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与CT 在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

2021-10-18 08:58魏元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胆囊癌准确度灵敏度

魏元刚

(东营市中医院<东营市胜利医院>影像中心 山东 东营 257000)

原发性胆囊癌是较为高发的一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病初期并不存在典型性表现,而出现病症就诊时往往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预后效果普遍较差,不仅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基于此,将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于我院接受手术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胆囊癌的31 例患者纳为研究病例,分别以MRI、CT 检查展开对比分析,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疑似原发性胆囊癌的31 例患者纳为研究病例。纳入标准:①有程度不一的腹痛、腹胀、恶心、食欲不振表现,或腹部可触及包块者;②经手术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胆囊癌者;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合并脏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③有沟通障碍、精神疾病者等。31 例患者中包含14 例男性与17 例女性,年龄最小的为37 岁,最大的为80 岁,平均(59.84±11.33)岁;病程最短的为2个月,最长的为6 年,平均(1.55±0.47)年。

1.2 方法

CT 检查:检查前8 h 患者禁食,检查时取GE Optima CT660 64 排CT 扫描仪平扫、增强扫描。以点碘海醇为对比剂,标准为350 mg/mL,以患者体重为参考,即1.75 mL/kg 取适量对比剂以高压注射器对患者肘静脉进行注射,速率维持在3.5 ~5.0 m/s。扫描需覆盖患者膈顶至肝脏下缘,参数具体为螺距1.0,层厚5 mm;完成对比剂注射后,间隔30 s 开展动脉期扫描,间隔1 min 开展门静脉期扫描,间隔1.5 min 开展延迟期扫描;若患者病灶直径不足1 cm,需追加扫描,对扫描参数进行重新设定,即层厚1.0 mm,层距0.6 mm,病变处需要延迟扫描,以轴位、矢状位、冠状位进行重建[2]。

MRI 检查:检查前6 h 患者需要禁食禁水,取Siemens Sonata 1.5T MR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T1WI、T2WI 轴面扫描,Ture-Fisp 序列参数设定为TR 4.5 ms,TE 2.25 ms,翻转角80°;T2WI-HASTE 序列参数设定为TR 1 000 ms,TE 93 ms,ES 4.06 ms,Turbo factor 154 ms;T1WI-FLASH 序列参数设定为TR 124 ms,TE 2.47 ms,翻转角70°,层数为15 ~22,层厚8 mm,矩阵320×275;DWI 参数设定为层数15 ~20,层厚8 mm,间距2.4 m m,矩阵128×128,T R 为无穷大,TE 74 ms,b 值分别设定为0 s/mm2、300 s/mm2、500 s/mm2、700 s/mm2、1 000 s/mm2。以重T2 加权TSE 序列开展MRCP检查,参考患者提供按照0.2 mL/kg 的标准Gd-DTPA 对患者行静脉注射,以VIBE 序列开展动态增强扫描[3]。

1.3 观察指标

比较MRI、CT 检查方式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拟选SPSS 20.0 软件为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统计工具,并表示为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率(%),分别行t值、χ2检验,P<0.05 则表明对应数据组间可见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MRI 与CT 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对比

MRI 的准确度为93.55%,高于CT 诊断的61.29%,数据组间可见统计学性差异(P<0.05);MRI 的灵敏度96.43%显著高于CT 诊断的64.29%(P<0.05)。见表1、表2。

表1 病理、MRI 与CT 检查结果对比 单位:例

表2 MRI 与CT 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对比[%(n/m)]

2.2 患者MRI 与CT 影像分析

CT 影像:①13 例肿块型:可见模糊的胆囊轮廓,内部有团块影,增强扫描可见强化不均匀。②2 例腔内型:平扫可见乳头状肿瘤,胆囊壁处有软组织向腔内突出,边缘较光滑,基底处胆囊壁有增厚表现,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均匀,未见形态异常,周边有完整脂肪层,肝胆边界清楚。③5 例胆囊壁增厚型:可见胆囊壁有局限性、弥漫性不规则增厚表现,胆囊壁毛相对粗糙,增强扫描可见明显,或是不均匀强化[4-5]。

MRI 影像:①17 例肿块型:胆囊形态消失,窝区存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不均匀信号,T1WI 为稍低信号,T2WI 为稍高信号,局部,或完全分布在胆囊腔内,形态缺乏规则性,增强扫描可见延时性、渐进性强化表现(如图1)。②6 例腔内型:胆囊壁处有软组织向腔内突出,胆囊壁处附着宽基底,附着处较僵硬,邻近胆囊壁有增厚表现,缺乏规则性,T1WI 为稍低信号,T2WI 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胆囊壁、病灶有延时性不均匀强化表现,对胆囊长轴T2WI 平扫与T1WI 增强扫描,可见胆囊黏膜受损(如图2)。③5 例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可见不规则增厚表现,胆囊腔可见不规则狭窄,表现在增强扫描可见强化不均匀,b 值增加会加大弥散权重与组织对比度,可见病灶DWI 为高信号(如图3)。

图1 肿块型胆囊癌MRI 图像

图2 腔内型胆囊癌MRI 图像

图3 胆囊壁增厚型胆囊癌MRI 图像

3 讨论

原发性胆囊癌作为一种临床发生率较高的胆道肿瘤疾病,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得到明确,但有研究指出,其发生、发展与胆囊炎、胆囊结石引发的慢性炎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此外,相关报道中表明,既往存在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其罹患胆囊癌的风险在75%左右[6]。统计胆囊癌临床病例发展,以老年女性为主要群体,发病后就诊表现常见于上腹有隐痛、胀痛感,类似于胆囊结石、胆囊炎,因此漏诊、误诊风险性较大。探讨有效的诊断方案,是患者早期确诊并及时接受对症治疗的根本保障。超声是传统检查方案,但由于不支持全面检查患者的胆囊、肝脏病变,逐渐被MRI、CT 技术取缔。而本次为探讨MRI、CT 的具体检查,本文结果显示,MRI 的准确度为93.55%,高于CT 诊断的61.29%,数据组间可见统计学性差异(P<0.05);MRI 的灵敏度96.43%显著高于CT 诊断的64.29%(P<0.05)。分析原因为,CT 检查可以帮助检查者明确患者的胆囊形态、大小、分型以及是否转移等,虽然在病变确认方面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但支持对患者胆道的定位检测,而且人体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异性并不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此外,可对患者胆囊薄层增强扫描,效果相对较为理想,不过无法帮助检查者明确掌握患者胆囊边界、回声等信息[7],而MRI在此方面则有较突出的作用,该检查方式不仅具备CT 的优势,同时支持对患者病灶清晰反映,判断是否有阴性胆囊结石,此外还支持对间歇性病灶的检出,可以弥补CT诊断的不足,提高患者检查准确性,降低漏诊误诊风险,为患者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可作为推广方案[8]。

综上所述,针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以MRI 技术做检查,诊断结果更为可靠,可降低漏诊、误诊风险,有利于患者早期接受对症治疗。

猜你喜欢
胆囊癌准确度灵敏度
基于等效简化的流体网络灵敏度集成计算方法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飞机舱门泄压阀机构磨损可靠性与灵敏度分析
民用飞机平尾载荷的不确定性及全局灵敏度分析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
对GB 17167实施过程中衡器准确度要求问题的探讨
数值越高,音箱越好?走出灵敏度与信噪比的误区