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蚕与石泉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2021-10-12 08:48赵东
新西部 2021年9期
关键词:县域文化产业小镇

赵东

鎏金铜蚕是陕西石泉独特的文化资源,基于能够产生这一文物的蚕桑产业背景,使得依托鎏金铜蚕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石泉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有着明显的优势和长远的效益。结合当前现状,建议不断扩大鎏金铜蚕知名度与影响性;扎实做好“金蚕小镇”建设,打通一二三产;注重创新,加强文化创意;加强高新数字化技术应用。

特色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业态,在党和国家系列大政方针指引下,日益在县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色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特色,陕西省石泉县发现的西汉鎏金铜蚕即极具特色,经历历史长河文化熏染后形成了重要的文化资源,成为石泉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条件。

鎏金铜蚕的文化资源价值审视

文化资源,核心是指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精神产品和体现在物质上或现象中的精神要素。文化价值是文化资源的基本价值,并以此可衍发出经济价值以至其他价值。就评估而言,文化资源越具有独特性、垄断性,价值越高;影响性、知名度越大,价值越高。

鎏金铜蚕蕴含了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充分体现了其文化价值。在历史价值方面,它见证了古丝绸之路。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就专门提到“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千年‘鎏金铜蚕见证了这段历史”。在艺术价值方面,鎏金铜蚕仰首吐丝,体态逼真,符合整个人类的共同审美,反映了高度的造型艺术,很多造型设计都不同程度可以从中汲取养分,启迪智慧。在科学价值方面,鎏金铜蚕造型科学,设计完美,工艺娴熟,鎏金到位,制作精致,表现了中国古代冶铜技术和鎏金技术的发达。

鎏金铜蚕目前是国家一级文物,具有独特性、珍貴性,所形成的文化资源潜在文化、经济价值极高。该国宝级文物发现于石泉县池河镇,在这个层面体现了作为文化资源的惟一性和垄断性。随着习总书记在演讲中专门提到,鎏金铜蚕已成为“网红”,有着举世影响;而且,以石泉县为中心不断举办鎏金铜蚕相关活动,其影响性与知名度在不断扩大,使得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日益增高。

县域文化产业与特色文化产业

县域文化产业是基于县域经济与县域文化发展而形成的文化产业。目前,县域文化产业主要表现为文化艺术表演、工艺美术品制造、艺术陶瓷制造、休闲观光游览服务、节庆用品制造等类型。这些县域文化产业类型很多都属于特色文化产业的范畴,也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容易出彩的内容。因此,很多专家学者都主张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一方面是文化产业自我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特色文化产业,是指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依托特色文化资源生产特色文化产品而形成的业态。在特征上,特色文化产业具有特色性、区域性、自发性、传承性和价值性。在价值方面,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有利于把本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就业价值十分突出,有利于脱贫攻坚;有利于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区域发展模式。因此,特色文化产业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路径。

基于此,在我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出要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2012年,《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要“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引导特色文化产业有序聚集,发展壮大一批特色明显、集聚度高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鼓励各地积极发展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及相关产业,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集群。201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传承文化,科学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意引领,跨界融合;市场运作,政府扶持”为基本原则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在党和国家政策引导下,近年来特色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蓬勃深入发展,特别是依托特色小镇建设在区域文化经济发展、全域旅游、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日益融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鎏金铜蚕是石泉独特的文化资源,并基于能够产生这一文物的蚕桑产业背景,使得依托鎏金铜蚕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石泉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有着明显的优势和长远的效益。

大力发展石泉鎏金铜蚕特色文化产业

(一)不断扩大鎏金铜蚕知名度与影响性

虽然鎏金铜蚕是国宝级文物,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国际论坛中提到,安康市、石泉县也陆续召开了相关研讨会,并策划组织了系列活动,众多媒体纷纷跟进宣传,但是,总体来看,鎏金铜蚕的知名度和影响性还远远不够,当前还需要不断组织活动,大力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一方面,利用各界媒体、各种形式的“硬宣传”尽可能达到全覆盖;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影像化、直观化、故事化的“软宣传”方式,让其“活”起来、动起来,不断潜入人们的意识。

(二)扎实做好“金蚕小镇”建设,打通一二三产

特色小镇强调产业、文化、旅游、居住四大功能,四者相互融合,与特色文化产业高度匹配,是当前发展县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石泉县已规划建设“金蚕小镇”,需要充分发展体现四大功能。在产业方面,需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生态健康产业、鎏金铜制作业等。在文化方面,应不断挖掘丰富蚕桑文化与鎏金铜蚕文化深刻内涵,并强化小镇文化功能:诸如向人们加强提供鎏金铜蚕以及蚕桑知识,通过相关故事教化大众、凝聚力量、促进审美娱乐等,同时在此之上形成文化产业。在旅游方面,可以按照全域旅游创建标准,积极构建旅游服务软硬件要素,大力发展旅游康养产业。在居住方面,千万不能忽视小镇的人居功能,最好是能够体现原生态的“活”小镇,是有利于本地人生活生产的小镇,而不是重新建设的与本地人关系不大的小镇。

(三)注重创新,加强文化创意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居于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发展鎏金铜蚕特色文化产业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在活动方面创新,在宣传方面创新,更要在石泉传统的蚕桑产业方面创新,增加文化附加值。创意是创新的源泉,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发展鎏金铜蚕特色文化产业,应紧紧立足蚕桑文化特色,重视策划创意,从经营管理到开发生产,不断创新。创新创意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在发展中必须加强凝聚文化创意人才,注重吸收小镇内外文化创意力量,并在相关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中突出创意元素。

(四)加强高新数字化技术应用

“文化+科技”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科技”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发展鎏金铜蚕特色文化产业中,就应注重3D打印技术在蚕丝产业和鎏金制作工艺中的应用;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将使得文化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作为蚕桑特色文化产业,也要与5G时代同步,不同程度上让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支撑发展。

作者简介

赵 东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陕西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县域文化产业小镇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穿毛衣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