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时节要打好“保胃战”

2021-10-13 03:05刘姿含
保健医苑 2021年10期
关键词:螺杆菌幽门胃溃疡

文/刘姿含

随着进入夏秋季节的更迭期,天气逐渐转凉,慢性胃炎急性发作的机会“成熟”起来,加之民间“贴秋膘”的传统习俗与追求减肥瘦身的时尚导向彼此交错,人们积极投入“保胃战”就在当前。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时,首先要去除急性发作的诱发原因。“老胃病”们对自己的病情应当了如指掌,面对美酒或刺激性饮食应立即停止,不可贪恋。必要时采用促动力药抗腹胀及去痛、止呕对症处理,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制胃酸分泌,或加用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如有细菌感染则要使用抗菌治疗;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有慢性胃炎急性发作,尤其急性腹痛时,千万不要自行服药,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延误诊治。

根据临床研究,慢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包括:①幽门螺杆菌感染;②饮食问题,如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密切相关;③外在环境因素对慢性胃炎的影响较大,发生率存在地区差异;④自身免疫,也就是患者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⑤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等反流;⑥酗酒;⑦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因此,慢性胃炎患者要格外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结构合理,三餐定时,戒烟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数慢性胃炎患者症状不典型,除上腹疼痛与饱胀外,还有可能出现早饱、嗳气、恶心、反酸、口苦甚至口臭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主要与慢性胃炎感染幽门螺杆菌密切相关;还有少数胃炎患者与自身维生素B12吸收不良有关,该类患者可伴有贫血及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的头痛、记忆力减退等。

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90%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镜检查为胃黏膜慢性炎症,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或萎缩,黏膜完整无缺损。胃溃疡存在黏膜缺损且缺损超过肌层,上腹痛发作呈慢性、周期性,具有节律性,往往表现为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痛或午夜痛,部分患者进食上腹痛不能缓解,服用止酸药后可缓解。

预防慢性胃炎的发生,应该做到饮食有节。嵇康《养生论》说:“饮食不节,以生百病。”随着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大鱼大肉等美味佳肴吃得太多,会加重胃肠负担,出现肠胃饱满,使人感到腹中闷胀症状,体内的“真气”不能畅通地运行,所以日常尽量要少吃,一般以七、八分饱为宜。吃饭过程也要细嚼慢咽,一方面可以充分咀嚼,减轻胃肠负担,也可以使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肥油以及各种刺激性食物,比如含酒精或香料的食物。饮食上,要防止食物过酸、过甜、过咸、过苦。也不能吃过冷、过烫、过硬的食物,更加不能暴饮暴食。肠胃不好的人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饮食,更忌暴食暴饮,要戒烟禁酒。服药时,最好餐后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由于秋季多燥,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可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益胃生津之品。食物品种也尽量不要太杂,少吃辛辣。

此外还要提醒大家,胃若有不适,要及早处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胃病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如胃溃疡到胃穿孔,病情要经历好几年的时间。因此,胃有不适、隐痛等出现时要格外留神,应及时就诊。如确诊是胃溃疡,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些抗溃疡的药物,早期患者可以很快痊愈。

找不同答案

猜你喜欢
螺杆菌幽门胃溃疡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TNM胃癌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怎样治疗和护理胃溃疡?
吸烟对胃溃疡患者有什么危害
胃溃疡易演变成胃癌吗?
手术治疗胃溃疡9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