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中的哲学

2021-10-08 16:04唐晓春
中学生物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细胞质普遍性特殊性

唐晓春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江苏南京 210048)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哲学与生物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1)。

表1 哲学与生物学的联系与区别

下面以苏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浅略分析一下细胞中的哲学。

1 细胞的物质性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苏教版必修1·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即阐明了细胞的物质性,如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第二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三节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都无一例外地表明了细胞是由物质组成的。

2 细胞的运动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细胞中物质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中,如第二章第三节“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不论是被动运输还是主动运输,物质在运输的过程中就处于运动之中。又如,第三章主要讲解的是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这也表明细胞中的物质一直处于运动之中,运动依靠物质进行运动。

3 细胞的整体与部分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务和服从于整体。

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即是部分,单独的细胞核没有生命活动,单独的细胞质也只能短暂存活一段时间,最终丧失生命活力。所以,细胞是一个整体,只有保持细胞的完整性,维持细胞的整体,细胞才能生机勃勃。

总之,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4 细胞的系统优化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细胞是最小的生命系统,在细胞范围内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个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介绍完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时,总是会引导学生观察动植物的细胞三维结构图和二维平面图。因为每一个细胞器是部分,细胞的二维、三维图就是整体,学生先从部分上认知,再从整体上把握,进行系统优化,能够有效地学习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总之,教师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立足整体,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查,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当然,教师也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 细胞的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细胞的增殖是正常的,但增殖过程中发生着基因突变,这是一种量变过程,由于基因突变的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无限增殖,这就是癌细胞,表现为一种质变。

6 细胞的否定之否定式发展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事物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细胞膜的科学探究过程就是一个曲折的前进过程。从膜的成分分析开始,科学家初步建构了细胞膜的“三明治”模型,但它是静态的,不能解释细胞膜的流动性。接着,有科学家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又重新建构了“流动镶嵌”模型。所以,人们的认识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7 细胞的对立统一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细胞质基质中化学变化时刻发生着,必然会产生酸碱物质,这些物质必然改变着细胞质基质的pH。事实上,细胞质基质pH又是稳定的,所以细胞质基质pH的变化是绝对的,但pH的稳态是相对的。这就表现为细胞质基质的pH层面的对立统一。细胞中ATP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植物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生成氧气过程与细胞呼吸作用的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的过程也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

8 细胞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真核细胞一般有细胞核,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就表现为特殊性,从而能携带更多的氧气。人体细胞的增殖一般为有丝分裂,这具有普遍性。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则不同于其他体细胞,它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具有特殊性,这有利于它快速增殖。

9 细胞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和联系见表2。

表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和联系

一般新课结束后,期末复习的时间大概也就2到3节课,时间紧,任务重,3节课的时间到底给学生复习哪些内容。这时,教师就需要抓主要矛盾,重点复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细胞增殖。

10 细胞教学中的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和联系见表3。

表3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流程图难做,这是学生的普遍反应。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教师就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流程图“一网打尽”,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寻找共性与区别之处。

11 细胞的实践认识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受精卵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而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受精卵完全相同。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理论上它们的体细胞也具有发育的全能性。通过实践,植物体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虽然,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实践过程并未成功,但实践成功了体细胞核的移植技术,所以只能总结为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猜你喜欢
细胞质普遍性特殊性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动物细胞里的成员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论哲学的普遍性面向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对博物馆工程建设特殊性的思考
节水抗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沪旱7A 的选育与利用
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