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劳动教育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021-10-09 01:16沈琳燕
关键词:农场劳动区域

沈琳燕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劳动教育成为高中的必修内容。各高中学校要结合当地、本校的实际,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校园“微农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做中学”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地理实践,建立区域认知,并结合现实、探究原理、立足地方、投身环境,提高了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水平、综合思维能力,人地协调价值观也在实践和劳动教育过程中得以提升。

关键词:劳动教育;地理核心素养;做中学;真实情境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两个文件都明确要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在此要求下,高中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开始多元化,既有独立开设的必修课,也有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的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的劳动实践等。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要求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由此可见,从现实社会中的“做”到知识的探究和习得,从真实情境中的“做”到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从客观世界中的“做”到观念的感悟和升华,是地理学科给予杜威“做中学”理论在教学实践层面运用的广阔空间。2020年9月,浙江省全面推行新教材,其中,活动、实验、探究、观测、调查等需要学生体现主观能动性去“做”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作为地理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讲授式”授课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交流、体验、分享、思辨、演示等生动的课堂环节中,去“知地”更“明理”。

除了在课内,课外的活动和基地建设也是让地理核心素养得以提升的有效平台。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劳动教育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中,选择了校园“微农场”,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随着这一劳动教育实践项目的实施,从农场项目选址、生产条件分析、农业田间管理到产品用途探究,学生积极地将学到的地理知识投入实践中,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人地协调观念也进一步深化。

一、开辟农场基地,搭建劳动平台,开展地理实践

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育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教育,应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不断深化,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特质不断凸显,“手脑结合、劳力劳心”“五育并举、融合发展”“智慧劳动、创意物化”成为当前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1]。因此,劳动教育在高中学校的开展,不是为了劳动而劳动,而是要结合当地、本校的实际,找到契合学校特色和学生发展的融合途径。在校园有闲置空地的情况下(一般2~3亩即可),开辟微型农场,让学生参加农事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既能让学生动手劳动,又能让学生积极动脑、开拓思维,还能促使学生将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去理解和运用,不失为一个劳动教育实践有实效、有价值、有意义的好项目。

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纸上学来终觉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学好地理离不开实践。《课标》更是把地理实践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2],意为学生在学习地理科学知识、掌握地理研究方法后,还应当应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现实社会中复杂的地理问题、验证客观世界中的地理现象和原理。整日待在象牙塔里的高中生,迫切需要有机会、有场所锻炼和提高这种能力。校园“微农场”应时而生,让高中生有时间、有地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问题的驱动下,开展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因此,校园“微农场”既是劳动教育的好场所,更是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好基地。

二、认识农业生产,寻求科学依据,建立区域认知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巨大,即使地处校园内部的微型农场,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一样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技术装备、市场、交通等条件。高中生绝大多数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活动,个别来自农村的学生也僅仅了解点大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当高一各个班级在秋季开学后都认领到一块30平方米左右的农用地块时,一个个现实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这里一年可以种几次(熟制)?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合种什么作物?带有一定坡度的地形,会不会导致地块水分不足?种植方式用间作还是套作……一系列的真实情境需要学生直面当地的区域背景,只有对所在区域有全面的了解,才能一个个破解现实中的疑问。

地理学科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每个不同区域的具体地理事物或现象,认识区域需要科学方法,掌握普遍规律。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是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即分析具体的地理区域,形成系统认知,进而能解决具体的区域发展问题。在对一个区域形成了客观认知后,还要把这种方法和规律迁移到对其他区域的认知上,并形成对区域认知的价值观及判断力。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对校园微型农场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了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后,形成了大区域背景下“微农场”的区位分析,进而做出下一步“微农场”地块开展农业生产类型的选择(学生分析结果略)。

三、围绕劳动开展,解决实际问题,锻炼综合思维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全面、动态、系统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在不同的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环境会展现出其整体性和差异性。在课本上学到的原理和规律,需要在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中得到理解和验证,这样才能达到地理学科的育人目的。在校园“微农场”开展的劳动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学生会带着发现的眼光和探究的思维投身到劳动中去,因而是一种体脑结合、知行兼修、情感交融的智慧劳动。在这一智慧劳动的过程中,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认知得以检验,地理综合思维得到锻炼,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也得以增加。

(一)结合现实理解概念,增加思维深度

地理概念是对各种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学生进行综合思维的前提,也是建构学生知识框架的基本单位。地理概念抽象而重要,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除了课堂讲解,现实情境中概念的运用和理解,更能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

例如在“微农场”劳动,学生在选择种植作物的时候需要了解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熟制等概念。在了解当地年平均气温15.5~16℃、无霜期224~246天、年降水量1277.6毫米、平均降雨日142~155天等资料后,学生决定先整理土地,10月种青菜,11月在地块边缘种植蚕豆或豌豆,第二学期开春种玉米、黄瓜或其他作物,这样各个班都可以有两次收成。在选择种植品种的过程中,学生查找资料,学以致用,对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解并加深了印象。

(二)探究原理把握规律,增加思维广度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包括自然、经济、人文、社会文化等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自然环境中每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并和其他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身处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同样是整体的一部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开展生产和生活是人类唯一的选择。因而在面对具体的地理问题时,应要求学生抓住地理学科的整体性,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决策。

常说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当学生接触到“微农场”的泥土时,发现这里的土壤呈红色、颗粒粗、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比较黏重。联系课本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学生经过成因分析、原理运用、综合探究、发散思维,获得了“微农场”红壤肥力分析模式图(如图1)。这些来自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了鲜活生动的元素,甚至能让学生看得到、摸得到,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他们去“想得到”。在探究过程中,整体性原理得到充分运用,由单一到多元、由局部到整体、由表象到规律、由浅显到深入的思维拓展,让综合思维得到锻炼和强化。

(三)立足地方解决问题,增加思维高度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指出,地理学使得从地方到全球尺度研究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地理学科不仅要向学生传递地理事实和概念,更要从地理视角去分析格局与过程,让学生学会地理决策,用地理的视角剖析问题[3]。无论从地方还是区域综合的角度,要剖析和解决问题,都需要学生采用综合分析、归纳演绎、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多种思维活动。校园“微农场”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微型区域,解决在这里遇到的地理问题的策略、方法和路径,一样能够成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当学生遇到新的区域时,自然会运用综合思维机制,找到合适的地理原理去阐释该区域的地理过程、成因及规律。

“微农场”开辟之初,没有灌溉水源,需要用自来水进行灌溉,成本高、浪费大。每逢下雨天,坡面径流又白白流走,有水资源而没法利用。有学生就此提出问题:能不能在农场中心区域建一个蓄水池?实施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坡面的径流是暂时的分散的,相对稳定的水源在校园北侧弁山山麓的集洪沟处。于是学生开始模仿“南水北调”工程,将农场引水称为“微农场北水南调”工程,进行论证并做出判断:①线路只有150米左右,工程量不大;②地势北高南低,水可以自流;③本地年降水量较大,集洪沟在雨日水量充足;④参考新疆坎儿井模式,引水管线最好埋在地下,减少引水过程中因蒸发造成的浪费;⑤蓄水池底部需要浇筑,避免渗漏等。微型区域的引水工程就这样在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最终得以建成。类似的问题导向式思维训练,在“微农场”里还有很多,比如:红壤肥力低,该如何改良?霜冻最易发生在什么时候,该如何防止冻害发生?农场能不能种植薰衣草或玫瑰,为什么?等等。当学生善于提问并乐于解决时,其思维的高度也在不断上升。

四、投身自然环境,亲历人地关系,升华协调观念

在校园“微农场”劳动,是学生最直接亲近自然的机会,现场感受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要素,在生产劳作中也会接触到农具、肥料、灌溉设施等与社会经济有关的事务和要素。作为自然界生物中的一分子,作为劳动力也作为消费者,学生亲身体验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体验中进一步认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自身生存的环境,在加深体会人与自然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中,感悟人与自然的相处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并逐步形成关于“人与自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农场的地块位于缓坡之上,每逢大雨,表土层沖刷严重,遇到这一问题的学生马上将其与“水土流失”现象联系起来。为了让自己班级的土地受侵蚀程度降低,学生想方设法,有在地里铺上枯枝落叶的,有盖上地膜的(另一用途是发挥温室作用),还有的在土地平整时注意了垄沟的走向,并试图通过实验来证明垄沟走向与坡向关系对水土流失程度的影响(如图2)。

校园“微农场”中每个班级学生劳作的成果是要参与评比的,作物的长势和产量无疑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那么,是使用化肥和农药,还是使用有机肥、自己亲自捉虫?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人地协调观的建立机制已经触发。比如,种植的青菜最终会成为自己的食物,如果使用农药,叶片上会有残留,然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伤害自己的健康;施用化肥,虽然短时间内作物长势良好,但土壤板结变硬问题接踵而来,土地资源遭到破坏;施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红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团粒结构提高肥力;既然不用农药又不想捉虫,是否可以选择种植不易受虫害的品种……在思考之后,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市场上无公害农产品即使价格高,销量却更高;也能理解为什么国家要提出生态农业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得到进一步确立。

在培养未来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之路上,发挥五育融合的积极作用势在必行。校园“微农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揭示人地之间密切关系的地理学科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实现了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也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葛佳浩,张建珍.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J].地理教学,2021(1):51.

[2]郑安雯,黄莉敏,黄渊,易清华,杨春燕.高中生八大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3):116.

[3]朱雪梅,姚慧.从《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看地理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20(3):96.

猜你喜欢
农场劳动区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农场假期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农场
热爱劳动
一号农场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分区域
丰收的农场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