画,蕴含在自己笔下的云雀当中。

如果说在初次阅读诗歌的时候,在学生的大脑当中就能建构起这样的写实与写意两个意象,那就说明学生真正进入了读文的境界,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真正感受到诗人想象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二、会意,感知诗人美的社会理想

毫无疑问,《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中的珍品——既然是诗歌,那么对其解读就不能停留在文字理解的表面。在读文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去会意,进而感知诗人心目当中美的社会理想,就应当是一个重要的阅读台阶。对于《致云雀》这首诗的意境,一个公认的观点就是它意蕴悠远,不仅在音韵、风格、意境上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最重要的是几乎融入了雪莱全部的个性气质、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由此可以肯定认为,这首诗是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体现了雪莱美好公正的社会理想。那么站在学生的角度,如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准确的会意,进而走入诗人的社会理想当中呢?笔者以为关键还在于让学生去阅读、想象、揣摩。

例如,诗歌的第二节当中有这样的几句“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青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在阅读这一段的时候,学生必须思考:诗人借助于对云雀的这种想象,想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期待呢?从字面意义的角度来看,人却能够从地面上一跃而起飞入高空;从想象的角度来看,在诗人的眼里,此时的云雀就如同一团云一般的火焰。那么,这个时候的云雀在诗人的眼中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显然,火焰是有所指的,其所代表的是云雀如火一般的激情,如火一般的魅力。

又比如,在诗歌中还有这样的描写“淡淡的绛紫色黄昏,在你的航程周围消融”。明确的飞翔是有航程的,航程意味着云雀的远征,在远征的过程当中,酱紫色的黄昏都被消融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很显然,通过这样的描写,可以凸显出云雀振翅飞翔的过程当中,无惧黄昏,即使黄蜂已经消融,但云雀的振翅依然不止,這是一种永不停歇的战斗状态,暗示着云雀的伟大使命,也暗示着黑暗势力最终必将消融。

当认识到这一点时,就可以认为是对诗歌的一种会意了,因为通过对明确的描写或者说想象,诗人心目当中那种期待“冲破束缚”的英雄气概,也就充分展现了出来,与此同时,诗人想象中的、期待中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困难与黑暗的藐视,也就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在学生的这样一个解读的过程当中,看到的是学生思维的递进,是学生从对明确的写实解读走向写意解读,是学生逐步从诗歌的初步阅读走向诗境的一种体现。

三、悟情,感悟诗人浪漫主义情怀

对任何诗歌的阅读都不能忽视情感的一面,《致云雀》这样一首优美的诗歌解读尤其如此。那么诗人在写这首诗歌的时候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呢?有研究者认为,雪莱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他为自然、为自由而欢歌上,对人类的爱和对自然的爱是其思想的核心,把握了爱,也就把握了他诗歌的灵魂。应当说这样的解读是非常有道理的。什么是诗?诗是歌唱生活的最高语言艺术,是最具艺术的语言。诗歌对情感的描写往往是最为直接的,雪莱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民主思想和革命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当中,诗人对云雀的描写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很显然,作者在写诗的时候,将自己浪漫主义情怀渗透在全诗当中。在引导学生阅读这首诗歌的时候,必须能够让学生体悟到这种情怀。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慢慢的阅读过程当中,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作为一个诗人,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自己的笔。笔下所写的文字,既是个人的激越情怀,又代表着一群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蕴含着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强大动力。这些认识的形成,都需要引导学生去对诗歌中的每一段文字进行咀嚼,要站在作者的角度、站在作者的时代,去解读这首诗,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阅读情感与诗人的写作情感形成共振的效果,从而达成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肯定的说,只要情感上有了共鸣,那对诗歌的意境理解,就会非常准确,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也就会流淌在学生的解读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丁杨,孔祥国.论雪莱《致云雀》中音美、形美、意美的有机结合[J].长沙大学学报,2013(01):118-119.

[2]程秀丽.窥视想象背后的情感——华兹华斯《致布谷鸟》、雪莱《致云雀》、济慈《夜莺颂》的比较研究[J].赤子,2016(3):56.

[3]张甜甜.浅析《致云雀》[J].青年文学家,2016(36):127.

[4]蒋培君.从《致云雀》看雪莱的浪漫主义精神[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7):241-242.

猜你喜欢
读文雪莱云雀
云雀叫了一整天
云雀
前“练”后“写” 读“文”写“作”
在“读”文过程中实现体悟式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读图”与“读文”
名言名句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明天
一半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