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2021-10-12 09:28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超华
党课参考 2021年19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干部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超华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本课的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认真领会年轻干部要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的内在原因和时代需求,全面掌握年轻干部成为栋梁之才的方法路径与实践要求,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2021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解决好“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这样的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年9月1日,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图:翟健岚/新华社

一、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如果没有一大批德才兼备、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党就不能完成各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也不能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执政使命。

(一)年轻干部是党历经百年风雨而永葆生机活力的保证

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也是我们党从1921年建党以来,走过百年的风雨历程仍能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能增强领导班子生机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破除唯年龄偏向,改进后备干部工作,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推动落实常态化配备目标,年轻干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培养选拔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接续奋斗。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我们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长远的眼光、更有效的举措,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及早发现、及时培养、源源不断选拔使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党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二)年轻干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年轻干部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要勇立潮头、走在前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青年与中华民族患难与共、共同奋斗的历史。一百多年前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五四运动,实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全面觉醒。在这次运动中,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更加自信地投入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革命潮流之中,从而大大地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思想和组织条件。

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我们党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当中,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实践充分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广大年轻干部作为青年群体当中的精英分子,要展现新作为、奋进新时代、作出新贡献,义不容辞肩负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二、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呼唤年轻干部成为栋梁之才

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更需要年轻干部以过硬的综合能力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一)从世情看,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

政治上,当今世界格局深刻变革,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继续增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国际社会面临多边与单边、开放与封闭、合作与对抗的重大考验。一些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愿意看到中国的统一和强大,甚至千方百计地遏制我们,阻挠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因此,我们面临的颠覆与反颠覆、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仍然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

经济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审时度势、趋利避害、迎头赶上,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力争在未来发展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文化上,从东欧剧变以来,西方国家把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恶毒战略对准我国,加紧对我国实施一场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战争,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年轻一代身上。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网络技术的推广,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和各种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有效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对广大青年特别是年轻干部的侵蚀,使之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是我们面临的长期的重大考验。

(二)从国情看,高质量发展任务日趋繁重

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安全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的同时,我国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尤其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体现在社会主义本质上,那就是要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些都对年轻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从党情看,年轻干部素质能力亟待提升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谱写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新篇章,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本领能力。只有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干部按照党指引的方向不断成长成熟起来了,党的事业才能有所依靠,才能从政治上、从组织上、从能力上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现在,改革开放前入党和参加工作的干部有的已经退出岗位,“70后”、“80后”以至“90后”的年轻干部成为了干部队伍的主体。这些干部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为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活力;但与此同时,这些干部相对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有的缺乏基层和艰苦地方的磨炼,有的缺乏关键岗位的扎实历练,有的做群众工作本领不够强,有的担当作为的底气还不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有的年轻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上出现不适应或不很适应形势任务的状况,尤其缺少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和处理复杂问题矛盾的能力。面对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以及金钱、美色等的诱惑,有的年轻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革命意志衰退、革命精神弱化,理想信念不坚定,经不起权力、地位的考验,最终打了败仗。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很重要,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同样很重要。为此,要着力解决年轻干部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广大年轻干部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三、年轻干部成为栋梁之才的方法路径与实践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关乎党的命运、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人民福祉的高度,连续五次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一次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年轻干部提出了“六个做到”的明确要求。深刻领会和努力践行这“六个做到”,是广大年轻干部初心所在、使命所在、职责所在。

(一)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

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首要的前提是加强理论修养,继而从理论辨析和规律演绎中感悟共产主义的真理性、对党忠诚的重要性。

1.加强理论修养。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年轻干部要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在常学常新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2.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年轻干部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认真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3.对党绝对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对党忠诚,是具体的、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年轻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二)年轻干部要做到注重实际、实事求是

只有首先在立场上坚持党性原则,在行动中做好调查研究,在态度上反对脱离实际,才能真正做到注重实际、实事求是。

1.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的问题。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干部的政治立场,考验着干部的道德品质,始终是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党性强,就会表里如一、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党性弱,就容易只唯上、只唯书、不唯实,就容易说假话、大话、空话,甚至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无中生有、弄虚造假。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讲真话、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

2.做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年轻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开展调查研究,“身入”基层、“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交真心,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推动问题的解决,推动工作的开展。

3.扎根基层奉献。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提高素质能力、履职尽责奉献的必然要求。年轻干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搞主观臆断、盲目攀比、哗众取宠,急民之需、解民之忧、纾民之难,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年轻干部要做到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担当作为不仅需要勇气,而且需要方法。年轻干部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就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树立责任就是担当的意识,在工作中敢于较真碰硬,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以利于工作推进。

警惕。图:朱慧卿/新华社

1.责任就是担当。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都需要担当。年轻干部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2.敢于较真碰硬。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随着改革的继续推进和继续深入,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年轻干部要站在改革的第一线、最前沿,挺身而出、一马当先,敢负责、敢作为、敢担当、敢碰硬,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以敢探深渊、敢踏险滩、敢攀险峰的精神与勇力披荆斩棘,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

3.讲求方式方法。善于作为,就是要“忙到点子上”,抓住重点、找到方法,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现实中,有的干部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由于不懂,或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方式方法,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做得还很辛苦,但要么不对路子,要么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年轻干部既要懂规律、又要懂门道,既要掌握做好工作的知识,又要能够娴熟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紧盯目标、细化举措,推动工作落小落细、落实落地。

(四)年轻干部要做到坚持原则、敢于斗争

坚持原则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敢于斗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共产党人只有在强烈的忧患意识下,从党、国家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出发,才能更加坚定地坚持原则、敢于斗争。

1.力戒好人主义。对共产党人来说,“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党内如果好人主义盛行,有问题不指出,有过错不批评,党内政治生态就会变得乌烟瘴气,党员、干部就会丧失党性、作风涣散,最终弱化党的领导,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年轻干部要在原则问题上不含糊、不退让,在大是大非、小事小节面前讲党性、讲原则,秉公办事、铁面无私,不讲面子、不徇私情,敢于“唱黑脸”、敢于“说硬话”,与歪风邪气叫板、与“老好人”思想作对,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严起来、实起来、硬起来。

2.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永葆斗争精神,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年轻干部要把增强忧患意识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对党、国家、人民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保持高度清醒和警惕,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摒弃任何麻痹大意、消极懈怠、马虎了事的错误思想行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永葆斗争精神。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年轻干部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寸土不让,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守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五)年轻干部要做到严守规矩、不逾底线

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只有常怀敬畏之心,严以修身律己,严守纪律规矩,才能守住底线,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1.常怀敬畏之心。“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心存敬畏,方能律己、慎言、慎行,权力才不会任性,行为才不会越界。大量案件证明,一名好干部沦为“阶下囚”,往往就是从不知敬畏、不存戒惧、不守底线开始的。年轻干部要行得稳、走得远、飞得高,要业有所成、不负重托,就必须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2.严以修身律己。“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就可能一泻千里。修身律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政治品格。严以修身,才能严以律己。一个干部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实现从“不敢腐”的被动受外在震慑到“不想腐”的主动有内在自觉的转变。年轻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以“检身若不及”的自觉,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3.严守纪律规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治理一个政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关键是要严明纪律、严守纪律、严格纪律。年轻干部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带动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落实,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不逾底线、远离红线,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六)年轻干部要做到勤学苦练、增强本领

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年轻干部只有充实知识、拓宽眼界、勤学苦练、提高能力、增强本领,才能跟上形势、把准方向、驾驭大局、振兴事业。

1.大兴学习之风。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自觉补齐知识短板,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充实更新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努力成为又红又专又博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2.发扬钉子精神。雷锋精神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钉子精神,其钉子精神的核心就是“挤”和“钻”。一块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就是靠“挤”和“钻”。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各方面工作千头万绪,干部想要有集中、连续的空余时间读书学习,这种机会是不多的。但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愿不愿意学习,善不善于“挤”和“钻”。年轻干部要发扬钉子精神,舍得下苦功夫、硬功夫,善于“挤”和“钻”,注重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勤于学、敏于思,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厚植为民造福的根基。

3.主动躬身实践。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过硬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实践中砥砺磨炼出来的,不接几个“烫手的山芋”,不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是练不出过硬本领的。年轻干部要注重向实践学习,自觉投身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善于总结思考,主动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各种斗争中去,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牢记“国之大者”,努力在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中学用相长、提升能力、增强本领。

讨论题:

1.年轻干部为什么要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2.年轻干部成为栋梁之才的方法路径与实践要求是什么?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干部
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多重要?
表演式落实、集体性沉默 “失真干部”的六种表现
“精准滴灌”助力年轻干部成长
好干部之歌
郧西 结对帮扶倒逼年轻干部成长
荆门 356名年轻干部赴一线挂职
年轻干部“墩苗”当勤做“加法”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