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探析

2021-10-12 19:03陈璐
新西部 2021年9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信息

陈璐

网络的普及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速,网络信息的庞杂性和网络使用的隐匿性导致互联网的环境变得纷繁复杂。近年来,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教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问题。需要从改善教育环境入手,从高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优化,及时做出调整,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取得良好成效。

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信息传统的传播方式,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挑战。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亟需处理的问题。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环境复杂多样

一方面,国内反动势力、外国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对本国文化进行冲击,恶意歪曲、夸大社会负面事件,攻击国家制度体系,这使得正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受到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校园内部环境也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影响。本应为人师表的教师由于自身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在课堂上发表不负责任的消极言论,对学生直接造成负面影响,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欠佳。

(二)教育内容枯燥乏味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然而,枯燥乏味的网站仍然存在。这些网站的内容还是以文字为主,虽然是属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但是其教育内容还是和课本的内容一样,只是简单地将课本上的东西搬运到了网站上,内容设计缺乏创新,网站效果缺乏美感,缺乏吸引力,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队伍水平不一

在网络时代,教育者的自身水平并不如意,缺乏专门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队伍。一方面,高校中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网络水平较低,缺乏网络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技能,在运用电脑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够擅长。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互联网水平虽然高,但其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较匮乏,同时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

(四)教育对象素质参差不齐

网络上存在被别有用心的人夸大炒作的社会矛盾事件、偏激的个人观点、售卖色情信息的广告、宣传赌博的网站,部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这些不良信息影响,导致自身信仰缺失,價值观出现偏差。部分大学生由于在互联网上经常浏览外网反动视频,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导致自身世界观、价值观扭曲,对社会事件进行歪曲解读,自身政治立场存在严重问题,政治素质低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误解,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便捷性,使人们能够在网上随时随地随心发表观点、上传信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相关部门管理水平的低下性,造成网络上存在着很多色情淫秽、赌博、暴力等违反道德的信息。此外,网络多元化发展也使网络上存在着各种社会思潮、不同意识形态,西方所谓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借助网络侵入大学生生活学习中。大学生在日常使用网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被各种网络不良信息所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进程。

(二)教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教育人们用唯物主义看待问题,然而由于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能把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经常滞后于时代发展,从而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又红又专的课程,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单调,更多的是老师的一言堂,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缺乏创新,教育形式的更新速度比较慢,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降低,大学生对教育提不起兴趣,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很难达到预期。

(三)各类社会矛盾的影响

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快速发展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部分政府官员、领导干部不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互相推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对于上级文件要求照搬照抄,不深入调查各地情况,不能从实际出发,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思想上不思进取,不想作为;部分党员干部在金钱、权力面前经不起诱惑,导致腐化堕落,贪污腐败。对于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反动分子和敌对势力对一些社会事件进行渲染夸大,凭空捏造内容,散布网络谣言,导致部分思想观念不成熟的大学生被误导,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不良影响。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改善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意识形态间的碰撞,要求我们要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环境中的指导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方面,要不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丰富和发展,保证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新时代结合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三观。

其次,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和把控还较弱,要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进展,健全的网络相关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要实施高效的监管措施,明确的职责范围是前提。责任界定应通过法律使其明确具体,让问题变得有法可依。同时,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对网络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补充,将现有法律运用到网络空间里来,在充分利用现有法律的同时,将传统法律和互联网充分融合在一起。另外,加快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的立法体系,为尽快解决新生问题,促进网络空间良性发展,应该制定新的法律,适应网络发展。

最后,加强舆论信息监督管理。良好的网络舆论可以促进事件的解决和处理,而一些不良舆论,不仅会增加社会成员不满情绪,还会造成社会价值观念的偏离。对于这种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提高公关意识,在负面舆情出现后,第一时间调查情况,如果舆论情况确实存在,应该诚恳接受舆论监督,尽快解决问题,化解舆情。另一方面,对于舆情问题,在表明态度和处理的同时,要适时开展正面宣传工作,引导舆论向健康方向发展。如果对于一个事件,互联网上存在大量谣言,应该及时公布辟谣信息,防止事态恶化。

(二)加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建设

首先,时代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宝贵财富。校园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打造自身独特的文化环境。高校文化建设可以结合自身发展历史、学科特点、办学背景等要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注重新媒体的运用,对于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和整合,进而进行宣传,建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有浓厚新时代色彩的文化,从而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

其次,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过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各大门户网站开展,由于排版不美观、内容以文字居多,整体缺乏吸引力,使得教育效果不理想。目前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的流行,教育者应与时俱进,对教育平台进行整合,舍弃原来内容枯燥的平台,开发利用吸引力强、利于开展教育的新平台。大学生热衷于微博、抖音,就可以将此作为新的网络教育平台,从而达到有教育对象的地方就有教育工作的开展的目的。高校或者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官方微博、公众号、短视频,多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吸引学生观看,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最后,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在开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线下也可以举办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做到线上线下一把抓,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例如可以在线上向学生发布教育任务,引导学生开展网络学习,在线下针对线上任务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高效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利用网络宣传组织一些科技文化活动,通过创业大赛可以让大学生了解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丰富了大学生的实践经历,也为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了经验。

(三)培养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网络能力素养。从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要具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还要在技术上掌握一定的网络技能。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网络技能方面进行专门培训,学习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学习运用QQ、微信、釘钉等通讯软件,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掌握基本的网络软件,另外教育者也可以了解青年在网络上的交流方式,了解一些网络用语,有助于老师和同学更好地沟通,努力寻找共同点,拉进彼此距离。

其次,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们第一反应都是枯燥乏味、又红又专,缺乏吸引力。正是因为课堂上老师的单向灌输,教育内容的平淡无奇,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缺乏吸引力,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可以来源于网络上的任何信息,如D&Q的广告风波;亚马逊平台售卖辱华商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华尔街日报》发表的辱华文章,诋毁我国政府和人民对待疫情的做法,这些现象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教育者可以结合这些社会现象,利用课本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自于生活的教育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

最后,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单凭个别教师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新时代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有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开展工作。可以由师生共同建立一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体,制作网络微产品、维护运营教育平台、关注学生思想动向,保证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此外,对工作团队进行定期培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进行网络技术、新媒体运营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强化教师团队的网络技术和理论存储,以便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四)提高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素质

首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使用互联网时,大学生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在面对政治原则性问题时,大学生可以利用正确的政治观念做出分析判断。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应该增强自身理想信念,能够辨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大学生应明确一点,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在互联网上的言行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律法规教育,让大学生明确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不能逾越法律的界限。

其次,提升自身能力素养。互联网上的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其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大学生在网络上容易受到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增强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学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各种谣言信息所左右,学会辨别和判断信息的真假,提高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对于媒体发布的各类新闻、舆论信息,大学生也要提高对于信息的解读能力,能够从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使用有效信息进行学习。

最后,学习专业网络技能。文盲在传统意义上是指不认识字的人,进入21世纪,对文盲的定义有所扩展,在学习、工作和交际方面不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是新时代的文盲。作为21世纪的青年,要能够学会运用先进的科技,避免成为科技时代的新文盲。大学生在正常上网的同时,应该学习一些专业的网络技能,将网络技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掌握网络的基本技能,例如重装电脑系统、掌握办公软件的运用技巧,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考取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证书,掌握基本技能。

结 语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优化迫在眉睫。改善教育环境,通过高校、教育者、受教育者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优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覃艳.试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7(07):113-114.

[2]神彦飞,金绍荣.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困境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7):127-131.

[3]杨冬梅.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6):4-5.

[4]刘燕红.微媒体视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遵义:遵义医科大学,2019.

作者简介

陈 璐 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信息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订阅信息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展会信息
政治法律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