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新冠疫苗就万无一失了吗?

2021-10-13 03:05航天中心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姚楠
保健医苑 2021年10期
关键词:防御机制活疫苗人群

文/航天中心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姚楠

今年以来,很多单位、学校和社区开始了疫苗接种工作。有人问,接种了疫苗就一定不会被传染上新冠病毒了吗?下面笔者就为大家科普一下疫苗的相关知识。

人体对感染的防御机制

当一种新型病毒进入人体体内时,我们的免疫防御机制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识别的,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制造和使用所有需要的杀菌工具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

而这期间,这些病毒往往已经完成在体内的自我复制。这次新冠病毒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之前没有先例,我们体内的防御机制没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病毒趁机攻击人体,引发一系列的病变。

注射疫苗的目的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刺激你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些保护物质并形成记忆,当你的身体下次真的遇到病菌时,形成记忆的免疫系统能产生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防御这些敌人。翻译一下就是提前告诉你病毒长什么样子,下次遇见直接一棒子打死。

疫苗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就是用传统方法生产出来的疫苗,也就是人类前期已经多次运用过的方法,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科兴的疫苗和国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疫苗都属于灭活疫苗。现在国内大部分单位所接种的都是这种疫苗。这种办法技术成熟,生产相对容易,但缺点是对生产过程和设备的安全性要求较高。

第二种类型是用新型方法生产出来的疫苗。也就是我们最近几十年开发出来的疫苗生产技术,运用这些技术生产出来的针对其他疾病的疫苗已经成功上市,相关技术可以直接拿来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主要包括重组蛋白疫苗和载体疫苗。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陈薇院士团队和康希诺合作的疫苗,运用的载体病毒是腺病毒。优点是生产过程相对安全,缺点是可能由于自身免疫情况,影响疫苗有效性。

第三种类型是前沿方法,也就是我们还没有在人群中实验过的方法。这类方法虽然已经在实验室条件下成熟完善,但是市面上还没有运用该技术生产出来的疫苗,因而有很多人群风险是不确定的,主要包括DNA 疫苗和RNA 疫苗。辉瑞研发的疫苗就属于RNA 疫苗。这类疫苗优点是可以完全在活体外部进行快速大批量生产,缺点是对于DNA/RNA 运输装备的要求较高,还有就是之前从没有大型此类疫苗的经验,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新冠疫苗为什么要打两针

现在几乎所有新冠疫苗都要打两针,并且两针之间间隔21~28 天。虽然前后两针疫苗是相同的,但它们的效果并不是简单的1+1=2。

而在疫苗接种流程中,需要两针或更多次针来增强免疫力是非常常见的。例如,水痘疫苗和麻风腮(麻疹、风疹和腮腺炎,MMR)疫苗通常需要打两针,破伤风疫苗需要打三针,而狂犬病疫苗甚至需要打五针。

因为第一针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这种现象在灭活疫苗上尤为明显,因为灭活这个过程会导致抗原性降低。在某灭活疫苗I 期临床试验中,设计了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是2 微克、4 微克和8 微克,另外测试了打一针、两针和三针的抗体水平,后来发现打两针是足够的。但是,不管什么类型的疫苗,有效率都不能达到100%。

新冠疫苗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打

根据国家疾控中心的策略,全民免费接种。也就是,由国家来承担疫苗的接种费用。只要符合接种要求的人都可以打,但重点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

目前,首先要完成九类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这九类重点人群分别是:

1.涉及进口冷链的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

2.口岸装卸、搬运、运输人员。

3.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

4.医疗卫生疾控人员。

5.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业人员。

6.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

7.政府机关、公安、武警、消防、社区工作者。

8.水电、煤气相关人员。

9.交通、养老、物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人员。

在重点人群完成接种之后,其他人群也陆续进行接种,国家倡导的是实现“应接尽接”,所以只要符合要求,大家都应接种。

哪些人不能打

不适合接种的人包括孕妇、哺乳期女性,正处在发热或感染等疾病急性期、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人群,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都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前面也提到了,任何疫苗都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也就是即便是打过新冠疫苗,也是有可能被感染上病毒的。所以,我们仍要做到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少聚集。

猜你喜欢
防御机制活疫苗人群
防御机制在医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中的中介作用*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什么是减毒活疫苗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分析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