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对胆囊息肉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2021-10-17 17:15王梅珠
甘肃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胆囊腹腔镜康复

王梅珠

(临洮县中医院急诊科,甘肃 临洮 730500)

胆囊息肉是常见胆囊疾病,指胆囊壁出现息肉样隆起,且隆起方向朝胆囊腔内[1]。调查显示,该病发病率高,发病机制不清,救治不及时或救治无效将显著性增加癌变风险。临床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两种方法,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凭借切口小、损伤轻等优势已成为该病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然优势突出,但也有潜在危险性,因而,全程精心照护至关重要。全面护理是具有多层次、综合性、针对性特点的全程优质照护服务,将其应用于临床,能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有效规避风险,保障患者整体康复[3]。基于此,本研究对胆囊息肉患者行全面护理,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期间拟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息肉患者84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共分2 组,对照组42 例,男24 例,女18例,年龄30~64 岁,平均年龄(47.76±6.18)岁;研究组42 例,男26 例,女16 例,年龄31~65 岁,平均年龄(47.82±6.25)岁。2 组性别构成、年龄等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胆囊息肉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且拟行手术治疗;②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指征;③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患有血液系统疾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不具备正常语言能力;③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④近期患有急性/慢性感染;⑤患有免疫系统系统疾病、肿瘤等。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①入院当日,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发放住院手册、胆囊息肉诊治手册等,向其介绍住院环境,了解其基本信息,指导其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告知其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给予预防感染、补液等处理;②遵照医嘱实施照护,包括饮食指导、药物治疗、并发症防治等内容。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全面护理。

术前护理。①术前准备方面: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尿常规检查等;皮肤准备,肥皂水清洗脐部后,再用酒精棉球清理脐部,消毒数次;胃肠道准备,术前2d禁食易产气食物,一日三餐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手术当天晨起用温肥皂水灌肠;②健康宣教方面:发放胆囊息肉诊治手册,或采取其它宣教方式,向患者介绍胆囊息肉及手术治疗有关知识,强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有效性、安全性、优越性;③心理照护方面:客观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主动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负性情绪产生原因,结合患者性格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法,并教会其一些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术中护理。查看患者病历、手术安排表,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协助患者调整体位;手术实施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同时配合手术医生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严格执行手术流程。

术后护理。①安全护送患者返回至病房,并实施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尚未清醒患者去枕平卧,脑袋偏向一侧,清醒后取半坐卧位;②引流管护理方面:观察、记录引流情况,包括引流量、色、质等,留置48h 拔管,特别警惕引流量>100mL/h 且呈鲜红色情况;③疼痛方面:疼痛可耐受者,通过按摩、倡导早期活动等方法减轻疼痛,不可耐受者给予适量止痛剂;④饮食方面:术后当日禁食、水,次日少量流食,坚持由粗到细、由少至多、由流食至普食的进食原则,早期进食后密切观察患者排气、排便情况;⑤运动方面:提倡早期下床活动;掌握正确深呼吸技巧及上、下床方法;同专业康复医师共同拟定康复功能锻炼计划;⑥并发症防治方面:结合既往经验提前拟定术后相关并发症(常见有: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胆漏等)干预举措,其中快速补液、合理使用止血药物等能够预防腹腔出血,强化引流管护理、必要的抗感染处理等能够预防胆汁漏。

出院指导。3 个月内不可剧烈运动,不可进行重体力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均衡饮食等。定期复诊。

1.4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比较。生活质量评估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Life Quality Index,GLQI),GLQI 总分144 分,得分低者生活质量差;

(2)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记录两组腹腔出血、切口感染、恶心/呕吐、胆漏、胆道损伤等发生情况,计算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GLQI 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GLQI 得分均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研究组GLQI 得分更高(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生活质量比较(,分)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23.81%(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胆囊息肉是临床多发疾病,患病后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常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4]。随着对胆囊息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认知程度加深,多数学者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程辅以恰当护理干预,方可适应医学发展,保障治疗效果[5-6]。有研究指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时,应兼顾护理干预,若患者康复过程得不到有效的护理指导,极有可能发生风险事件,延缓患者康复速度[7]。可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时,辅以科学恰当的护理干预有其积极意义。

全面护理是公认有效的干预方式,该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开始即提供全方位优质照护服务,直到患者康复出院[8]。全面护理凭借自身多层次、综合性、针对性等优势备受认可,现已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照护。姚晶晶[9]研究中对胆囊息肉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加快,整体满意度较高,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本研究对胆囊息肉患者行全面护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指导,以胆囊息肉护理要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特点、不同康复阶段患者的护理需求等作为依据拟定护理方案,精心照护患者,保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实施及患者整体康复。比如,术前患者既要承担生理不适,又要承受精神压力,而大部分患者无法妥善处理、有效调节自身情绪,护理人员为其提供针对性照护,获取患者信任,消除患者已产生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积极配合相关治疗与护理干预。另外,胃肠道准备目的在于显露术野、保障手术顺利实施,且一定程度上能预防术后出现腹胀;皮肤准备目的在于预防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术中护理目的在于保障手术成功实施、顺利实施,通过采取一系列干预举措,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的程度,具有一定辅助治疗价值,对保障患者安全是有益的。术后根据患者麻醉清醒与否调整体位,目的在于减轻腹部张力,加快术口愈合,此外,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预防并发症等,对手术效果、患者整体康复产生直接影响。专业细致的出院指导,同样能使患者居家护理期间仍然具备自护意识、能力,有意识规避风险事件。

本研究对胆囊息肉患者行全面护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研究组GLQI 得分更高;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23.81%。说明,行全面护理,能提高胆囊息肉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广泛普及,越来越多患者行此治疗后出现并发症,这就要求在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能够准确把握此类患者临床护理要点,辅以恰当护理干预。而全面护理即是根据疾病特征、患者需求等所制定护理干预方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照护,本研究对胆囊息肉患者行全面护理,围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全程制定干预方案,根据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护理需求调整干预举措,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中,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能保障手术顺利实施,能减少外界因素、患者主观因素等对手术所产生的影响;术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从多个方面进行干预,能最小化手术风险,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预设并发症防治措施,同时配合体位调整、运动指导等,对康复进程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行全面护理,能提高胆囊息肉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胆囊腹腔镜康复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