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诫子书》看诸葛亮的胸襟与智慧

2021-09-29 11:45俞颖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子书胸襟志向

俞颖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年轻时隐居隆中,向刘备提出极有战略眼光的三分天下之计,之后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真正实现三国鼎立之势。除了儿童故事书上七擒七放孟获的故事,诸葛亮还曾发明木牛流马和孔明灯,并改造制成诸葛连弩。因此,一直以来诸葛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智者的象征。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书信,这样一位智者在生命的尽头留给儿子的寄语,既是他本人人生经验的结晶,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最大的期待。统编版语文教材将《诫子书》选入初中课本,让广大师生可以共同学习和领略“功盖三分国”诸葛亮的胸襟与智慧。

一、从《诫子书》看诸葛亮的胸襟

清朝叶燮认为“诗有源必有流,有本必达末”,他在其系统讨论诗歌的著作《原诗》中提出:“诗之基,其人之胸襟也。有胸襟,然后可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辩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有是胸襟以为基,而后可以为诗文。”诸葛亮曾经给自己的哥哥写信说自己的儿子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儿子年少聪慧,有早成迹象,身为父亲担心儿子的性格没有经过世事磨砺,终究难以成大器,这是诸葛亮写作《诫子书》之源头。担忧儿子早成未经磨砺难成大器,诸葛亮写下了《诫子书》,从思想上要求静心、立志,从行为上要求勤学、广才,诸葛亮以自己的全部的人生经验总结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谆谆教诲,更见其立意高远,格局远大。

身为蜀汉丞相之子,诸葛瞻的物质生活条件必然十分优越,担心儿子沉迷物质享受,所以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既可以通过节俭生活锻炼品德,又可以避免外物扰乱心神耽误学习;儿子聪慧本是好事,诸葛亮并不打压,而是要求儿子利用聪明才智来学习,提出静以修身。诸葛亮选择堵不如疏的方式来帮助儿子成大器,这一选择首先需要无与伦比的胸襟。试想一下,当代父母发现子女性格问题后会如何行事?温和的父母一番恳切长谈,软硬兼施让孩子立即改正;粗暴的父母直接明令禁止,一刀切的让孩子停止错误行为。比如对待喜爱上网的孩子,温和的父母会严格控制孩子上网时间,粗暴的父母直接没收上网工具。如此对比之下,不难发现诸葛亮在教育孩子上的大格局、大胸襟:发现儿子性格问题,并不暴跳如雷,也不操之过急,而是鼓励儿子瞄准人生的远大目标,抛弃杂念专心学习,强大自身才能实现志向,堪称最佳父亲。

现代教育理念中,通过大数据统计和科学研究过无数孩子的成长历程后,发现早成的孩子因为之前一帆风顺的人生经历,遇到挫折时缺乏应对经验和心里调节能力,反倒更容易夭折,从而开始强调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和逆境情商的培养。在三国时期,没有科研团队为他提供如此先进的幼儿成长报告和研究对策,诸葛亮仍能从儿子早成的表象下,及早发现隐患,并写作《诫子书》提出整改建议,可见诸葛亮目光的前瞻性。这时的诸葛亮不只是一位普通的老父亲,更是一个儒家智者,他在总结一生经验的基础上,从人生大局观上给儿子提出诫言。

二、从《诫子书》看诸葛亮的智慧

(一)为子计深远,彰显为人处世智慧

父亲在临终前总是对幼子格外放心不下,诸葛亮是智者,可也是老年得子的平凡父亲,在病重后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他给自己8岁的儿子写下了《诫子书》。按照常理来说,诸葛亮四十六岁才得到诸葛瞻这个儿子,本该视若珍宝,哪怕溺爱也是人之常情。更何况这孩子还从小聪慧,颇有早成之势。换做当下的父母,哪怕不到处炫耀显摆家有神童,也会喜在心头。可被杜甫称赞为“伯仲之间见伊吕”的诸葛亮却为儿子的早成忧心忡忡,以至于临终前还想着给孩子留一篇告诫的文章,这才有了《诫子书》。与一般父母欣喜于孩子早成不同,诸葛亮独具慧眼发现了早成对孩子成长的弊端,为之计深远提出改善良策:立志向学,以君子为目标。无论是发现早成的成长隐患,还是对此提出修身养德的可行建议,都表现出诸葛亮洞彻人生的智慧。

针对儿子早成的隐忧,诸葛亮没有选择打压儿子早慧表现,而是从人生大格局出发,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鼓励儿子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其中,静以修身是君子对自身内在要求,即摒除杂念和干扰,保持内心宁静,提高自身品性;俭以养德是君子对外界条件的要求,即降低对外在物质的依赖和需求,保持生活节俭,提高自身品德。无论是修身还是养德,其实都是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对儿子早成之根源对症下药,可见诸葛亮眼光犀利、一招治本的过人智慧。

《诫子书》开篇提出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后分两条逻辑路线进行观点论证。一条是从“淡泊明志”出发到达“成学”,另一条从“静”“学”到“学以广才”,两者合二为一即修身养德成为君子。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不管向哪个方向前行都是错误的;没有志向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就,因此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先定下志向。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志向呢?淡泊以明志。确定志向后还需要专心致志地提升自己为达成志向努力,即宁静以致远。

(二)文采与智慧相融,树立君子品行标杆

《诫子书》不仅闪现着人生智慧之光,还是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短短86字的文章,语言清新雅致,说理深入浅出。在看似平淡的话语背后,既有真挚难掩的厚爱,又有洞明哲理的智慧,还举重如轻地完成了对比、排比和说理等多种文学手法的综合运用。后人每每提及君子言行的典范,都会提起诸葛亮和他那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已经成为君子品行的标杆。诸葛亮之前,人们推崇古之君子,但对于今时今日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是模糊不清的。有了诸葛亮,有了《诫子书》,人们对君子之行才有了具体的参考和评价依据。

国学大师南怀瑾《论语别裁》对《诫子书》的思想上的智慧性和文学上的卓越性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篇《诫子书》,也充分表达了他的儒家思想的修养。所以后人讲养性修身的道理,老实说都没有跳出诸葛亮的手掌心。……他以这种文字说理,文学的境界非常高,组织非常美妙,都是对仗工整的句子。作诗的时候,春花对秋月,大陆对长空,很容易对,最怕是学术性、思想性的东西,对起来是很难的。結果,诸葛亮把这种思想文学化。”这是对诫子书思想性和文学性的最大肯定,也得到了学术界众多人士的认同。

(三)以己生践己言,堪称言传身教典范

《后汉书·列传·第五钟离宋寒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意思是用行动教育人,别人更乐意跟从,用语言教育人,别人更容易争辩是非,强调的是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教育孩子单单只靠说理成效有限,身教的示范效果远远好于言传。《诫子书》传达的人生哲理并不停留于纸面上,诸葛亮一生都在实践着君子之行。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向孩子展示人生哲理,这才是诸葛亮《诫子书》的最大教子智慧。

诸葛亮隐居时博览群书,真正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云游四方从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最后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在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时,诸葛亮已经28岁,几近而立之年。现代人求学到28岁才开始第一份工作,都算罕见。古人生活水平所限,寿命并不长,流行早婚早育,自然也要早点工作养家。诸葛亮安于南阳清贫的隐居生活,真正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再说明志,诸葛亮的志向是匡扶汉室、平定天下,所以他在学有所成之后,既不投奔当时实力最为强盛的曹魏,也不就近投奔孙权志愿本地建设,而是选择当时最为落魄的刘备,仅仅因为刘备是汉室皇朝的血脉,是正统。诸葛亮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为了他的志向,他为刘备定鼎荆益并南征,先主托孤后一心辅助新主筹谋北伐中原,最终病逝于战场。正是诸葛亮的言传身教,他的儿子诸葛瞻一生为蜀汉小李,最终带着长子以身殉国。

为国为民,是为胸襟;洞明世事,是为智慧。从《诫子书》中,我们可以窥得诸葛亮立足高远的胸襟和见微知著的智慧——为子计深远、成为君子品行标杆以及言传身教的典范都是大胸襟、大智慧的些微表象。

参考资料:

[1]邓淑琦.至文不过家书写,言传身教续家风——谈《诫子书》批判性思维与家风传承[J].语文教学之友,2020,39(01):13-15.

[2]张存平.修行之法门 生存之智慧——诸葛亮《诫子书》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9(06):53-55.

[3]吴怀东.诸葛亮《诫子书》“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内涵辨[J].名作欣赏,2018(31):117-119.

猜你喜欢
子书胸襟志向
王充著述意识的构建与汉代子书体式的变迁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新的开始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诫子书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宽阔的胸襟
书画家要有胸襟气度与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