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病房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1-10-17 17:15
甘肃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接受程度病房家属

张 媛

(天水四零七医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 天水 741000)

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不可或缺的内容,能转变患者认知,促进其做出健康行为[1]。既往主要采取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实施健康教育,但是,由于医院涉及多个病区的住院患者,每个病房内患者罹患疾病、入院时间也并非完全相同,如何高效、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力推动着智慧病房的建设、完善,智慧病房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或可成为高效实施健康教育的策略。智慧病房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转变了常规健康教育方式,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便于护理人员集中宣教、在线答疑,亦有利于患者随时选择健康宣教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促进护、患共同参与到疾病健康教育的过程[3]。基于此,本研究采取智慧病房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 择2020 年2 月1 日-2020 年8 月1 日 期 间天水四零七医院住院患者10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 组,对照组49例,男31 例,女18 例,年龄30~69 岁,平均年龄(52.55±7.72)岁;研究组51 例,男32 例,女19 例,年龄31~70 岁,平均年龄(52.46±7.67)岁。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在本院住院;②能正常表达、沟通;③能使用移动智能终端系统;④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患有恶性肿瘤;②(既往)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③临床资料缺失。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健康教育。以口头形式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手册为主。

研究组:施以智慧病房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

智慧病房。选择试点科室,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建设智慧病房,做好安装前的咨询与沟通工作,以及环境准备、系统试运行、人员培训等;智慧病房系统架构共包括五部分,即用户层(设置相应的病房、护士站、科室智能终端)、应用层(设置智慧患者管理系统、护士站管理系统等)、基础服务支撑层(设置病房监测系统、设备接入系统、平台管理系统)、数据层(有患者信息、病房信息、用户信息等)、信息采集层(病房终端数据采集、人工录入等)。安排专门的工程师负责系统完善、日常维护。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均参与岗前培训,学习床头移动智能终端系统及后台操作方法。

病房内设置床头移动智能终端系统,此系统以床旁平板电脑为载体,患者借助此系统能根据自我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医疗服务(有住院费用清单查询、检查结果、专家介绍等)与生活服务(有视频通话、点餐服务、电视娱乐节目等)两方面。

健康教育模块。向患者介绍床头移动智能终端系统使用方法,帮助其完成用户注册,确保每位患者能熟练使用。科室提前制作健康宣教视频,根据视频内容(包括入院须知、检查指导、疾病介绍、治疗宣教、康复指导等)制作成多个3~5min 左右的简短视频,视频标题简明且能准确概括视频内容,并上传,每天上午9 点由后台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康复进程等播放宣教视频,患者还可通过床头移动智能终端系统自行选择宣教视频进行播放、学习,在院期间责任护士通过平板电脑与患者进行在线互动,为患者答疑解惑,还可多屏互动,促进患者间的交流。护理人员通过后台能汇总每位患者健康教育视频观看情况,定期进行在线考核,根据每位患者考核结果结果推送宣教内容/调整健康教育实施计划。

1.4 观察指标

(1)疾病认知程度比较。疾病认知程度分为完全清楚、部分清楚、不清楚,统计各组认知度,即完全清楚比例+部分清楚比例;

(2)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比较。包括患者接受程度、家属接受程度,按照0 分(完全不能接受)~10分(完全接受)进行评分;

(3)患者及家属配合参与程度比较。包括患者配合参与程度、家属配合参与程度,按照0 分(配合参与程度差)~10 分(配合参与程度高)进行评分。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认知程度比较

研究组疾病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疾病认知程度比较 例(%)

2.2 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比较(,分)

表2 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比较(,分)

2.3 患者及家属配合参与程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及家属配合参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患者及家属配合参与程度比较(,分)

表3 患者及家属配合参与程度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已逐渐渗入医疗领域,大力推进智慧病房的实践,有效促进了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共享[4]。智慧病房是信息技术与现代医学有效结合而发展出来的,通过诊疗数据的收集、共享,以实现对患者、医护资源等的全面智能化管理[5]。健康教育主要实施主体为护理人员,主要实施对象为患者,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向患者介绍疾病、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的认知,最终实现促进健康的目标[6]。由于医院涉及多个病区的住院患者,每个病房内患者罹患疾病、入院时间也并非完全相同,加之健康教育内容繁杂,按照口头宣教形式实施健康教育极易出现“缺陷”,健康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7-8]。有研究指出[9],将移动医疗应用于患者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图、文、声、像等手段能更高效向患者传递健康教育信息,激发患者主动学习健康教育知识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增加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程度、掌握程度。因此,本研究对住院患者进行智慧病房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科室提前制作健康宣教视频,根据视频内容(包括入院须知、检查指导、疾病介绍、治疗宣教、康复指导等)制作成多个3-5min 左右的简短视频,每个健康教育视频都有明确清晰的主题,宣教内容重点清楚,时长合理,能在短时间内将健康教育内容形象、直观传递给患者,每天上午9 点由后台操作播放健康教育视频,督促患者完成每日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不受入院时间的限制,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而每天责任护士在线互动,能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而床头移动智能终端系统便于患者随时学习、巩固宣教内容,同一宣教内容可反复、多次观看,从而帮助患者精准获取、有效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另外,患者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健康教育知识后进行阶段考核,能帮助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考核结果推送宣教内容/调整健康教育计划,能避免患者出现某一方面知识的欠缺。

智慧病房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不失为高效、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既方便患者精准获取健康教育知识,还能与护理人员、其他患者在线交流。本研究采取智慧病房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包括:(1)显著性提高科室护理资源利用效率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当班护理人员仅需借助智能信息技术即可处理琐碎的护理工作,工作强度较既往明显降低,护理资源紧张问题得以有效解决。(2)健康教育主要借助电子平板终端进行,护理人员仅需要在特定时间内进行集中宣教、一对一在线答疑等即可,保证健康宣教工作的全面开展、有效进行,而住院患者还可使用床头移动智能终端系统自行选择宣教视频进行播放、学习,强化薄弱知识,护理人员、患者共同努力,促使健康教育质量切实提高。(3)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能及时、精准获取患者信息,为智慧病房的优化、改善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加快智慧病房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4)患者借助床头移动智能终端系统即可享有医疗服务、生活服务,围绕增加病房环境舒适度、提高病房服务响应速度、住院期间的生活便利程度等在内的多个方面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本研究对住院患者进行智慧病房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研究组疾病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及家属配合参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智慧病房模式指导的健康教育能明显增加住院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配合参与程度均较高。

猜你喜欢
接受程度病房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关于公众保肝护肝中药认识和接受程度的调查
浅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中的教育作用
航天项目风险管理——预先识别与控制风险到可接受程度
PICC置管患者居家护理接受程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