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瘾”是一种病

2021-10-16 12:47刘良军
清风 2021年19期
关键词:折射出质问当事人

刘良军

一般来说,工作中遇到来自领导的责问、同事的疑问、群众的质问,能够第一时间给出合情合理合法的解释,相信大家不仅不会“穷追猛打”,反而还会对这种有问必答的认真态度投以赞许的目光、欣赏的表情。毕竟这时的解释或多或少体现出当事人不回避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担当精神。假如支支吾吾,或充耳不闻,或横眉冷对,只能说明当事人连起码的敬业精神也付之阙如。

但适时的解释,并不等于解释了就完了。诚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故而无论解释得多么完备充分,如果仅仅止步于解释,问题最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假以时日,大家依然会不满意。进一步言,让“惯于解释”成为常态,不禁让人怀疑当事人只是“解释成瘾”,压根儿无实事求是之意。

面对质问、责问,如果只是如此一迭声的解释,只能说明当事人不敢担当,刻意逃避责任。换言之,解释过后,是自己的责任过错与担当失误,勇敢地承认,积极地改正,才能让大家看到希望,有所指望,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忽悠,“哀莫大于心死”。

解释成瘾,既折射出“不敢担当、逃避责任”之病,同样也折射出“自以为是、唯我独尊”之病。

人皆有受尊重的心理需求,谁都不想事情做了,还受到怀疑、置疑、指责与埋怨。同时也正基于这种心理需求,当事人一事经手,力求做得尽善尽美,办得完善完美。正所谓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尤其实践无止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求“法与时转则治,法与时宜则有功”,否则出现瑕疵、毛病与不足在所难免。方此时,面对疑惑、疑虑与疑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是最终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更上层楼的正确之道。而明显地,有些人却惯于解释,极力解释,乃至恼羞成怒地解释,只能是内心里一贯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心理使然,认为自己不可能出错,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金科玉律,一举一动如同教科书,不能也不应该有杂音、噪音与刺耳音。

既然是病,就得治。事实上,有群众说了,对那些“解释成瘾”之人,不妨保持沉默,让其在众人的沉默中学会自知自醒自重。一定程度上,这正是治疗“解释成瘾”的良方。试想一下,当事人在那里有板有眼地解释,乃至穷凶极恶、声嘶力竭地“据理力争”,遭遇的却是一片寂静,难道还不能倒逼自己“反躬自省”么?由此一番自我审视,才能发现“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是自己的责任就要担当,是自己的过错就要改正。与此同时,举一反三,不断地“吾日三省吾身”,才能无论作决策也好、执行也罢,终至周详计划、通盘考虑、三思而行,确保不出纰漏,鲜有差错。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与其靠解释维护自己的自尊,凸显自己的权力权威,不如放下架子,俯下身来,主动走近群众,从群众那里听取他们之所以发问、疑问、质问的具体缘由,听取他们内心里的真实想法、善意建議、有益意见,进而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填洼地,推动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法定权力固然是权威性的重要来源,但长远来看,民心向背才是决定权威性的根本力量。实践证明,与群众一道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非但无损自尊,反而因为求得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更加让群众理解、拥护与支持。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坚持问题思维、问题导向,才能由解决问题入手,聚人力、暖民心、合民意,实现各项工作高质量。正是从这一角度言,“解释成瘾”不仅是不好习气、不良作风,也是做群众工作的一大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又一鲜明体现。变“惯于解释”为虚心聆听、诚恳请教、民主协商、协同解决,才能真正形成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工作氛围。

猜你喜欢
折射出质问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自定义的浪
自定义的浪
可爱的语气词
油罐内外
多功能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表达
从梦想到现实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