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作用分析

2021-10-17 17:15
甘肃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医率维度血糖

王 琼

(临潭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临潭 747502)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内分泌疾病,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必然累及周身多个系统组织[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危及人类健康[2]。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遵照医嘱接受科学降糖治疗外,还需要配合饮食、运动等,以更有效促进血糖指标达标[3]。已有研究证实,有效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性增加糖尿病患者专业知识储备,树立对糖尿病以及临床治疗的正确认识,自觉坚持良好饮食、运动、用药习惯,获得满意的糖尿病防治效果[4]。基于此,本研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选择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期间临潭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4 例,分组依据: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分成2 组,对照组47 例,男30 例,女17 例,年龄45~75(56.89±4.47)岁,病程2~13(4.95±1.28)年;研究组47 例,男28 例,女19 例,年龄46~75(56.94±4.52)岁,病程2~14(5.03±1.33)年;2 组性别构成、年龄等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5];②已接受科学、专业的降糖治疗,病情处于稳定期;③具备书写能力、认知能力、沟通能力;④知情、自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或恶性肿瘤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③临床资料缺失。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①专科教育:发放《糖尿病健康手册》,专科医师负责定期集中向患者介绍糖尿病以及疾病治疗有关知识,2h/次,1 次/周;现场演示血糖监测方法,教会每位患者血糖检测的正确方法,包括消毒方法、检测时间等内容;定期体格检查;②饮食指导:同营养师一起指导饮食,限制每日热量、钠盐摄入,提供食物营养成分表,以患者饮食喜好、糖尿病特征等为依据制定一日三餐;③运动锻炼:同营养师一起指导运动,以患者个体耐受力为依据,确定不同阶段运动方案,内容具体到运动形式、时间、量等,通常建议于餐后2h 进行散步、打太极、打羽毛球等运动,30min/次,每周运动不少于5 次;④药物治疗:详细介绍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具体名称、服用时间、潜在不良反应等;演示胰岛素注射方法,确保每位患者能熟练掌握胰岛素正确的注射方法,知晓胰岛素作用机制、日常保存方法、注射器使用方法等;⑤成立“医院-社区联动体”,患者居家期间,社区医生负责每周1次的随访,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另外,社区医生与上级医院保持沟通,每月1 次交流,若患者病情恶化,立即转入上级医院诊治。

1.4 观察指标

(1)血糖指标比较。共选择3 项评价指标,即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2)遵医行为比较。共5 个评价维度,即定期复查、戒烟戒酒、药物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统计各维度护理干预前后完全遵医、部分遵医、完全不遵医患者例数。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3.0。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较,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较,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更低(P<0.05),见表1。

表1 血糖指标比较()

表1 血糖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①P<0.05。

2.2 遵医行为比较

干预前,两组5 个维度相应的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较,干预后对照组5 个维度相应的完全遵医率均升高(P<0.05),完全不遵医率均下降(P<0.05),干预后研究组5 个维度相应的完全遵医率均升高(P<0.05),部分遵医率、完全不遵医率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5 个维度相应的完全遵医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遵医行为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老龄化人口的增多,糖尿病患病人数明显增多[6]。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主要危险因素有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等,确诊后就需要长期治疗、科学治疗、规律治疗,而患者对糖尿病的态度、对糖尿病以及临床治疗的正确认识、自控能力等均能直接影响糖尿病病情控制效果[7]。健康教育是临床常用干预手段,通过增加患者对疾病本身以及临床治疗的客观认识,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8]。作为一种治疗性教育,目前已应用到多种疾病的综合治疗中,并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以及临床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度,通过有效知识宣教,能帮助患者自觉采取有利于糖尿病病情控制的健康行为方式,自觉养成有益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使得血糖水平长久、平稳保持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内[9]。本研究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较,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更低;②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5 个维度相应的完全遵医率更高。提示,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降糖效果,促进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与医嘱要求符合程度,包括用药行为、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等在内。违背医嘱的行为必然会影响疾病康复效果,良好的遵医行为,是疾病康复的必要条件。但是,对绝大部分患者来说,缺乏对疾病本身的正确认知、不理解治疗方案/医嘱、意志力薄弱等,极有可能导致不遵医行为。而健康教育能纠正患者错误认知,转变患者治疗态度,树立坚定健康信念与治疗信心,使患者主动参与到疾病救治过程、自身健康维护过程。在本研究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视患者个体差异,巧妙运用多种有效的宣教方式,以增加患者对糖尿病以及临床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同时,将健康教育渗透至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能促进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提高,对血糖水平长久、平稳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降糖效果,促进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猜你喜欢
医率维度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随访管理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价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人文关怀对提高急诊胸痛患者遵医率的实践与实效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