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麦高产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10-11 02:17姚朱元德
新农业 2021年19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小麦

摘要: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其在玉米、小麦的种植面积上远超我国的其他地区。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小麦的产量,实现种植户增收增效的目标,必须要采用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基于此,本文就玉米、小麦高产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麦;玉米;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甘肃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區占总面积的75%,全省各地年降水量36.6~734.9毫米,特殊的气候条件为玉米、小麦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采用科学的高产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是进一步打造良好种植环境的必然举措,为甘肃地区实现玉米、小麦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整地

整地的目的是为玉米、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在玉米种植中,首先需要采取秋起垅的方式来镇压保墒,然后施足底肥,按照玉米的生长需要,一般是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磷酸二铵150~200公斤、尿素200~225公斤、氯化钾60~75公斤、硫酸锌30公斤,以此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在小麦种植中,则需要保证地块平坦且土壤层深厚,然后施足有机肥料,一般每公顷亩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400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磷肥25公斤即可。

2 品种选择

品种的优劣与发芽率、产量与质量息息相关,目前甘肃省针对玉米、小麦的品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开发,在2020年发布的玉米、小麦品种多达几十种,其中玉米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陇单703、陇单803,甘肃三宜种业有限公司、新疆万禾园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万禾2号,除此以外还有兴达7号、金张掖1502、景玉656等都是当前比较常见的玉米品种;小麦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春小麦陇春41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培育的冬小麦蓝天40号、蓝天42号、蓝天575、蓝天653等等。

3 水肥管理

3.1 灌溉

由于甘肃省降水较好,灌溉工作需要做好,在玉米种植中,由于其对水分需求较大,因此整个发育期间都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尤其是在大喇叭期要给予充足的水分,防止出现米秃尖缺粒和减产问题;在小麦种植中,一般需要在“冬至”前浇灌越冬水,确保麦田墒情,次年春季进入返青期后做好灌溉,但是灌溉量不宜过多,最后在拔节期间保证水分供给充足即可,但是要避免田间积水问题。

3.2 施肥

施肥是玉米、小麦田间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只有确保作物在每个生长阶段都能够得到充足的肥料才能够保障产量与质量。在玉米种植中,应在植株长到3~4叶时进行追肥,每公顷施加250公斤氮肥、15000公斤农家肥和100公斤磷肥即可;在小麦种植中,需要在小麦的在返青、拔节、抽穗3个阶段做好追肥,一般是用尿素进行追肥,每公顷施尿素150公斤,以此来避免小麦出现黄叶、植株小等问题。

4 病虫害防治

4.1 玉米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常发的病害有玉米病毒病,常发于出苗期,一般可以通过前喷洒氧化乐果的稀释液来进行防治。虫害是威胁玉米生长的主要元凶,且根据玉米生长阶段的不同发生的虫害也各不相同,比如在生长苗期会发生蚜虫、灰飞虱等,可以使用浓度为40%的氧化乐果进行防治,拔节期会发生造桥虫、玉米螟等,可以使用40%氧化乐果加4.5%高效氯氰菊酯进行防治。还有玉米幼虫会藏在心叶、叶鞘等部位,可以使用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进行灭杀。

4.2 小麦

在小麦种植中常见的病害有锈病、白粉病,常见的虫害有麦蚜虫、负泥虫等。针对锈病的防治一般是喷施用浓度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针对白粉病的防治一般是用20%粉锈宁乳油750毫升、25%丙环唑乳油450毫升,兑水1050公斤喷雾防治;针对麦蚜虫的防治一般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或者是采用食蚜蝇、瓢虫等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针对负泥虫主要喷施2.5%敌百虫可湿性粉剂22.5公斤、20%杀灭菊酯2000倍液进行防治。

5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提高玉米、小麦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种植户也需要加强学习,树立科学种植的意识,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作者简介:姚朱元德(1969-),男,大专,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设施农业高效栽培。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