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021-10-12 07:27许月彩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班主任

许月彩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小学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阶段,在学习、生活和自我认识方面往往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尤其作为小学高年级班主任,需要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工作。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的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已发展成为小学班主任重要的工作内容,小学班主任需要掌握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合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进行了探究,提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明确班主任的育人目标

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建设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也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引导,可以转变班主任的育人观,将学生的道德教育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于自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丰富了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的育人目标,为更好地实施德育做足了准备工作,同时也为班主任工作的成效转变提供了新途径。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班主任观念的更新

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比较多,除了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班级日常管理等方面之外,在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充当约束者的角色,还要做好小学生学业成长的管理者与指引者。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着眼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小学生个性成长的促进者。这种多重的角色需要班主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更新观念,重视不同方法的引导,将精力集中到学生的内在素养培养上,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班主任工作新理念的有效渗透,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相对薄弱

在小学众多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的人數并不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度偏低。班主任是将大量时间与精力应用在提升学生基础学科成绩等方面,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度较低。班主任需深刻意识到自身的教学理念欠缺,主动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教育,形成更科学的教学理念,有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科学

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健康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目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中,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是很少的。另外通过职前培训或在职培训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班主任也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和培训,使得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存在观念与自身能力水平脱节的现象,难以辅助学生及时调节负面情绪。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时体现出不科学。

(三)忽视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班级进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足,小学高年级班主任肩负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的职责,不仅要面对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学生可能出现各种复杂的问题,还要承受来自全班几十位家长的希望以及社会的期许,重压之下小学班主任在面对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在班级管理中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三、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与德育环节融合在一起,小学高年级班主任需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力度,确保与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小学高年级班主任需要具备专业教学水平,针对专业心理教学内容,开展专业培训工作。要求班主任能够不断优化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充分挖掘出学生个人潜能,努力挖掘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等知识。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网络上观看上海等地区的优秀心理教师的上课视频,总结学习其他心理教师上课的优点和亮点。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并经常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因此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也必定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就能更好地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另外,班主任对学生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心理活动游戏项目,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乐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重视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还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班主任在教学中可以创设积极愉悦的心理氛围,对学生积极关注,鼓励每个学生,积极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愿意学习。所以,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及时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及成就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需要得到班主任的高度重视。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应当注重和加强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学生们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健康乐观的心理。

参考文献:

[1]侯逸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途径探微[J].新教育,2021(14):6-7.

[2]曾海琴.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14):11-12.

[3]郭红娟.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20(15):222-224.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