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的疗效观察

2021-10-17 17:15丁雪峰
甘肃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普拉克左旋多巴帕金森病

赵 倩,丁雪峰

(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显著的症状为特征性运动症状[1]。调查显示,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多在60 岁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患病数量急速增加,危及患者健康[2]。由于该病无法治愈,患病后建议患者积极就医,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以减轻症状。有研究表明,目前帕金森病临床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而用药不当、用药单一等是帕金森病病情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临床治疗应特别注意坚持用药、联合用药等[3]。左旋多巴是多巴胺前体物质,是帕金森病常用治疗药物,行单药治疗,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易发生开关现象、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4]。普拉克索是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D2 受体呈现出高度选择性,对D3 受体呈现出高度亲和力,在帕金森病治疗方面有效且安全[5]。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普拉克索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96 例帕金森病患者,收治时间:2019年1 月-2020 年6 月,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6 例帕金森病患者分成2 组,对照组48 例,男27例,女21 例,年龄60~83(66.26±3.08)岁,病程2~9(4.89±1.43)年;研究组48 例,男29 例,女19 例,年龄60~85(66.37±3.13)岁,病程2~10(5.06±1.51)年。两组性别构成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年龄分布、病程分布行t 检验,统计学分析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6],且病情稳定;②均未患有精神疾病;③能严格遵照医嘱服药;④患者/家属知情本次研究,且已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心、肺等)功能障碍患者;②纳入本次研究前4 周内服用过可能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有关药物,或存在药物滥用情况;③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或脑外伤在内的其他因素引发的帕金森病;④对普拉克索、左旋多巴过敏,存在用药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左旋多巴(规格:250mg×100s,生产厂家: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888)。饭后口服,首次剂量250mg/次,3次/d,连服7d;7d 后视患者耐受情况增加服药剂量,剂量限值6000mg。

研究组:服用普拉克索(规格:0.125mg×10s,生产厂家:Bo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批准文号:H20110068)与左旋多巴。普拉克索首次剂量0.125mg/次,3 次/d,连服7d;7d 后视患者耐受情况增加服药剂量,将临床症状稳定时的剂量作为维持剂量。左旋多巴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一致。

2 组疗程均为12 周。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比较。UPDRS 包括Ⅰ、Ⅱ、Ⅲ、Ⅳ四部分,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

(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取血清,低温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TNF-α 与IL-6 水平。

(3)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计算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即发生不良反应例数/各组总例数×100%,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头昏、开关现象、便秘等。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3.0。计量资料(本研究指UPDRS 评分、血清TNF-α 水平、血清IL-6 水平)用()描述,计数资料(本研究指不良反应发生率)用n(%)描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P 值小于0.05,说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UPDR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UPDRS 四部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PDRS 四部分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UPDRS 四部分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UPDR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UPDR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 与IL-6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 与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各组血清TNFα 水平、血清IL-6 水平相较,治疗后两组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 水平(200.46±12.43)pg/mL、血清IL-6 水平(3.69±1.22)pg/mL 低于对照组(285.24±14.18)pg/mL、(9.62±1.45)pg/mL(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 与IL-6 水平比较 (,pg/m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 与IL-6 水平比较 (,pg/m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帕金森病发生可能与年龄增长、环境因素等有关,发病后具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表现,是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帕金森病进展缓慢,确切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缺失是目前该病公认的主要病理改变[7]。另外,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与黑质纹状体系统均表现出炎症反应,TNF-α、IL-6 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参与到帕金森病发生、进展过程。而脑部异常增高的TNF-α、IL-6 等炎症因子能顺利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循环,促使血清中TNF-α、IL-6 等炎症因子水平增高。因此,依据血清TNF-α、IL-6 等炎症因子水平检测结果,有助于判断帕金森病患者脑内炎症反应强弱程度,对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辅助参考。

帕金森病临床治疗难度较高,目前主张采取增加个体脑内多巴胺水平的综合治疗策略。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左旋多巴是酪氨酸转换为儿茶酚胺的中间产物,是目前该病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该药能顺利通过血脑屏障,受多巴脱羧酶作用,可转化成多巴胺,调节脑内多巴胺水平,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8]。由于该病是一个长期治疗的过程,仅行左旋多巴单药治疗,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约50%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开关现象、胃肠道不适等),其用药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普拉克索是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作用于D2 受体、D3 受体,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药既能兴奋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又能抑制多巴胺合成、释放等进程,能发挥病情控制、情绪改善双重作用,且有益于炎症缓解[9]。用药不当、用药单一等是帕金森病病情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所以,临床主张实施综合治疗策略,特别是药物治疗时,应注意坚持用药、联合用药等。联合普拉克索与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兼具有效性、安全性,能减少左旋多巴服用剂量,避免过量服用情况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减轻左旋多巴对神经功能的损伤,确保用药安全。除此之外,普拉克索还能够对左旋多巴生成酰基过程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对脑内黑质神经细胞形成保护,有助于个体情绪改善。

本研究联合普拉克索与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UPDRS 四部分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血清TNF-α 与IL-6 水平较对照组更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说明,联合普拉克索与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效果肯定,有助于改善UPDRS 评分、血清TNF-α 与IL-6 水平,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普拉克左旋多巴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Can We Ever Stop Thinking? 我们能够停止思考吗?
帕金森病异动症与发病年龄、左旋多巴安全剂量分析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帕金森病的治疗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精氨酸、可乐定、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不同激发试验对GH分泌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
左旋多巴联合遮盖方法治疗儿童弱视102眼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