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1-10-17 17:15韩世妮谢贵平张艳玲
甘肃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围术研究组发生率

薛 艳,韩世妮,谢贵平,张艳玲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为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胆道系统疾病较常采取的一种微创术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可显著减轻对机体的创伤,减小患者的痛苦。但此术式仍可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如应激反应程度过重,则会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一定影响[1]。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为近年来深受外科领域推崇的新理念,其主要通过将经循证医学支持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应用于患者围术期,以尽可能减轻对患者生理、心理的伤害,促进其身体机能恢复。有研究认为,将微创外科和FTS 联系在一起,可真正实现治疗微创化,使患者更好地受益[2]。本研究将FTS 护理应用于LC 围术期,获得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行LC 治疗的800 例患者,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诊断为胆囊良性疾病,且择期手术;(2)无腹腔镜手术禁忌;(3)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开展手术。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2)沟通、理解能力障碍;(3)合并严重感染、凝血功能异常;(4)既往有腹部手术史;(5)合并化脓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将所有纳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400 例。对照组男229 例,女171 例;年龄32~72 岁,平均(52.49±6.03)岁;疾病类型:胆囊炎156 例,单纯性胆囊结石115 例,胆囊息肉129例。研究组男224 例,女176 例;年龄31~72 岁,平均(52.16±5.87)岁;疾病类型:胆囊炎167 例,单纯性胆囊结石118 例,胆囊息肉115 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向患者简要讲解疾病及腹腔镜手术知识;术前按常规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包括禁食水8~10h、机械灌肠等;术前留置胃管、导尿管,分别于术后肛门排气后、术后72h 拔除;术中常规补液,于术毕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给予常规镇痛,肛门排气后进食少量半流食,并逐渐向普食过渡。且依照患者意愿决定何时下床活动等。

研究组实施FTS 护理,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结合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对疾病认知水平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宣教计划,通过宣教使患者知晓整个手术过程,以及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及处置方法,并就患者的疑问做出一一解答;注意关注患者心理状态,了解其内在诉求,就其存在的负面情绪采取支持疗法、放松疗法等有效的心理学方法进行疏导,以促使患者对手术治疗保持平和的心态;术前晚进食流食,术前8h 口服10%葡萄糖500mL,术前2h 口服10%葡萄糖250mL 后禁饮;术前不机械性灌肠;术前不常规留置胃管、导尿管,如留置,分别于术后麻醉苏醒后、24h 内拔除;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训练顺序依次为面部肌肉—胸部—腹部—背部—腰部—上肢—臀部—下肢,先攥紧拳头,同步收紧肌肉,维持此状态10s 后放松拳头,舒张肌肉。30min/次,1 次/d;(2)术中护理:于切皮静脉注射40mg 帕瑞昔布钠;术中注意充分保暖,提前将手术室内温度调至24~25℃,用电热毯对手术台加热(温度在37.5℃),用恒温箱将需要输入的液体加热至36~37℃再输入,同时密切监测患者体温,使其不低于36℃;术中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术中当察觉患者有痛苦表情时,应适时对其肢体进行抚触,以缓解其躁动不安的情绪;术中视情况决定是否留置腹腔引流管,观察引流管无异常时及时将其拔除;(3)术后护理:术后及早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镇痛方案,可告知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腹式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必要时应用自控镇痛泵镇痛;术后控制补液量,一般24h 补液量为800~1000mL;术后2~4h 进少许水,6h 可进食流食,如无消化道不适则过渡至半流食;6h 输液完毕后可下床活动,活动时长1~2h/d。

1.3 观察指标

(1)于术前、术后24h 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6mL,在3500r/min 转速下离心5~10min,取上清液置于-70℃环境下冷藏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应激指标[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激素(Adrenaline,AD)],试剂盒购自上海圻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2)了解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指标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早期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3)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应激指标

两组术前血清Cor、AD 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 两组血清Cor、AD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研究组上述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比较 (,ng/L)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比较 (,ng/L)

注:与术前相比,aP<0.05。

2.2 比较术后恢复指标

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早期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

2.3 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5%(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3.1 FTS 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LC 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疗效较高,但手术对于患者而言是一种负性事件,易致其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加之术中各项介入性操作可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会对术后恢复造成一定影响。Cor、AD 均是反映机体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24h 血清Cor、AD 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分析其原因包括:(1)实施FTS 护理,术前针对患者手术知识认知不足的问题实施针对性的认知宣教,有助于打消患者疑虑。而在此基础上就患者的负性情绪合理开展疏导,则能够稳定患者的围术期情绪,从而可减轻术中应激[3];(2)既往在术前肠道准备环节,需禁食水时间过长,以防手术中发生呕吐、误吸等不良情况。但患者长时间不摄取水分、营养物质,可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口渴、饥饿感,导致交感神经亢进,从而增加应激反应。而行FTS 护理后,缩短禁食水时间,于术前2h 补充一定的葡萄糖,可减轻或消除口渴、饥饿感,对于缓解手术应激大有助益[4];(3)FTS 护理注重超前镇痛,并于术后结合患者疼痛状况给予个体化镇痛,则能够减轻疼痛对机体的刺激,减少多种活性物质释放,从而有利于缓解术后应激。

3.2 FTS 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早期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提示研究组方法更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优化恢复指标。原因如下:(1)传统术前机械性灌肠、过早禁食水及术中无限制性补液等均会阻碍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而进行FTS 护理后,通过对上述问题予以改进,则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更快恢复[5];(2)术中注重保暖,使患者体温维持在37℃左右,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且能降低机体分解代谢,从而可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6];(3)传统围术期一般通过留置胃管来达到胃肠减压,但留置胃管可致患者咽喉受到刺激,使其产生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加大误吸所致肺部感染的风险。而FTS 护理不常规留置胃管,可避免给患者造成不适,并避免发生肺部感染[7];(4)术后患者及早进食,并给予肠内营养液,可刺激肠蠕动,且改善内脏血流,不仅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还可降低胆汁淤积、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8];(5)加强围术期镇痛管理,可避免患者因畏惧疼痛而延迟下床活动。早期下床活动可增加血液循环,不仅可加快切口愈合,同时可对压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9]。

综上所述,FTS 护理在LC 中应用,可使患者应激反应程度显著降低,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且能够促进各项生理指标恢复。

猜你喜欢
围术研究组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