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意义及实施方法

2021-09-29 11:52雒贵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初中生教学方式习惯

雒贵荣

初中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是主要内容,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新时代下,初中语文教师组织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等,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对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实现教学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主动性,保证每个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强化学生核心素养,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由此可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具体策略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学生顺利表达语言的基础就是阅读,学生只有进行高效的阅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才能取得好的语文成绩。对于初中生来说,通过阅读能够吸收尽可能多的知识,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丰富自身眼界,提高智力水平,进而实现个性化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能够助力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之所以进展不顺,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能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缺乏清晰的认识,课堂參与度不高,而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加强学生对阅读的认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主动性,为阅读教学的持续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其次,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正处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强调了阅读习惯的培养。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助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初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形式化严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很长的时间,但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旧存在,学习成绩仍旧是判定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直接导致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不重视,学生的阅读水平始终不能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阅读教学质量偏低,阅读教学形式化严重,学生没能意识到阅读教学的作用,阅读教学的作用也没能充分发挥出来[2]。

(二)缺乏科学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与课堂教学质量密切相关,高效的阅读课堂需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对学生有十足的吸引力,但做好阅读教学课堂设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多教师没有做好充足准备,把教学内容盲目地介绍给学生,没有指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影响阅读教学的开展。同时,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不但不能拓展学生视野,同时还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培养初中生阅读习惯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阅读习惯的培养做好铺垫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发挥了十分重大的作用,是主要推动力,只要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兴趣,才会在课堂上更加投入,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显著提升。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对事物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教师能够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但能够促进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为阅读习惯的培养助力[3]。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为学生营造出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关于阅读的名言警句,向学生渗透阅读的重要作用,加深学生对阅读的认识。

例如,学习《壶口瀑布》一课,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从教材出发,组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由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比较低,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之中,在网上搜索与壶口瀑布有关的视频和图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出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关于阅读的名句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加强学生对阅读的认识,提高学生阅读欲望,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式,丰富阅读教学手段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阻碍,同样的,在阅读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教师要应用活动教学,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加强与学生的分享和交流,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要求学生角色扮演,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

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描述了两个骗子欺骗蠢皇帝,让其穿上了一件本来就不存的衣服,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的故事,体现了皇帝的昏庸无能以及官吏的虚伪和丑恶,同时也赞扬了敢于揭露假象的童心。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篇故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阅读的积极性比较高,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活动教学,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角色扮演,把故事演绎出来,营造出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丰富阅读教学手段的同时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推动学生的发展。

(三)传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想要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实现教学目标,阅读技巧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传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最终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众所周知,略读、浏览以及细读是阅读教学最主要的途径,浏览就是大体看一遍所读的材料,略读就是粗略地阅读,不细分析文章的内涵,而细读就是反复阅读,深究文章的内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方法完成阅读任务,强化学生阅读训练,争取做到活学活用,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拓展阅读教学方式,丰富阅读途径,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趣味性书籍如我国的四大名著等,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让学生爱上阅读,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助力阅读习惯的培养。

(四)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新课改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能被忽视,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也就是说,教师要赋予学生自由选择书籍的机会,尊重学生的选择,不断强化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同时还要加强引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还不能干预学生阅读,鼓励学生积累,不断传达阅读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阅读的感受,让学生爱上阅读,应用正确的方式去完成阅读,实现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迎来了新时代,新时代下初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不但要把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增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强化学生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赖平燕.探究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J].课堂内外·教研论坛,2019,(1):31.

[2]王亭.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上),2020,(5):131,133.

[3]林彩云.初中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4):64-65.

【本文系2020年度白银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新时代下初中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探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BY[2020]G388】

猜你喜欢
初中生教学方式习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