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头等大事”开始

2021-10-13 13:05干国宇
银潮 2021年9期
关键词:敬老院服务队志愿

文>>>干国宇

孙秀珍为老人理发

剪刀一拿,“哗哗”一剃,一个干净清爽的新发型剪好后,“孙二娘”手一挥,下一位老人便坐上前来,解决自己的“头等大事”。

“孙二娘”真名孙秀珍,是淮安市清江浦区的一名理发师。从菜场旁一个不起眼的理发店到当地老人都知道的“爱心发屋”,再到带领身边姐妹成立“520”志愿服务队,她坚持为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服务,将温暖辐射到每一位老人心间。“只要有需要,我们会及时赶到。”这是她的口头禅。

孙秀珍第一次免费理发是在30多年前。那天,一位头发蓬乱的残疾老人推开她的店门,怯声询问能否为他理发,孙秀珍爽快答应。剪完后,老人从口袋里掏出壹分、贰分面值的纸币递给她,她赶紧推开。“我没要他的钱,还拿出一些衣服、袜子给他穿上,给了他一星期的生活费。”孙秀珍说,从那之后,她一直免费为这个老人理发,直至4 年后老人去世,“他把一块熊猫石送给了我,这对他来说很珍贵,对我来说更珍贵。”

后来,孙秀珍的理发店每月都要停业几天。停业的这几天,孙秀珍带上各种工具,走进社区免费为老人理发、洗澡、修脚,碰见行动不便的老人,她便主动上门服务。有位孤寡老人摔断了大腿骨,卧床不起,缺少尿片,孙秀珍得知后,带着一箱尿片去看望,并承诺老人所需的尿片全部由她负责。老人离世前,托人给孙秀珍带话,感谢她给与的亲人般的温暖。

“有次在敬老院,有位92 岁的老爹想抱抱我,我答应了,他高兴了好多天。他们开心,我就满足。”孙秀珍说,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她意识到,要用温暖的心传递温暖,让老人感受到爱和呵护。

“我小时候,父亲教育我,自己有一碗饭吃的时候,一定要让没饭吃的人也吃得上,这是我的家风。看到这些老人,我就想到父亲说的话,做这些事是应该的。”

520志愿者联盟开展敬老活动

“名号”传出去后,很多老人舍近求远来找孙秀珍理发。2011 年,孙秀珍以“爱心发屋”为基础,带领身边的姐妹们成立了“520”志愿者服务队、“520”志愿者爱心服务联盟,约定每月5日、20日定期开展助老助残志愿服务,每年5 月20 日集中组织开展一次大型活动。目前,“520”志愿者服务队注册会员近3000 人,开展志愿服务近4万次。

“有艺术团,有服装站,服务队服务的面很广,只要有需要,我们就去做。”2012年,“520”志愿者服务队结对帮扶淮安市淮阴区三树敬老院,不仅每个月上门服务,而且自费为孤寡老人购买衣服、生活用品、节日礼物等。每年4 月的第二个星期天,“520”志愿者服务队还组织文艺演出,为老人们举办集体生日庆祝活动。2013年,爱心服装站的志愿者们日夜赶工,为4 个敬老院的200 多名孤寡老人提供近 2000件新服装。

“每年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我们都会为老人送上我们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新衣服。这次我们准备送800 件,已经完成300 件了。”孙秀珍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做衣服的时间比往年迟了一个月,所以志愿者们一有空就往服装厂跑,有时晚上八九点仍在忙碌。“早点把新衣服做好,让孤寡老人穿上身,他们开心,我们也开心。”一名志愿者说。

“520”志愿者服务队帮助了很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传播爱心的队伍中。“各个志愿者分队也在陆续建成中。如果现在去安徽宣城开展志愿活动,我一个人去就够了,当地的志愿者队伍已经形成规模。”孙秀珍介绍,2014 年,她组织志愿者到安徽宣城沈村敬老院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成立了“520”志愿者服务分队,该分队现有志愿者300 多人,分成3 个小队分别帮扶3 个敬老院的160 多名老人,每月开展爱心服务活动。

2018 年,孙 秀珍荣获“中国好人”称号。随着队伍不断扩大,“520”志愿者服务队的免费服务项目由原先的理发“升级”为“三刀一掏”,即修脚刀、剃须刀、剪刀和掏耳朵。“后续还会提供心理关爱、精神慰藉、保健按摩、法律咨询等服务。”孙秀珍说,“我做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小事,今后还将继续把爱心传递下去。”

猜你喜欢
敬老院服务队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老人摔伤未告知家属 养老院担责
蒋王社区:打造“侨之家”、同心桥服务队 以侨为“桥”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长沙作家志愿服务队走进校园
敬老院的微笑
社区快讯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火场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