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域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主体构建和沟通策略探析

2021-10-16 00:50张毅博
世界教育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构建主义主体间性跨文化传播

张毅博

摘   要:构建主义的跨文化伦理融合不同文化的规范,指导跨文化情境中个人的交往。跨文化传播的本质是一种世界人民在精神层面参与的交流活动,教育交流活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依照构建主义跨文化伦理的研究范式,通过对“主体间性”和“文化间性”概念的剖析,对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领袖人才国别调研项目在跨文化傳播过程中的主体构建和沟通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在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语境下摸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构建主义 跨文化传播 主体间性 文化间性

一、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新使命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倡全面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背景之下,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高水平人才是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时的必然要求和不变法则。组织大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是研究型大学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的普遍做法,也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的重大举措。

(二)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领袖人才国别调研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非常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院校展开交流合作。2017年以来,学校围绕不同学术主题,选取教学水平高、英语教学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的外方合作院校,开展为期两周的“一带一路”领袖人才国别调研项目(下文简称“一带一路”调研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2020年,学校派出7个代表团,共120余名中国学生,前往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意大利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Libera Università Internazionale degli Studi Sociali,LUISS)等高校,围绕特定学术专题与外方高校师生交流并展开实地调研,研究主题覆盖教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该项目是针对当代大学生设立的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民情、社情的调研项目,旨在通过组织名师学者讲座、外交使节访谈、企业实地调研、文化交流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与宏伟格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国际视野,着力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兼具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领袖人才,促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实施。在项目内容的设计上,“一带一路”调研项目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体验或海外交流学习项目,而是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民情、社情调研考察为目的,以“外国人眼中发展变化的中国”为主题,以“增进中外友谊、吸收有益经验、助力中国发展”为主线,将学习交流、社会调研、文化体验这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而中国高校在开展如“一带一路”调研项目这种以团组为单位派出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时,都会面临以活动组织和活动效果为导向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如何构建由不同国别、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甚至不同专业背景的具有多元文化身份的学生组成的调研共同体?面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冲突对抗以及调试修正,这个有机共同体的形成是否能够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以减少现实中的跨文化对抗与冲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沟通交际策略以形成“求同存异”“平等互惠”的传播身份构建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从而实现调研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面对这些在实践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带一路”调研项目在多年组织实践中,结合相关理论指导,逐步探索出一条在新传播技术背景下开展高等教育跨文化交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项目主体构建和传播策略运用的

理论关照

201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启动2019年度“一带一路”领袖人才赴意大利调研项目。本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与LUISS联合主办,以“沿途丝路,连接中欧”为主题,通过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前往意大利罗马与本地学生一同参加暑期课程、学术讲座、实地调研等活动,对意大利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进行深入调研,以期让中意双方学生更好地了解“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欧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引导中意学生在“求同存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完成调研任务。

(一)构建主义跨文化伦理

构建主义跨文化伦理,最早由美国传播学专家理查德·埃文夫(Richard Evanoff)教授提出,这一理论框架试图在跨文化沟通中采用一种替代模式,其间有着不同道德伦理的人建构他们的共同基础,以“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和“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的视角批判现存的规范以形成新的规范,即创造出协同的“第三文化”。其最终目的是融合不同文化的规范,指导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体交往。下文试图通过对“主体间性”和“文化间性”这两个研究视角的剖析,对“一带一路”调研项目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构建和沟通策略问题进行探析。

(二)主体间性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主体构建

贯穿整个项目始终的原则就是“团队协作”和“中意合体”,任何一个环节均需要中国学生和意大利学生通力合作方可完成任务。如何构建由多元文化身份的学生组成的“调研共同体”成为该项目运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就需要运用跨文化传播学当中的“主体间性”理论来引导学生参与到“共同体”的活动当中。

“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最早由西方现象学理论奠基人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提出,又被称为“主体际性”或“交互主体性”。在胡塞尔的理论体系当中,“主体间性”概念的大意是将“他者”这一概念主体化,将世界与人类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相互融合的关系。主体间性概念诠释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有机整合,体现了他我与自我、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充分融合,体现了主体间的沟通、交往、认可、交际与信任。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先验的现象学摆脱了“为我论”的困扰,并使得所注视的对象从“自我”过渡到“他人”,从单数的“我”过渡到复数的“我们”,也就实现了从“主体性”过渡到“主体间性”。

“一带一路”调研项目正是通过协调整合参与学生群体的内部秩序,通过一系列团队熔铸活动,引导中意两国学生将“我与他”的主客体思维方式转换为“我与你”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以让传播主体的主体间性在人际传播的语境下得以实现。在意大利期间,通过组织中意学生参与破冰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环境,增强团队凝聚力,让学生提高对彼此的认同感,完成传播主体“我和你”主体间思维的建构;通過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引领中意双方学生摒弃传统的以国籍属地为导向的主客场认知方式,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角审视多元学生主体的“主场性”,帮助学生完成主体和主体间形成的“我们为主”的传播主体建构;在最后的成果展示环节,以“我的眼里只有你”为话题,鼓励中意学生向大家展示团队成员在全程活动当中的趣闻轶事和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引导中意两国学生将“我与他”的主客体思维方式转换为“我与你”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

(三)文化间性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沟通策略

文化间性这一概念是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由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斯(Jürgen Habermas)首先提出的文化哲学概念。文化间性更强调差异与互动,“不会用自身文化的价值观和标准来评判他人的文化,或是在与自己文化的比较上来评定其他文化,而是建立在自己的经历和其他文化的互动之上”,即强调在跨文化传播的交互作用中,获得新的文化意义。“文化间性”透过文化的“互惠性理解”(reciprocal understanding),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应对偏见,减少多元文化主义带来的危机,在跨文化传播中可以消解矛盾、弱化冲突、走向和谐[1]。如果单纯按照二分的原则划分出“我者”和“他者”,简单地用同化的方式让他者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生活,或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自己的方式去俯视他人,认为某种文化更具优越性,就会激化不同文化间的矛盾,甚至会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也就无法实现文化融合的和谐局面。

面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冲突对抗以及调试修正,这个有机共同体的形成是否能够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以减少现实中的跨文化对抗与冲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沟通交际策略以形成“求同存异”“平等互惠”的传播身份构建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实现调研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中,文化互动应建立在“从他者出发”的基础上,认为人最直接的生活事实是与他人相处。主体性视角解决不了面对他者的问题,但“从他者出发”可以把自己的偏好悬置起来,从而看见他者、听见他者、理解他者,建构文化的多维视野[2]。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互助式拓展对话”的沟通策略,在实地调研环节,两国大学生一起收集采访材料,研究当地历史,围绕对当代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看法进行对话。在调研成果展示环节,通过“互助式拓展对话”,转换项目参与者的视角,引导不同国别的学生相互分享调研心得,互助式开展调研成果的完善,通过对他者文化的语境式理解以及文化间的可能联系,揭示文化间可能的冲突,在文化的碰撞中建立动态的互动机制。通过“互助式拓展对话”的方式,更多的“他者”实现了从一个扮演辅助角色的非必要叙事参与者到叙事主体的转变,让更多的“他者”参与到叙事共述的过程当中。[3]

三、教育国际合作未来发展之路

“一带一路”倡议指明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引导高校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着力培养相关领域的研究型与实践型人才,为国家发展与公共外交贡献力量。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全国各类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一带一路”交流项目,丰富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交流往来,并为我国学生的国际交流提供了众多欧美国家以外的选择。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对象的短期学生交流项目具有操作性强、历时短、学术重点突出、学生热情高的特点,已成为国内各大学开展“一带一路”学生交流的一大亮点。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以上跨文化理论和案例的分析,本研究拟从以下方面提出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

(一)打破地域壁垒,开展浸润式教育国际合作

中国高校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合作当中,往往采取“单线流动”的合作形式,即通过派国内学生组团出国或者邀请国外团组来华的形式开展在单独地域范围内的教育交流活动。这就难免产生“主体间性”的地域壁垒,让学生形成主客场二分辩证对立的认识,阻碍跨文化活动的展开。如若创造性地开展“双向流动”的合作形式,国内团组和国外团组形成主体共同体,共同在跨地域间展开双向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动,能有效打破阻碍“主体间性”产生的地域壁垒,促进跨文化活动的深度融合。活动设计要突出“浸润式”的特点,将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民情、社情作为调研项目,通过将学术文献阅读、名师学者讲座、外交使节访谈、企业实地调研、文化交流体验、项目总结展示等活动环节有机整合,给中外学生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浸润式”的活动参与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依托融媒体技术,构筑跨文化虚拟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依托互联网开展“云端”交流与合作成为了后疫情时代全球高校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常态。而数字化融媒体因其全球性、开放性、融合性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日后开展教育合作项目的“新战场”。通过各大网络新媒体和数字媒体平台,依靠融合多重媒介,在共享的虚拟空间中进行数字化信息传播,丰富叙事传播渠道,合理利用数字化媒体的优势促进文化融合是跨文化传播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终极使命。在实际操作层面,可以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及虚拟社区,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组成中外学生之间1对1云端网络学习团队,并且可以高效跟踪学生的学习动态;邀请中外名师学者通过线上平台远程介绍中外历史发展、经济概况、文化习俗、法律制度、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情况,并且与学生开展实时互动;借助现代融合媒体的媒介优势,开展对当地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浸润式深入探访,邀请当地孔子学院的教师及学生代表参与“数字”茶话会;通过全新数字呈现形式,将学生们在调研项目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立体式、全方位的展示,并通过社交平台向全世界进行二次传播。

跨文化传播主张要把“我与他”的主客体思维转换为“我与你”的主体间性思维,而开展国际间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促进跨文化身份由“我与他”二元对立到“我与你”统筹融合的有效策略[4]。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是一种互动性的存在,当我们用某种先验的本质给它贴上标签时,不仅仅是走上了单面化理解的歧路,更重要的是采取了非互动的态度和方式,最终也理解不了它的本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只有回到“主体间性到文化间性”和“互惠性理解”的合作框架,采用多元化的叙事传播渠道,才能超越文化偏向,超越把他者文化当作知识理解与兴趣满足的局限,形成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较强的文化浸润性力量,伴随其长期性和间接性的内化作用,借助融媒体的力量实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2-24.

[2]仪修出.博物馆国际合作中跨文化身份构建与传播策略探析——以美国和摩洛哥博物馆链接项目为例[J].对外传播,2020(9):76-78.

[3]傅炜琳, 张帆, 王岳飞. 以学生为本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基于本科生对外交流需求分析的实证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34):36-37.

[4]肖珺,王桐.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反思[J].跨文化传播研究,2020(1):102-121.

编辑 娜迪拉·阿不拉江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构建主义主体间性跨文化传播
基于构建主义的数学实验课程三级教学平台的构建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基于Moodle教学在线的大学数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