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问题教学策略

2021-10-16 19:09张艾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5期
关键词:问题引导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张艾平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知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其可以通过想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最终效果。本文即是从问题设置要激趣、问题设置要精巧以及要倡导发散思维三个角度出发,对于小学语文问题教学策略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引导;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一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语文教学模式逐渐形成。所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指的是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其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开展教学,而不再是正向的知识传输。可以说,问题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正好相反,但是问题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而知识教学则只能够传输学生知识,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语文问题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问题设置要激趣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总是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学老师只要精心设计新奇蕴疑的教学提问,就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帮助教学老师的教学顺利进行。课堂提问时,首先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让兴趣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其次,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机,使问题具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最后,提问时除了注意内容的新颖、形式的丰富外,还可以在组织的问题里面设计一些似乎有悖于常理的矛盾或一些“见惯不怪”的现象,在学生面前设置一些“悬念”,以增强学生的好奇性。一般来说,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的问题,一是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二是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三是在低层知识与高层知识的联系处。教学老师如果在这些地方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就会在学生的认识中引起已知与未知、理论与实际、低层次与高层次之间的矛盾,从而激发他们去积极探索。例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咨询学生:“为什么作者写的是去年的树,而不是今年的树呢?”学生:“作者可能写的是回忆类的文章。”老师:“确实存在这种可能。那么大家请阅读课文,看看文章是不是说的回忆?”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发现,这篇文章并不属于回忆类文章。但是却发现去年的树是整篇文章的主线,而如果直接写今年的树,又与文章内容不符。而且,学生也能够想到,通过命名“去年的树”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老师通过设定悬疑问题,便能够和那好的调动起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进而保证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效果。

二、问题设置要精巧

精巧是语文问题设计的重要法门,教学老师在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展开教学时,其就要注重问题设计的精巧,否则难以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学习效果。所谓的精,就是精心设计提问,设计的问题要精。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所谓的巧,就是教学老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从老屋的角度出发展开提问。首先,教学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这是从宏观角度引导学生思维,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整体概括能力。在学生给出相应的答案之后,教学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完善。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老屋不倒的原因。这种概括方式就很不好,因为我们还是不知道老屋为什么不倒。有的学生概括这篇文章讲述了老屋乐于帮助各种小动物的故事。这样的概括方式就比刚才要好很多,但是没有将老屋的坚持和坚韧表达出来。教学老师通过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学习,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和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高效的保证和激发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效果。在这里,教学老师一定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真正找到问题的答案之后,教学老师继续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比如这篇文章表达了老屋什么样的精神品质等,以此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三、要倡导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指的是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时,其通过文章题目的设计,引导学生向着网状的方式进行思考,而不是线状的方式进行思考,这就是一种发散思维的培养方式。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声音有哪些,学生会想到树叶作响的声音、下雨的声音、刮风的声音等,此时教学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界的声音,这同样属于大自然的声音。然后,教学老师再引导学生将各种不同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以此锻炼学生思维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理解。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问题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不简单,教学老师要从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巧妙设计问题,并注重问题设计的精巧性和深入性,如此才能够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張巨英.小学语文阅读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5(94):30.

[2]陈天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J].课外语文,2015(12):69.

[3]贺占清.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J].新课程学习(上),2014(12):102.

猜你喜欢
问题引导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中政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