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食剂对幼犬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1-10-14 05:09张建斌李佳怡黄佑倩
中国饲料 2021年19期
关键词:幼犬消化率生化

李 扬, 张建斌, 李佳怡, 黄 坭, 黄佑倩,杨 华

(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老龄化、“空巢青年”等独居经济的发展,以饲养宠物为主流的情感消费经济在大中型城市逐渐流行起来(朱淑婷等,2019;黄可权等,2019)。在宠物产业链中,上游的宠物食品行业成为占比较大的行业(易建华等,2016)。作为宠物食品的分支,我国宠物诱食剂的发展虽然处于起步阶段(苏艳娜等,2004),但潜力巨大(党会,2004)。诱食剂通过酶解和美拉德反应,将动物源性原料转化为具有多种醛类、醇类、酸类、酮类、酯类、烃类以及含硫化合物的芳香类物质。可以明显改善宠物饲料的适口性,增强食欲,提高采食量(刘策等,2020;刘策等,2019;魏尊,2015)。研究表明,诱食剂可显著提高贵宾犬的采食量(孔凌等,2015),对宠物的饲养具有明显而积极的生物学作用(李超,2013)。为了开发宠物诱食剂并了解其功效,本试验在制备完成诱食剂的基础上对其诱食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探究诱食剂对宠物犬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宠物诱食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诱食剂 诱食剂(鸡肉、鸡心、鸡肝的比例为1:2:1;固液比为1:1;添加酶量为1.2×104U/g;通过55℃酶解反应所制成),由天津农学院动物营养实验室自制。

1.2 日粮组成 饲料根据美国饲料管理协会(AAFCO)以及GB/T31216-2014中幼犬营养需要标准,科学配制日粮。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宠物犬适口性试验 参照国际上测定适口性的通用方法——双盆法,为每只试验犬提供4个食盆(分别为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0%诱食剂、基础日粮+2.0%诱食剂和基础日粮+3.0%诱食剂),于每天9:00、17:00进行饲喂,观察12只犬的第一口偏好选择,记录不同比例诱食剂的第一口选择数量。连续测试4 d,隔一天将食盆位置对调。结果由表2可得,基础日粮+1.0%诱食剂适口性最好。

表2 不同浓度诱食剂对于第一口偏好测试的影响

1.4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选择12只体型相近、45~55日龄、健康中华田园幼犬(购于天津市曹庄子宠物市场),其中雄性4只,雌性8只。按照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为2组进行为期4周的试验。每组6只(4只雌性、2只雄性),圈养于不同笼内。开始试验前对圈舍内栅栏、地面及喂食饮水器具进行清洗消毒,采用甲醛熏蒸法对整个圈舍进行48 h封闭消毒处理;每天09:00、12:00、17:00定时饲喂,自由饮水。每天打扫笼内卫生。每2 d用高压水枪冲洗整个圈舍卫生,所有试验幼犬均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1.5 指标测定及方法

1.5.1 生长性能测定 在正式试验期第0、7、14、21、28天称量每只试验幼犬体重,计算试验期间试验幼犬的日增重(ADG),认真记录试验期间各组试验幼犬每天的采食量,计算试验期间试验幼犬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耗料增重比(F/G)。

1.5.2 粪便评分 在正式试验期第0、7、14、21、28天上午9点喂食之后,对幼犬喂食之后1 h之内的新鲜粪便拍照和参考The WalthamRFaeces Scoring System进行评分,粪便中水分含量按照GB/T 8576的方法进行测定。

1.5.3 消化率测定 消化率的测定采用内源指示剂的方法,在正式试验期第26、27、28天上午喂食之后,收集2 h内每组幼犬的新鲜粪便,收集之后立即放入-20℃冰箱中保存,连续收集3 d,每组混匀65℃烘干,粉碎后,进行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的消化率测定。

1.5.4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于试验结束前当天对中华田园犬进行前肢静脉采血,采血约5 mL,血液37℃恒温培养箱孵育15 min后,4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于-80℃低温冰箱内保存,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O)、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等血液生化指标。

1.6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中的ANOVA程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邓肯氏多重比较。数据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食剂对试验犬生长性能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21.41%、18.31%。

表3 添加诱食剂对试验犬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诱食剂对粪便评分的影响 由图1可知,试验组及对照组的粪便评分均在1.5~3.5分。3 d后试验组宠物犬粪便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

图1 诱食剂对犬粪便的影响

2.3 诱食剂对试验犬消化率的影响 诱食剂添加对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如表4所示,试验组粗脂肪、钙及磷的消化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粗蛋白质消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干物质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提高了27.43%。

表4 添加诱食剂对试验犬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2.4 诱食剂对试验犬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5可知,对照组与试验组犬血清中总胆固醇(CHO)、总蛋白(T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甘油三酯(TG)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犬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6.72%(P<0.05)。

表5 添加诱食剂对试验犬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5 诱食剂对试验犬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由表6可知,对照组与试验组血清中GSH-PX、MDA、TSOD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6 添加诱食剂对试验犬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诱食剂对犬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宠物食品方面,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可以有效反映动物的生长性能。在动物食品中添加诱食剂可明显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日增重。郝志敏等(2012)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诱食剂,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6.02%。洪伟等(2010)发现,在蛋鸡饲粮中添加大蒜素可以显著降低蛋鸡料蛋比。本试验结果表明,诱食剂可显著提高宠物犬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量提升了21.41%,平均日采食量提升了18.31%。这说明本实验室开发的诱食剂可有效改变宠物饲料的风味,增强犬的摄食欲望,从而通过调节采食中枢达到提高采食量的作用。

3.2 诱食剂对犬粪便评分的影响 The WalthamRFaeces Scoring System评分共分为9个等级,理想的粪便形态应该是可以被容易捡起的,不过于稀也不过于坚硬,比较容易收集,因此将2.5分视为最佳的粪便评分。正常的犬粪便应该是圆柱形、大小适中且有光泽感,一般分三段。含水量大概六到七成,颜色在新鲜时应该是金黄色或褐色(程鲁光等,2008;程鲁光等,2008)。本研究发现,饲喂诱食剂的试验组犬粪便评分一般来说高于对照组粪便,基本在2.5~3分,粪便含水量较为适宜,在正常范围之内。

3.3 诱食剂对犬消化率的影响 魏尊等(2015)发现,犬的采食是多种感觉与消化系统相互协调的一个过程,在犬日粮中加入宠物诱食剂,可刺激犬消化运动,有利于食品消化吸收,使饲料中营养成分充分吸收,促进犬的生长发育(程忠刚,2001)。本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诱食剂对粗脂肪、粗蛋白质、钙及磷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显著提升了干物质的消化率,提升了27.43%。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4 诱食剂对犬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机体的生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和白蛋白指标均能体现机体对蛋白质的新陈代谢情况,本次试验试验组犬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升了6.72%。但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GSH-PX、MDA、T-SOD)均无显著差异。

4 结论

通过第一口偏好测试可以判断出诱食剂的最适宜添加量为1%。添加诱食剂后可显著提升犬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提高犬对干物质的消化率,增加血清中白蛋白含量。表明适量诱食剂对于犬的健康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幼犬消化率生化
植酸酶对肉鸡氨基酸回肠消化率影响的系统观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冬天幼犬御寒的方法
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豆腐消化率缘何高于豆浆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幼犬喂养的四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