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光、谭贤鄂:苏湘两地倾情改变穷山村

2021-10-13 13:04徐炯权
银潮 2021年9期
关键词:罗山苏州大学养殖

文/图>>>徐炯权

王苏光(右)与谭贤鄂在谷罗山村希望小学

退休前,王苏光是苏州大学教师,谭贤鄂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桥自弯镇谷罗山希望小学校长,两人因支教助学相识。退休后,他们继续发挥余热,致力于改变谷罗山村的落后面貌,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退休校长担任村支书

2020 年11 月27 日凌晨,苏州大学退休教师、谷罗山希望小学名誉校长王苏光,从南京飞抵张家界,与谭贤鄂会合,赶往桑植县桥自弯镇谷罗山村。

第二天清早,王苏光在谷罗山村转了一圈,发现原先的烂泥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低矮杂乱的土砖房变成了漂亮整齐的新楼房。村里不但有希望小学、扶贫工厂、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有阳光院、老年活动室……

谷罗山村的变化,他和谭贤鄂是参与者、见证者。

谭贤鄂与王苏光的情缘始于1996 年,时任苏州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的王苏光一行到桑植县考察,发现谷罗山小学一些孩子连鞋都没有,出早操只能光着脚,低矮的学生宿舍没有窗户,墙壁上满是破洞,夜晚只能睡在稻草上。

谷罗山的贫穷超出了王苏光等人的想象。桑植是开国元帅贺龙和开国中将廖汉生的故乡,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应该脱贫,老区人民应该过上好日子。

1998年,王苏光从电视上看到谷罗山小学被洪水冲垮,立刻动员苏州大学的教师们捐助20万元重建校舍,还带着大家捐献的衣服等物资夜以继日地赶到谷罗山村。1999年5 月,苏州大学谷罗山希望小学建成,王苏光被聘为名誉校长。

2009 年9 月,谭贤鄂从谷罗山希望小学校长岗位退休,时任乡党委书记张天鹏请他到办公室说:“谭校长,乡党委研究决定,让你担任谷罗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说完,张书记把谷罗山村面临的拖欠村民农田补偿款、集资修建的村级道路两年没有竣工等4 个棘手问题一一摆了出来。

“你在村民中威望高,能否4 天内解决好这4 件事?”张书记满脸期待。谭贤鄂是土生土长的谷罗山村人,对村里情况一清二楚:集体经济为零,无网络无自来水,通电也不正常。要治理好这个落后村谈何容易,但想到自己是一名老党员,他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

上任第一天,他带领村组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逐一解决问题。“4 天时间,就把多年来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了,组织上选人真是选对了。”村民们夸赞。谭贤鄂向上级组织立下的“军令状”如期兑现,不但让乡党委政府领导刮目相看,也赢得了全体村民的信赖。

谷罗山村位于平均海拔800多米的深山里,村民生活处于深度贫困线以下。上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谭贤鄂发现53名孩子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没有及时上户口,无法接受义务教育,他与派出所联系,帮孩子们上好户口,让他们顺利入学。

苏州大学支教师生与谷罗山希望小学的孩子合影

2019年,村民刘少云患喉癌去世。由于家庭困难,正读高中的女儿刘蝶面临辍学。谭贤鄂联系已经退休的王苏光,组织苏州的爱心人士,每年资助刘蝶18000 元,不但让她顺利读完了高中,还考上陕西师范大学。

2010 年至2020 年,通过谭贤鄂与王苏光牵线搭桥,苏州大学先后资助了刘蝶、刘艳、周扬扬、余春燕等14 名谷罗山村贫困家庭学生,现在,这些孩子有的已大学毕业,有的还在学校念书。

联手改变穷山村

谭贤鄂深知,改变谷罗山的落后面貌,除了外界的物质资助,更重要的是增强村民自身脱贫的造血功能。为此,2010年他和王苏光商议:一方面利用苏州大学师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机会,为谷罗山希望小学教师培训普通话、计算机等专业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联系农业专家深入山林、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村民学习和掌握果树栽培与管理技能。

谷罗山五组距村部5 公里,上万亩林地山地颇具开发价值,但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只能“抱着金饭碗过穷日子”。在王苏光的建议下,谭贤鄂将包括五组在内的3 个村民小组上千亩山林流转给一家公司经营,村民年人均增收400元。

2016 年,谷罗山村与青湾村、冷峰村合并,已退休的王苏光和谭贤鄂走访青湾自然村,发现这里无公路、无水源、无耕地,住在峡谷中的村民吃饭都成问题,逢刮风下雨时,峡谷悬崖上不时滚下落石,危及人身安全。他向谭贤鄂建议,采取集体搬迁的方式解决青湾百姓的生存环境问题。谭贤鄂写了一份调研报告,建议将63 户、259 位居民易地搬迁安置到谷罗山村二组,被政府采纳。

2018 年7 月1 日,谷罗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正式启动。

“政府拨款1400 多万元建设4 栋安置楼,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一定要保证质量,决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谭贤鄂三令五申,经常带领村组干部早出晚归,有时甚至与民工一起睡在工棚里。

难了帮扶乡村情

“10 年前,我贷款40 万元,加上王苏光联系苏州企业家赞助的20万元,在村里办了千头养猪场。”谭贤鄂介绍,2013年他老伴去洛阳带孙子,自己整天忙于公务,对养猪场疏于管理,导致严重亏损。

2018 年5 月,通过王苏光介绍,村里引进一家公司流转了谭贤鄂的养猪场,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采取“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公司负责给养殖户提供种苗、养殖技术、疫病防治、订单收购服务,农户负责建设养殖栏舍和养殖,当年为村集体分红2万元。

谷罗山村森林覆盖率达80%,植被丰富,花草繁盛,适合野生蜜蜂繁衍。2019年,王苏光建议谭贤鄂牵头成立蜜蜂饲养合作社。村民王保清参加养蜂技能培训后,养蜂46箱,一年纯收入5万多元。

“把养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加快了村民的脱贫步伐。”谭贤鄂说,谷罗山村这两年集体收入达到5 万元,人均增收1500 元,2018年被评为桑植县发展养殖业先进单位。2019年11月30日,谷罗山村整体摘掉了贫困帽。

2020 年11 月,谭贤鄂卸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在电话里告诉王苏光,谷罗山村基本达到了路到户、水进屋、灯常明,学生上学有人助,重病住院钱不愁,吃饭穿衣更无忧。

2020 年11 月27 日,记者在谷罗山村白龙泉养殖基地看到,红冠子、花外衣的土鸡有的在追逐,有的在觅食……养殖户廖和清正忙着在林子里捡鸡蛋。

47 岁的廖和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常年在外打零工维持生计。2018 年,他贷款3 万元回村饲养土鸡赚了10多万元,现在饲养规模扩大,村里136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他的土鸡养殖合作社。

2020 年12 月21 日上午,王苏光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一条动态——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捐赠谷罗山希望小学的47台电脑,今天发货了。他说:“虽然谭校长现在不再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但我和他会继续为开发谷罗山村的红色旅游资源和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猜你喜欢
罗山苏州大学养殖
珍珠寺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Simple Life is Far Away
北人食菱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